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说扇坠
文人雅士,厨娘,宋高宗
潘春华明清时期,折扇不仅是文人雅士们纳凉消夏的必备之物,还是彰显文化修养及生活品位、儒雅风流的标志,即使秋凉冬寒,出门应事访亲会友,也必是一扇在手。一柄名家所制折扇,当时竟贵至三四金。于是,折扇的装饰方式也日趋精巧。在折扇柄的下端以彩色丝带系一精雅的扇坠,也成为一种时尚。
如文人雅士聚会,从各自手持的折扇及所系的扇坠配饰上,就可大致看出主人的财富地位、交游圈子及情趣品位。扇坠在其中的作用,相当于一张文化名片,是身份地位、个人情趣格调的代言物,为官吏士绅、骚人墨客十分看重的文玩之属。明人朱国祯《幢涌小品》记载:“世庙(嘉靖)初年,勋辅诸臣同游。赐画扇,有木刻海榴矍坠子,可汁许,空其腹,藏象刻物件凡一百件,示天下绝巧也。”从中可见到明代中期,扇坠已作为时尚玩物,进入宫廷,成为御赐之品。
扇坠的材料通常是竹、木等较普通之物,以和田玉、琥珀、水晶、翡翠、珊瑚、玛瑙、象牙、犀牛角、沉香、果核等为贵。明人文震亨在记载文玩的著名文献《长物志》中将扇坠列入文房清玩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84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