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月刊》 > 2010年第10期
编号:11992634
吹笛卖饼,自得其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1日 《养生月刊》 2010年第10期
     名人的各种嗜好,有时往往达到“痴”的地步,如陆游可谓“书痴”、“梅痴”、“剑痴”,而之所以成“痴”,首先在于有“趣”,无趣之物没有谁会迷上它的。

    从一个人的兴趣往往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审美趣味,同样是一本小说《红楼梦》,鲁迅认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究竟什么是“乐”?有人说,快乐就是没有痛苦,没有负担,无忧无虑。其实,一个人要是真的一点负担都没有,也从来没有受过一点苦,反而体会不出快乐的滋味。

    苦和乐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一个人的苦,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是乐。过去受过的苦,现在回忆起来也许就是乐。现代作家许地山说:“人间一切的事情本来没有什么苦乐的分别,你造作时是苦,希望时是乐:临事时是苦,回想时是乐”。人们常说:“苦尽甜来”,“苦中作乐”,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宋朝时,有个人以卖饼为生,卖饼之余,吹吹笛子,自得其乐。

    他的邻居是一位富翁,看他为人诚实,又乐于助人,便想从经济上帮助他,于是对卖饼人说:“你卖饼十分辛苦,不想换个别的事做吗?”

    卖饼人说:“我现在快活得很,为何要换个事做呢?”富翁说:“卖饼,赚不了几个钱,一遇到天灾人祸,你怎么办呢?”卖饼人沉默不语。富翁又说:“我给你一千串钱,好好经营,比卖饼得到的收益多多了。”

    卖饼人得了一千串钱后,不再卖饼了,便改作他业。从此,卖饼人再也没空吹笛子了,整天只听到拨打算盘的声音,钱赚的不多,人却忙得不得了,有时想去河边散散步,到竹林里玩一会儿,也抽不出时间。卖饼人后悔了。

    终于,有一天卖饼人收起钱,还给了富翁,还付给他一些利息。第二天,他又挑起担子卖饼去了。小河边,山崖上,大街上,到处都可听到卖饼人悠扬的笛声。

    古人常常说到快乐,如孔子曰“乐在其中”。颜回日“不改其乐”。孟子以“不愧不怍”为乐。《礼记·中庸》以“自得”为乐。

    对付“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我们称之为“寻乐”。

    晋代书法家王羲之说:“吾笃嗜种果,此中有至乐存焉。我种之树,开一花,结一实,玩之偏爱,食之益甘。”清代学者沈复有他的寻乐之法:“闲来静处,且将诗酒猖狂,唱一曲归来未晚,歌一调湖海茫茫。逢时逞学,拾翠寻芳,约几个知心密友,到野外溪旁,或琴棋适性,或曲水流觞,或说些善因果报,或论些今古兴亡,看花枝堆锦绣,听鸟语弄笙簧。”(《浮生六记》), http://www.100md.com(曾庆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