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大世界B刊》 > 2014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3144126
养生贵在养心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1日 《养生大世界》2014年第1期
     近期,《养生大世界》杂志进行了改版,突出了“养身、养心、养性、养眼、养神和养情”的“六养”主题。这不仅有利于丰富刊物的内容,而且更加突出了中国特色养生文化的宝贵内核——对“养心”的重视。

    在“六养”办刊宗旨中,“心”、“性”、“神”、“情”四个字,从字面上就能看出与“心”的直接联系;而“身”则是心外在的全面展现,在传统上,“身”往往称为“形”,这是养生的基础,身与心的关系紧密。至于“眼”,虽然在表面上未显示出与心的关系,但一句“眼是心灵的窗户”,则形象地表达了二者的密不可分。所以,《养生大世界》提出的“六养”办刊宗旨既兼顾了养生作为系统工程所具有的内在联系,又突出了其中的核心环节,把养生之根本——“养心”放在了突出重要的地位。这是对中华养生优良传统的高度概括和生动总结,同时也为养生注入了灵魂,使其在坚持传统,突出特色方面实现了二者的有机结合,闪耀着中华文化的智慧之光。

    在“六养”中,“眼”、“身”都体现的是内在的“心”,往往角度相近。为了表达方便,这里暂收其归于一类。于是,“六养”的相互关系,表述为:养心为核心,养形为基础,养神为关键,养性为目标,在这里,“情”体现为性的表达方式。

    “心”一般是指作为实体存在的心脏及其功能。作为五脏之主,是调控身体的中枢,与这种基本的认知不同,中国的传统哲学则更看重心在人体中的精神主导作用,甚至认为心是精神之舍,即表达人的思想活动,人的心灵境界,以及动态中的人性。往往有老师教导学生:你要用心想想。按常规,应该说用脑去想一想。之所以强调用心而不是用脑去想,显然体现了传统观念中心在精神方面、思维方面的主导作用。

    为什么心在人体中地位这么重要呢?西方医学显示,当人因病而需换取他人心脏时,心脏原主人的性格、脾气、秉性等也会随之转入移植病人体内,使其原有性格发生极大变化。可见心脏不光有统领人的五脏功能,也是人的精神中枢。我们的古人早已观察到了这一点,所以中国文化中的“心”并非是指心脏,而是称为“天心”。只有刚出生的婴儿才具备,而成人则往往因后天的环境影响,难免在充满诱惑的世俗生活中迷失自我,甚至成为物质的奴隶,此时,活泼的天性也就难免丢失。而养心的目的,就是维护这种“天心”,使人心的活动以自然之心为归宿。如果相反,人为的在复归天心的过程中僭越某一方面的德,那都会给人带来不好的结果,表现在生理上,就是某种病患。

    为此,古人对养心的问题十分重视。老子就告诫人们,应该虚化自我的浮躁心意,简约自我的有为意志,回归本真的自我。《列子.仲尼》篇讲述了列子学道九年,从专“是非厉害”到念“是非厉害”再念“是非厉害”进展到无“是非利害”最后实现了不知“是非厉害”,也就是回归本真的过程,这就是一种心性的锻炼,是养心的过程,目的是掌握内心自我控制的能力。

    有人说,我有病吃药,注重保养身体就行了,干嘛费这么大力,花那么多时间放在心的修养上呢?事实表明,大量疾病都与人的心情有关。而心情是否愉快,又离不开修养。所以,心的修养不仅影响别人的身体,而且反映了人生目标的大问题,二者紧密相连。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是让人心情愉悦,减少疾病的侵袭;另一方面学会为人处事的方法,以利于实现自身的合理诉求。总之,身心修养的最大收益者是我们自己,而且还是实现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中国哲学传统强调,人的修养最高境界是遵循自然法则,顺其自然,实现身心内外的和谐,成功做人,成功健身,甚至达到长命百岁的目的。汉字的“仙”字,讲的就是人到自然环境中去修炼,从而达到长寿延年的目标。所以,民间认为神灵是天生的,而仙是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境地。这个境地就是:视有若无,身心平衡,内心清静,示柔弱而不争,朴素自守,出污泥而不染。在心境上混沌、无知、无欲,不矫情做作,自然如婴儿。

    实事求是地说,每个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里,面对现实中的种种诱惑,生存竞争,生活压力,不可能处身室外,不食人间烟火。的确,中国哲学的生存智慧绝不回避现实,而是把吃饱穿暖作为人的基本需要加以肯定。连孔子也承认吃饭、结婚是人的本性所为。但是,这里强调的满足,绝非无限度的奢求,而是强调“得其宜”也就是不可以起贪,以至于把房子、车子、票子看成人生的头等需要,比生命、亲情更重要。就一般人来说,满足人生的基本要求应该不会太难。这样,我们就可以有时间和精力去静下心来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让我们的精神改变升华,净化心灵,以利养生。“是谓合乎身心之理,故而长寿”(《吕氏春秋.适音》)。引起心动的意念,无论是怒、哀之类不好的心情,还是喜、乐等好的心情,如果过度,都会影响心静,最终不利于养生。

    养心的关键是去累,就是不受过份欲求的影响,让心静下来。古人所谓的“虚心”之法,就是不把非分的欲望放在心里,进而安定内心,产生“心定”的快乐。只要做到潜意识中的心都静下来了,人日常的内心活动也就可控了。面对纷繁的社会,要保持清净理智的心志很不容易,好在古人在这方面有许多简便易行的方法,只要想学,完全可以把握。

    《文字.符言》认为,“人有顺逆之气生于心,心治则气顺,心乱则气逆”,“心顺则生养,气逆则生病”。这两段话形象地讲明了养心与养生的关系。所谓气顺,并非欲望的无限满足,而是“含蓄通德”通过道德修养来调整欲望度,使其保持在合理的程度。“道”最低限度可以理解为事物发展的现实规律;“德”就是对“道”的遵守和坚持。可见,道德不光是伦理层面的辞汇,也是养生的重要范畴。心治与道德是互动关系。心治了,就有道德;有了道德,心方可以治,正所谓“德积则生福”(《文子.符言》)。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无论讲养性、养形(身)、养神、养心,都有一个共同原则,就是本之于道,因顺自然,使自身与道(天道、地道、人道)同步律动,才能存身安心。养生的根本在做人,通过修养升华精神,不以养生为务,首先注重修养,把精力放在做人上,才是养生的精神所在。 (高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