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3年第9期
编号:12683464
损伤控制性复苏(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9月1日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3年第9期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3.09.03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172803)

    创伤后大量失血所诱发的低血容量休克,目前仍是严重创伤患者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加强对其认识和处理是提高严重创伤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关键之一[1]。对创伤性低血容量休克处理的核心在于尽早去除休克病因,控制出血,并采取有效的复苏措施以恢复组织灌注及改善氧供。随着对创伤性低血容量休克的病理生理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对目前常规液体复苏措施中所浮现出的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2],如组织水肿、缺血-再灌注损伤、加重酸中毒与凝血功能障碍等[3-4]。研究者们一直在不断地寻求改进现有的复苏措施。

    最近,有赖于对美军在伊拉克及阿富汗战场积累的丰富战地救护资料的研究与总结,Holcomb[5]于2007年提出提出了一种新的复苏策略——损伤控制性复苏(damage control resuscitation,DCR),其主要来源于“损伤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理念。DCS主要包括三步:早期的简化性手术以控制出血或污染;再将患者转入ICU进行后续复苏;待患者生理状态稳定后进行确定性手术处理。DCS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和处理伤后出现致死性三联征(低体温症、酸中毒及凝血功能障碍),但在实际的复苏过程中,人们较为重视对酸中毒及低体温症的纠正 ......
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6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