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大世界B刊》 > 2014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635885
梅小璈:不慕繁华 自得清气(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1月1日 养生大世界2014年第11期
     2012年11月,梅小璈来到位于国家博物馆的《复兴之路》的大型展览现场,他走进一个个展厅,仔细观看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最后在一件叠放整齐的法袍前驻足。当年,父亲梅汝璈正是穿着这件法袍参与了东京审判。1998年,梅小璈与母亲肖侃一起,将这件记录了中华民族复兴进程的法袍捐赠给国家博物馆,希望这能成为历史的见证,更警示后人永远不要忘记过去的那段岁月。

    自称“胸无大志” 养生常论常新

    当初约访之时,梅老师曾谦逊地婉拒:“以我这样的资历,怎敢妄谈养生?”我们忙说:“养生不是某一部分人的专利,它不分年龄、职业与性别,人人都可谈,我们希望听到您的‘一家之言’。”然而采访时,真正聊起“养生”话题,才发现梅老师的“一家之言”实在值得借鉴。

    首先是心境。“莫把烦恼放心上,免得白了少年头;莫把烦恼放心上,免得未老先丧生。”如果没有心情泰然之习惯,就一定没有健康之身体,其中愉快是使肉体和精神健康的最佳方法,长期忧愁和烦恼足以损害健康甚至扼杀生命,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苦。梅老师说,紧张、过分追逐功利,都是伤神而且不利于健康的。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要听得进不同意见,并冷静对付。把目标和要求放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自然就会心情舒畅。概括起来,就是“有主见,不迷失”。

    其次,经常动动手、动动脚,看似简单的养生方法,对于很多人而言,却难以坚持。众所周知,运动对人的身心健康是十分有益的,每天坚持适量运动不仅能使人摆脱亚健康,甚至还能延年益寿。梅老师的做法是:经常写写书法、抄抄经典文章等。

    最后,梅老师认为:养生理论过犹不及。如今,养生已成了一种全民现象,但是,不少人对养生保持特殊的坚持,时时、事事遵从养生“规矩”,被称为“养生控”。事实上,重视养生是好事,但如果过度,可能反受其害。当下,各大媒体对养生之道都非常追捧,但仔细来看,会发现很多专家的观念是矛盾的,不易判断。尤其对于医学知识欠缺的人来说,这些信息过多,反而容易造成无从选择的后果。人为的刻意选择过多,可能会使身体难以适应。因此,养生理论应因人而异,顺其自然。

    结语:采访结束后,我们拿出签名册,请梅老师为杂志题词。他思考片刻,认真地写下“水为善下方成海,山不争高自极天”两行字。不慕繁华,不争名利,却能自得其乐,也许这正是梅小璈老师的真实写照。分别时,望着梅老师渐行渐远的身影,我心里泛起阵阵感慨: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上,难得还有人保持如此清净之心,他近而不昵地对人,处变不惊地待事,无不令人敬佩。三个小时的交谈,对于他的了解仍感甚少,他的学问,他的故事,犹似一本厚重的大书,似乎在我们面前才刚刚掀开。 (茹晓)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