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月刊》 > 2010年第10期
编号:11992642
知冷知热 戒忧戒怒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1日 《养生月刊》 2010年第10期
     叶天士(1666-1745)是清代著名的医学家,他不仅是中医温病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也是注重养生的专家。他认为,人到晚年,追求健康应以预防为主,尽量从生活点滴中加以注意,任何一个细节都将影响到健康。在老年病的防治上,他提倡应以“审体质、保真气、慎劫夺”为根本,体现了一代名医叶天士对老年养生的谨慎与重视。

    叶天士对《黄帝内经》中关于天气变化对人体的影响的论述,很有感触。他在行医的过程中发现,每当季节交替之时,病人就会相应的增多。由此,他感到《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中所论述的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很有道理的。

    老年人的体质相对较弱,季节交替时,忽冷忽热,常人都容易在这个时候生病,更何况是老年人呢。因此叶天士认为,在这个时节,老人要注意自身的调养,“顺天之气”,“加意于寒暄保摄”,即要根据天气的变化,时时刻刻注意保暖。

    他还指出:老年人的防寒保暖应着重于头、背、足三个部位,因为人的头部为“诸阳之会”。头部的皮肤虽然薄,但血管丰富,汗毛既多且粗,体内热量会大量的从头部蒸发。对于老年人来说,如果只是多穿几件衣服而不戴帽子,那么在冬天,热量就会源源不断地由头部向外“输出”。因此要注意头部的保暖。此外,背部更要保暖,根据中医经络学的说法,人体的背部有许多重要穴位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相通,如果不注意背部的保暖,风寒之邪很容易从背部入侵,损伤阳气,令人生病,或使旧病复发,对于患慢性病的人来说,危害甚重。脚部的保暖也很重要,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脚离心脏最远,血液的供应比身体任何一个部位都要少,而老年人血液循环运行相对较慢,加上脚部的表面脂肪层较薄,保暖性很差,尤易遭受寒冷之邪的侵袭。
, 百拇医药
    在多年的行医过程中,叶天士发现人的很多疾病都是由“内伤七情”而引起的,即疾病大都来自于精神因素。即使不是因为精神因素而引起,也会因忧郁、嗔怒而使病情加重。反过来说,人一旦生了病,心情也会受到影响,如此的恶性循环,更会导致病情的持续恶化。老年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往往要比其他人低,一旦受到刺激,后果不堪设想。对于这样的病人,叶天士总是劝其“务宜怡悦开怀”,尽量保持心情的舒畅,尤其是不宜动怒。中医自古就有“盛怒伤肝”的说法,而一些常见的老年病,如肝风、肝郁、肝胃不和等症状。都和人“易怒”有关。因此,叶天士经常劝诫一些心情急躁、容易上火的老年人,应“速速戒恼怒,安闲自在,诚治斯疾之良图”,并明确指出药物只能治疗人体的内在疾病,不能治疗忧郁的心情。他认为,想要疾病早日痊愈,就必须自我调节心情。即使是没有疾病的老人,也要想方设法在有生之年多一些欢乐。

    叶天士还提出老年人“养生不宜劳心过度”的看法。在他的《临证指南医案》一书中,有很多关于劳心致病医案的记载,如“诵读吟咏,身虽静坐,而心神常动,凡五志之动皆阳,阳冒无制,清灵遂蒙”:“操持思虑,心营受病”;“冲年久坐诵读,五志之阳多升,咽干内热,真阴未能自旺于本宫”等等。他认为,老年人若是长时间的脑力劳动,势必会造成久坐、久思、久虑、久视。久坐会使气血郁滞,易发生便秘、痔疮等;久思、久虑可使脾胃气滞,心肺气血运行不畅,致食少、四肢乏力、精神不振、胸闷不舒等;久视则耗伤肝血,目失所养,出现眼花头晕、视力下降等症。心主血脉藏神,若思虑无穷,劳心太过,动阳耗气散营,阴液日损,虚火妄动,时间一长,就会出现头晕目眩、失眠健忘、心悸不安、口干咽燥、寐少梦多等状况。对于“劳心过度”的治疗,叶天士多以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但他认为,真正治疗“劳心过度”,还应当以调节心理为主,尽量做到心中的事情少一些,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劳心”的状态,彻底脱离“劳心过度”给身体带来的危害。

    叶天士还提出老年人应善养脾胃。他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记载:“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认为脾胃虽都属于中土,但两者有本质的区别,不可混为一谈。“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喜刚燥,胃喜柔润”,故在调养脾胃时应根据其各自的生理特点进行,方可收到佳效。

    在饮食上,叶天士主张“老年饮食当薄味静调”,所谓“薄味”,即现在所说的清淡食品,并认为老年人应远离酒、肉以及味道厚重的食物。他还主张老年人应当戒烟,认为“吸烟上热助壅”。容易引起老年性咳嗽、气喘等病症。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吸烟还会引起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等。叶天士能在当时就提出吸烟对人体的危害,足见他精湛的医术和对疾病敏锐的预见性和洞察力。, 百拇医药(秦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