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月刊》 > 2011年第10期
编号:12183470
已觉秋窗愁不尽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1日 《养生月刊》 2011年第10期
     【解题谈俗】

    自古以来,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悲秋”也是他们热衷表现的主题。“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曹雪芹在四句诗中用了五个低调的“秋”字,刻划了多愁善感林黛玉的忧郁心态,真是贴切至致。不过这不是他的创造,关于“悲秋”的绝唱在他之前已屡见不鲜了:“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杜甫)“海畔尖山似箭芒,秋来处处割愁肠。”(柳宗元)“试上铜台歌舞处,惟有秋风愁煞人。”(张说)“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马戴)“今日山川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李益)“骚人故多感,悲秋更寥,栗。”(苏东坡)“新来瘦,非于病酒,不是悲秋。”(李清照)……它们描述的也是秋天的季节特点、气候征象、人文个性,把秋天的另一副面孔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健康说道】

    为何秋天让人有如此不适之感?一日季节特点:秋风肃瑟。万木凋零,大地苍茫,阴雨绵绵,环境让人兴奋不起来;二日身体因素:天人相应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92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