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3年第5期
编号:12690061
3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凝血功能变化分析(3)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1日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3年第5期
     血管内皮细胞(VEC)能够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PGI2、NO、ADP酶等,具有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的活化、聚集等作用。VEC表面还可表达肝素样物质并与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防御凝血系统在细胞膜的不适当激活,而具有抗凝作用。VEC具有高度活性,不断地感受各种微小创伤及其他应激反应,并作出调整及适应,因此正常时并不表达组织因子(TF),不会使外源性凝血系统激活而启动凝血系统。当支原体感染时,大量入血的支原体,如同其他致病微生物一样,可直接损伤VEC,导致组织因子上调启动凝血,活化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致使纤溶抑制,以及定向下调天然抗凝剂蛋白C等,打破了凝血与抗凝血系统的平衡,造成凝血系统功能亢进,促使血栓形成。

    重症感染患儿常同时出现炎症和凝血系统的激活,二者之间通过炎症介质存在广泛的交叉对话,最终导致微血管功能障碍、血栓形成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最常见的炎症介质为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等[18]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69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