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城乡紧急救援模式运行成效分析(2)
3 讨论3.1 院前型急救模式呈阶段性发展[4]
从表1看出,急救反应时间和出车量体现出新增急救站点的价值和功能。但是,部分站点没有全天候出车,存在功能缺如和资源浪费,持续至今没有得到重视和完善,必将影响整个急救模式的效率。急救反应时间从2008年的10.17 min降为2011年的8.15 min,随后又提高到2012年的8.60 min,这与出车任务逐年增加部分站点跨区急救、私家车增加造成道路拥挤、新增楼盘道路陌生、城市发展道路延伸等有很大的关系,都影响急救反应时间。
3.2 城市和乡镇急救资源分配不同成效不同
资源分配有侧重性。增设站点主要以市区为主,乡镇设站点相对缓慢。以往看城区人口密集,出车任务也高于乡镇,分配急救资源应偏重城区,但从昆山2008年到2012年出车次数城区和乡镇比例上看,乡镇出车总数一直在增加且已超过城区,(2008年城、乡出车任务比例为54.23%∶45.77%,2012年城、乡出车任务比例48.51%∶51.49%)从近5年的发展趋势上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05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