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行的内涵谈科学养生
本文受蔡民坤《从“金”的本意谈五行的内涵》一文的启发,运用其对五行内涵的诠释,从系统物质转化机制、系统能量属性、系统物质结构、系统生命程序和系统物质流动性,分析科学养生保健中的五行变化,发现五行理论对科学养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在保持传统中医学养生保健的整体和系统优势的同时,走向精细、准确的实证研究,形成了一个全面而具体的研究思路。养生,就是根据生命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顺应自然规律来保养身体,解放精神,健全生活,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的一系列科学方法。养生不仅涉及生理上的健康,也包括心理、伦理、人生观等方面的内容,养生既要符合医学科学,也要符合机体的变化,更要符合人们心理、习惯和愿望。根据蔡老师对“五行”的解读,笔者发现中医养生理法可以在“五行”中获得解释和支持。正所谓“五行和者,一世无灾。五味调和,可解百病”。
传统中医学对五行的应用主要是通过五行的类比。五行,在天为五气,青、赤、黄、白、黑;在地为木、火、土、金、水;在人为肝、心、脾、肺、肾;在志有喜、怒、思、忧、恐;在味有酸、甜、苦、辣、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并有酸属木,多食伤筋;苦属火,多食伤骨;甘属土,多食伤肉;辛属金,多食伤气;咸属水,多食伤血。食类青养肝、赤养心、黄养脾、白养肺、黑养肾。李时珍还说:“肝欲酸、心欲苦、脾欲甘、肺欲辛、肾欲咸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7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