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大世界B刊》 > 2009年第3期
编号:11784076
饮食养生“九五”要诀
http://www.100md.com 2009年3月1日 《养生大世界》 2009年第3期
     关键词: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味调和五时为顺五方为宜五态为本五补为用

    养生对大众来说,是保养自己的身体,养生的道理要能被大众所接受,应简而不匮,易用难忘。据此,将传统养生学提炼出“九个五”,即: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味调和;五时为顺,五方为宜,五态为本;五补为用。九五要诀涵盖了中华传统饮食养生文化的核心思想,体现了食物结构论、食物本质论、膳食平衡论及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食养原则。为大众养生提供了正确观念和思路。

    五味调和,五味,指甘、酸、咸、苦、辛。在古籍中,主要论述五味,有时也涉及涩味和淡味。我国古人推崇药食同用,药有药性,食物也有食性。味,是古人对食物食性的一种认识。

    味是食物的共性,五谷、五菜、五畜、五果归属五味。《灵枢·五味》说:“五谷:米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五果: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五畜: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

    食物养人,是通过味来实现的,味充养五脏之气,不同的味作用于不同的人体器官,五味与五脏及其他重要器官建立起密切关系。“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素问·五脏别论》)。“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淡入胃,是谓五入”(《素问·宣明五气》)。“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灵枢·五味》) 。“酸走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1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