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中医“治未病” 摄生保健伴一生
中医学提出的“上工治未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既体现了医学的本质,即医学的目的是追求人类健康,又反映了医生的境界,就是能预防疾病的发生,使人不生病的医生才是好医生,才是“上工”。健康无疾是人类梦想的永恒主题。成书于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明确而系统地提出未病先防、治在病先的医学主张,开创了中医“治未病”的独特认识和养生保健的精辟见解,这无疑是中医先辈们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原创学说。随着时代的变迁发展和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增进健康是人心所向,坚持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消病于未起是大势所趋。
现代中医名家邓铁涛先生曾呼吁“上工必须治未病”,他在一次题为《中医与未来医学》的演讲中提出:21世纪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时代,未来医学是西方医学与中医学相结合得更加完善的医学,提出“仁心仁术”是未来医学的最高精神境界,医学模式将向中医学的“人天观”发展。实行“上工治未病”,医学将以养生保健为中心,使人人生活过得更愉快、舒适、潇洒。医学将以“保健园”的形式,逐步取代医院的地位。
中医“治未病”虽言是“治”,实际是预防疾病的发生,遏制疾病的发展。中医“治未病”从其含义上看,更多的是一种防病理念,一种医学思想,作为理念或思想,其主体又是什么呢?中医“治未病”的主体就是“摄生”。“摄生”又称摄养、养生。隋代医家杨上善撰注《黄帝内经太素》,将“治未病”相关内容整理归纳,列于卷首,称为“摄生”。元代医家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专列“不治已病治未病”一节,明确提出明“摄生”以治“未病”。指出:“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意思是有了病痛再救治,不如在没有患病之前进行养生,要重视预防,未病先治。
“摄生”作为落实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主要载体,其内容丰富,方法多样。中医“摄生”以治“未病”与西方预防医学相比,有其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西方的防病之说,往往从微观看问题,较为消极,强调病原体的作用,主张生硬的外部防御,讲究卫生,如绝对的无菌、消毒等。而中医“摄生”之道,从宏观的、整体的角度看待人体,重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而且注意“未病”状态的体质辨识,实行多样的个体化干预手段,预防措施更为积极。
“不治已病治未病”,那么,“未病”和“已病”又有什么区分呢?从一般意义上说,“未病”相对于“已病”而言,就是不生病的状态,即健康人。《黄帝内经》讲到“未病”是“病虽未发”,又提到“上工救其萌芽”。清代医家张志聪在《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中注释为:救其萌芽为病之“始发,见其洒淅动形而即治之”。认为“未病”是病之萌芽、始发状态。唐代医家孙思邈提到“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又出现了“欲病”的说法。明代医家张介宾指出:“圣人预防之道,治于未形,故用力少而成功多,以见其安不忘危也。”主张“未病”是“未形”。清代医家陆懋修则认为:“然今人之所谓病,于古但称为疾,必其疾之加甚,始谓之病。”指出《黄帝内经》“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中的“未病”,“谓人于已疾之后,未病之先。”强调“未病”是疾病初期“疾”的阶段。有人认为“未病”与现代所谓的“亚健康”状态人群有密切的关系。笔者认为,不管对“未病”下何种定义,“未病”与“已病”应该是相对的、动态的概念,在人的一生中“未病”与“已病”始终相伴存在。所以,人体保持健康无疾或者不致发展“已病”的过程,就是“治未病”的过程,“摄生”保健贯穿着生命的全部过程。
朱震亨说:“尝谓备土以防水也,苟不以闭塞其涓涓之流,则滔天之势不能遏;备水以防火也,若不以扑灭其荧荧之光,则燎原之焰不能止。其水火既盛,尚不能止遏,况病之已病,岂能治欤?故宜夜卧早起于发陈之春 ,早起夜卧于蕃秀之夏,以之缓形无怒而遂其志,以之食凉食寒而养其阳,圣人春夏治未病者如此。与鸡俱兴于容平之秋,必得日光于闭藏之冬,以之敛神匿志而私其意,以之食温食热而养其阴,圣人秋冬治未病者如此。”从这段话中,笔者体会有二层意思:一是“治未病”是一个防微杜渐的过程,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预防理念;二是“摄生”以治“未病”须从起居、精神、饮食等多方面着手,时时保养,刻刻调理,要把“摄生”贯穿于一年四季之中。
实践中医“治未病”思想,还要从实际出发,面向城乡社区,贴近百姓,通过各种方式,使预防为主的健康观念深入人心,教育群众做好“摄生”保健事宜。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也发生着很多改变,其中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产生较大的危害。世界卫生组织发现,在控制吸烟、不合理膳食和缺乏体力活动等危险因素之后,约80%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40%的肿瘤可以预防。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摒弃不良习惯,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实践者和受益者。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我国的卫生事业模式要转换,要从大病晚期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转变,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我国应大力开展健康促进、健康教育活动,提倡全民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他说:“群众的健康问题不能光靠打针吃药来解决,必须强调预防为主”,“每个人都要建立起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任的意识。最好不要有病,有了病早期诊断,早期阻断,小病不要变成大病。”
贯彻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上工治未病”应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可以大有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先生提出,医学工程工作应从过去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为主,调整到以“治未病”和“健康促进”为首要目标的方向上来。指出:“治未病”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治疾病发生、发展。“治未病”——未病先防,无病先治,可以节省大量的公共投入。“治未病”的医学工程将是社区医学工程的重中之重,其切入点应是“健康状态的辨识和调整”。要告诉人们,身体健康关键靠自己。他认为中医的不少理念都与现代的“健康状态的辨识和调整”相对应,值得挖掘和整合。的确,中医“治未病”的核心在于预防疾病发生,即教导人们“摄生”,由自己把握和保护自己身体的健康。中医养生学者宋为民先生介绍,中医“治未病”一直被国际上评为“最先进最超前的预防医学”。“圣人消未起之患”,既然是“未起”,就很容易被忽视,他认为养生保健的高招,就是明“摄生”之理,以治“未病”。提出:每个人要学会储蓄健康。为了健康长寿,你得经常在人生的银行里不断储蓄健康财富,要存入健康的生活方式、存入健康的心态、存入有利于健康的运动,还要存入健康意识、健康智慧、健康知识和健康能力。显然,开展日常“摄生”活动,实践中医“治未病”思想,需要中医专家的悉心指导,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需要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需要一年四季时刻进行,需要贯穿人的一生。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未病”与“已病”是相对的、动态的概念,“摄生”贯穿着生命的全过程。按“治未病”的要求,“摄生”应该一年四季时刻进行。“摄生”还需要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深入人心的健康教育。实践中医“治未病”思想,对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拓展中医药的服务范围,增强中医药防治疾病的综合能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具有重大意义。, 百拇医药(陈永灿)
现代中医名家邓铁涛先生曾呼吁“上工必须治未病”,他在一次题为《中医与未来医学》的演讲中提出:21世纪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时代,未来医学是西方医学与中医学相结合得更加完善的医学,提出“仁心仁术”是未来医学的最高精神境界,医学模式将向中医学的“人天观”发展。实行“上工治未病”,医学将以养生保健为中心,使人人生活过得更愉快、舒适、潇洒。医学将以“保健园”的形式,逐步取代医院的地位。
中医“治未病”虽言是“治”,实际是预防疾病的发生,遏制疾病的发展。中医“治未病”从其含义上看,更多的是一种防病理念,一种医学思想,作为理念或思想,其主体又是什么呢?中医“治未病”的主体就是“摄生”。“摄生”又称摄养、养生。隋代医家杨上善撰注《黄帝内经太素》,将“治未病”相关内容整理归纳,列于卷首,称为“摄生”。元代医家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专列“不治已病治未病”一节,明确提出明“摄生”以治“未病”。指出:“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意思是有了病痛再救治,不如在没有患病之前进行养生,要重视预防,未病先治。
“摄生”作为落实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主要载体,其内容丰富,方法多样。中医“摄生”以治“未病”与西方预防医学相比,有其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西方的防病之说,往往从微观看问题,较为消极,强调病原体的作用,主张生硬的外部防御,讲究卫生,如绝对的无菌、消毒等。而中医“摄生”之道,从宏观的、整体的角度看待人体,重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而且注意“未病”状态的体质辨识,实行多样的个体化干预手段,预防措施更为积极。
“不治已病治未病”,那么,“未病”和“已病”又有什么区分呢?从一般意义上说,“未病”相对于“已病”而言,就是不生病的状态,即健康人。《黄帝内经》讲到“未病”是“病虽未发”,又提到“上工救其萌芽”。清代医家张志聪在《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中注释为:救其萌芽为病之“始发,见其洒淅动形而即治之”。认为“未病”是病之萌芽、始发状态。唐代医家孙思邈提到“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又出现了“欲病”的说法。明代医家张介宾指出:“圣人预防之道,治于未形,故用力少而成功多,以见其安不忘危也。”主张“未病”是“未形”。清代医家陆懋修则认为:“然今人之所谓病,于古但称为疾,必其疾之加甚,始谓之病。”指出《黄帝内经》“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中的“未病”,“谓人于已疾之后,未病之先。”强调“未病”是疾病初期“疾”的阶段。有人认为“未病”与现代所谓的“亚健康”状态人群有密切的关系。笔者认为,不管对“未病”下何种定义,“未病”与“已病”应该是相对的、动态的概念,在人的一生中“未病”与“已病”始终相伴存在。所以,人体保持健康无疾或者不致发展“已病”的过程,就是“治未病”的过程,“摄生”保健贯穿着生命的全部过程。
朱震亨说:“尝谓备土以防水也,苟不以闭塞其涓涓之流,则滔天之势不能遏;备水以防火也,若不以扑灭其荧荧之光,则燎原之焰不能止。其水火既盛,尚不能止遏,况病之已病,岂能治欤?故宜夜卧早起于发陈之春 ,早起夜卧于蕃秀之夏,以之缓形无怒而遂其志,以之食凉食寒而养其阳,圣人春夏治未病者如此。与鸡俱兴于容平之秋,必得日光于闭藏之冬,以之敛神匿志而私其意,以之食温食热而养其阴,圣人秋冬治未病者如此。”从这段话中,笔者体会有二层意思:一是“治未病”是一个防微杜渐的过程,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预防理念;二是“摄生”以治“未病”须从起居、精神、饮食等多方面着手,时时保养,刻刻调理,要把“摄生”贯穿于一年四季之中。
实践中医“治未病”思想,还要从实际出发,面向城乡社区,贴近百姓,通过各种方式,使预防为主的健康观念深入人心,教育群众做好“摄生”保健事宜。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也发生着很多改变,其中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产生较大的危害。世界卫生组织发现,在控制吸烟、不合理膳食和缺乏体力活动等危险因素之后,约80%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40%的肿瘤可以预防。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摒弃不良习惯,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实践者和受益者。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我国的卫生事业模式要转换,要从大病晚期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转变,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我国应大力开展健康促进、健康教育活动,提倡全民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他说:“群众的健康问题不能光靠打针吃药来解决,必须强调预防为主”,“每个人都要建立起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任的意识。最好不要有病,有了病早期诊断,早期阻断,小病不要变成大病。”
贯彻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上工治未病”应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可以大有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先生提出,医学工程工作应从过去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为主,调整到以“治未病”和“健康促进”为首要目标的方向上来。指出:“治未病”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治疾病发生、发展。“治未病”——未病先防,无病先治,可以节省大量的公共投入。“治未病”的医学工程将是社区医学工程的重中之重,其切入点应是“健康状态的辨识和调整”。要告诉人们,身体健康关键靠自己。他认为中医的不少理念都与现代的“健康状态的辨识和调整”相对应,值得挖掘和整合。的确,中医“治未病”的核心在于预防疾病发生,即教导人们“摄生”,由自己把握和保护自己身体的健康。中医养生学者宋为民先生介绍,中医“治未病”一直被国际上评为“最先进最超前的预防医学”。“圣人消未起之患”,既然是“未起”,就很容易被忽视,他认为养生保健的高招,就是明“摄生”之理,以治“未病”。提出:每个人要学会储蓄健康。为了健康长寿,你得经常在人生的银行里不断储蓄健康财富,要存入健康的生活方式、存入健康的心态、存入有利于健康的运动,还要存入健康意识、健康智慧、健康知识和健康能力。显然,开展日常“摄生”活动,实践中医“治未病”思想,需要中医专家的悉心指导,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需要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需要一年四季时刻进行,需要贯穿人的一生。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未病”与“已病”是相对的、动态的概念,“摄生”贯穿着生命的全过程。按“治未病”的要求,“摄生”应该一年四季时刻进行。“摄生”还需要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深入人心的健康教育。实践中医“治未病”思想,对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拓展中医药的服务范围,增强中医药防治疾病的综合能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具有重大意义。, 百拇医药(陈永灿)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保健 > 中医预防 > 治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