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月刊》 > 2005年第3期
编号:11264345
养生汲古(2)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2日 《养生月刊》 2005年第3期
     典 论

    颍川俭能辟谷,饵伏苓。甘陵甘始亦善行气,老有少容。庐江左慈知补导之术。并为军吏。初,俭之至,市伏苓价暴数倍。议郎安平李覃学其辟谷,餐伏苓,饮寒水,中泄利,殆至陨命。后始来,众人无不鸱视狼顾,呼吸吐纳。军谋祭酒弘农董芬为之过差,气闭不通,良久乃苏。左慈到,又竞受其补导之术,至寺人严峻,往从问受。阉竖真无事于斯术也,人之逐声,乃至于是。光和中,北海王和平亦好道术,自以当仙。济南孙邕少事之,从至京师。会和平病死,邕因葬之东陶,有书百馀卷,药数囊,悉以送之。后弟子夏荣言其尸解。邕至今恨不取其宝书仙药。刘向惑于《鸿宝》之说,君游眩于子政之言,古今愚谬,岂唯一人哉(魏·曹丕撰)。

    辩道论

    世有方士,吾王悉所招致,甘陵有甘始,庐江有左慈,阳城有俭。始能行气导引,慈晓房中之术,俭善辟谷,悉号三百岁。卒所以集之于魏国者,诚恐斯人之徒,接奸宄以欺众,行妖以惑民,岂复欲观神仙于瀛州,求安期于海岛,释金辂而履云舆,弃六骥而美飞龙哉?自家王与太子及余兄弟咸以为调笑,不信之矣。然始等知上遇之有恒,奉不过员吏,赏不加于无功,海岛难得而游,六黻难得而佩,终不敢进虚诞之言,出非常之语。余尝试俭绝谷百日,躬与之寝处,行步起居自若也。夫人不食七日则死,而俭乃如是。然不必益寿,可以疗疾而不惮饥馑焉。左慈善修房内之术,差可终命,然自非有志至精,莫能行也。甘始者,老而有少容,自诸术士咸共归之。然始辞繁寡实,颇有怪言。余常辟左右,独与之谈,问其所行,温颜以诱之,美辞以导之,始语余:吾本师姓韩字世雄,尝与师于南海作金,前后数四,投数万斤金于海。又言:诸梁时,西域胡来献香、腰带、割玉刀,时悔不取也。又言:车师之西国,儿生擘背出脾,欲其食少而弩行也。又言:取鲤鱼五寸一双,合其一煮药,俱投沸膏中,有药者奋尾鼓鳃,游行沉浮,有若处渊,其一者已熟而可啖。余时问:言率可试不?言:是药去此逾万里,当出塞,始不自行不能得也。言不尽于此,颇难悉载,故粗举其巨怪者。始若遭秦始皇、汉武帝,则复为徐市、栾大之徒也(魏·曹植撰)。
, http://www.100md.com
    养生论

    夫为稼于汤之世,偏有一溉之功者,虽终归焦烂,必一溉者后枯。然则一溉之益,固不可诬也。而世常谓一怒不足以侵性,一哀不足以伤身,轻而肆之,是犹不识一溉之益,而望嘉谷于旱苗者也。是以君子知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悟生理之易失,知一过之害生,故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泊然无感,而体气和平。又呼吸吐纳,服食养身,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济也(魏·嵇康撰)。

    孔子家语

    哀公问于孔子曰:智者寿乎?仁者寿乎?孔子对曰:然。人有三死而非其命也,己自取也。夫寝处不时,饮食不节,逸劳过度者,疾共杀之;居下位而上干其君,嗜欲无厌而求不止者,刑共杀之;以少犯众,以弱侮强,忿怒不类,动不量力,兵共杀之。此三者,死非命也,人自取之。若夫智士仁人,将身有节,动静以义,喜怒以时,无害其性,虽得寿焉,不亦宜乎(魏·王肃撰)。
, 百拇医药
    华佗别传

    青黏者,一名地节,一名黄芝,主理五藏,益精气。本出于迷入山者,见仙人服之,以告[华]佗。佗以为佳,辄语[樊]阿,阿又秘之。近者人见阿之寿而气力强盛,怪之,遂责阿所服,闷醉乱误道之。法一施,人多服者,皆有大验(出《三国志》注)。

    抱朴子

    南阳郦县山中有甘谷水,谷水所以甘者,谷上左右皆生甘菊,菊花堕其中,历世弥久,故水味为变。其临此谷中居民,皆不穿井,悉食甘谷水,食者无不老寿,高者百四五十岁,下者不失八九十,无夭年人,得此菊力也。故司空王畅、太尉刘宽、太傅袁隗,皆为南阳太守,每到官,常使郦县月送甘谷水四十斛,以为饮食。此诸公多患风痹及眩冒,皆得愈,但不能大得其益,如甘谷上居民,生小便饮食此水者耳。又菊花与薏花相似,直以甘苦别之耳。菊甘而薏苦,谚言所谓苦如薏者也。今所在有真菊,但为少耳。率多生于水侧,缑氏山与郦县最多,仙方所谓日精、更生、周盈,皆一菊而根茎花实异名,其说甚美。而近来服之者略无效,正由不得真菊也。夫甘谷水得菊之气味,亦何足言,而其上居民皆以延年,况将服好药,安得无益乎?
, http://www.100md.com
    巨胜一名胡麻,饵服之不老,耐风湿,补衰老也。

    槐子以新瓮合泥封之,二十馀日,其表皮皆烂,乃洗之如大豆。日服之。此物主补脑,久服之令人发不白而长生(晋·葛洪撰)。

    子华子

    子华子曰:寒湿温燥晦明之变则大矣,形怛乎化则涸,而其形无尽;喜怒哀乐思惧之化则备矣,神经乎变则涸,而其形有馀。正气之在人也,上下灌注,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极也,不可以为量也。是能使其神之所泽,郁郁勃勃而不可屈;是能使其形之所宅,完固静专而不可挠。是故能通于养气之术者,不可以不务白也,且气不胜,邪攻之矣。攻之而不已,则气必挫;挫之而不已,则向于消亡矣。正气渐尽,邪术壮长,心伤于中,而色泽外变,神去其干而死矣。是以古之知道者,筑垒以防邪,疏源以毓真,深居静处,不为物撄,动息出入,而与神气俱,魂魄守戒,谨窒其兑,专一不分,真气乃存。上下灌注,气乃流通,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而不休,阴荣其脏,阳固其腑,源流,满而不溢,冲而不盈,夫是之谓久生(晋·程本撰)。

    博物志

    皇甫隆遇青牛道士,姓封名君达,其馀养性法,即可放用。大略云:体欲常少劳,无过虚,食去肥浓,节酸咸,减思虑,捐喜怒,除驰逐,慎房室,春夏泄泻,秋冬闭藏,详别篇。武帝行之有效。

    人有山行堕深涧者,无出路,饥饿欲死。左右见龟蛇甚多,朝暮引颈向东方,人因伏地学之,遂不饥,体殊轻便,能登岩岸。经数年后,竦身举臂,遂超山涧上,即得还家,颜色悦泽,颇更黠慧胜故。还食谷啖滋味,百馀日中复本质。

    [ 上 页 ], 百拇医药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