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4年第6期
编号:12655832
以非特异性腹痛及消化道症状起病的腹膜性脂膜炎一例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1日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4年第6期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4.06.032

    作者单位::200433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急诊科

    患者女性,78岁,因主诉反复间歇性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及食欲下降一年余入院。患者有高血压既往史。8个月前,患者因反复性上腹疼痛行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3个月前在当地医院行颈动脉B超提示双侧颈动脉硬化斑块。整个病程中患者无发热、皮下结节及关节疼痛。查体:36 ℃,脉搏:7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55/80 mmHg(1 mmHg=0.133 kPa)。患者有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其余无明显异常体征。血常规及生化指标提示WBC 12.5×109 L-1,GRAN 85.3%,ESR 50 mm/h,血清淀粉状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 7.52 mg/L,BNP 430 pg/mL。免疫学检查均阴性。腹部增强CT提示在左下腹肠系膜处有一高密度肿物,被肠系膜动脉所包绕。患者诊断为腹膜性脂膜炎、高血压病I级(中危组)。通过双氯芬酸消炎、琴柱草活血及氨利酮增加心功能后,患者症状有所改善。2 d后,患者腹痛消失,1周后出院。1个月后行随访,患者诉腹痛未曾出现。

    讨论 腹膜性脂膜炎是一种罕见的腹腔炎症。大多数的研究表明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病(男女比例为2~3∶1)。腹膜性脂膜炎并无明确病因,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是感染和环境的刺激,如物理及化学损伤等。除此之外,肠系膜栓塞、肠系膜血管病变、药物、血管炎、维生素缺乏、缝合物置留及腹部外伤或手术都是引起疾病的危险因素。对于大多数的患者来说,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包含了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脂肪坏死及纤维化,由此导致临床症状不尽相同。其中症状包括了厌食、腹痛、腹胀、恶心、发热及体质量下降。此外还可与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相伴随,如血管炎。同时,患者可触及单个或多个肿块。腹膜性脂膜炎常伴随急性反应物的升高,如WBC、GRAN%、ESR及Hgb的降低。另外,SAA作为一项具有高特异性的实验室指标,可帮助诊断疾病。CT对于诊断帮助很大,也可鉴别出其余肠系膜的病变,如转移癌、类癌瘤、淋巴瘤、硬纤维瘤及肠系膜水肿。腹膜性脂膜炎的诊断基于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CT。如果方便,可行穿刺活检确诊。虽然经皮穿刺活检可明确诊断,但是通过手术进行活检更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考虑到腹膜性脂膜炎与其余疾病有较多类似临床症状及体征,故临床医生需对鉴别诊断加以关注。治疗常为经验用药,包括皮质醇激素、秋水仙碱、免疫抑制剂或口服孕酮。有些时候,手术切除是可行的。但由于周围血管的干扰的因素,肿物无法完全性切除,从而影响患者预后。腹膜性脂膜炎是一类临床上罕见的疾病。考虑到容易在临床上误诊,我们在这里将案例进行报道,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临床医生关注到这样一个无特异性临床症状的疾病。另外,我们发现作为提示炎症性指标的SAA的升高可成为疾病诊断的特异性表现。

    (收稿日期:2013-12-07)

    (本文编辑:何小军)

    p720, http://www.100md.com(瞿旻 朱晓斐 王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