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雅茶具
潘春华茶具,又称茶器、茗器,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具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汉辞赋家王褒《僮约》中的“烹茶尽具,已而盖藏”记载,这是我国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条史料,意思是说烹茶前要家僮将各种茶具洗净备用。《茶经》中,陆羽把采茶制茶所用的工具称为茶具,把烧茶泡茶的器具称为茶器,并精心设计了适于烹茶、品饮的二十四器。宋代以后,茶具与茶器逐渐合一,其茶具大类,可分为壶、碗、盏、杯“四大器”。现代人所说的茶具,更多指茶壶、茶杯、茶勺等这类饮茶器具。
茶具的产生和发展与我国喝茶历史有着密切关系。随着饮茶之风的兴盛以及各个时代饮茶风俗的演变,茶具的品种越来越多,质地越来越精美。历史上,最古老的茶具叫缶,是与酒具、食具共用的器具,小口大肚,用陶土做成。韩非在《韩非子》中就说到尧时饮食器具为土缶。如果当时饮茶,自然只能土缶作为器具。
自秦汉始,茶作为饮料已渐成风尚,茶具也逐渐从与其他饮具共享中分离出来。西汉出现了釉陶茶具,外表光亮平滑,初现了茶具的艺术性。到了唐代,饮茶之风盛行,茶具也由陶器的青釉、白釉发展到金属茶器和瓷器。陆羽在《茶经·七之事》中引《广陵耆老传》载:晋元帝(公元317—323年)时,“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自旦至夕,其器不减”。上世纪80年代中期,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的一套由唐僖宗供奉的鎏金茶具,可谓是金属茶具中罕见的稀世珍宝。
宋代的饮茶器具,尽管在种类和数量上,与唐代相比,少不了多少。但宋代茶具更加讲究法度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1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