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临床分析(3)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股静脉置管的CRI发生率较高,与股静脉临近会阴部,湿度大,皮肤寄生菌群多,易受排泄物的污染有关[11]。因此,应尽量避免股静脉穿刺置管,以降低CRI发生率。应用多腔导管可增加每一腔的感染机会,Dobbins等[12]报道25 例曾留置三腔导管的CRI病例,发现使用多腔导管发生CRI的概率明显增加。
通常情况下,导管植入24~48 h后即可出现纤维蛋白沉积,沿导管内膜形成一层疏松的纤维蛋白鞘,保护病原微生物免受宿主吞噬细胞和抗菌药物破坏。而穿刺部位或导管接头处的病原微生物完全生长约需7 d,7 d后大量细菌释放入血,引起血流感染及临床症状。本研究亦显示随着置管时间的延长,CRI发病率有升高趋势,尤其置管时间>7 d,CRI发病率明显增高。与林乐清等[1]报道相一致。因此,导管留置时间以约小于7 d为宜,如无必要应尽早拔除导管以减少CRI的发生率。
当前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无疑是危重症医学领域行之有效且不可替代的重要治疗、监测手段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22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1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