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大世界B刊》 > 2014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2632446
将家中测量血压纳为自己的健康管理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1日 养生大世界2014年第12期
     血压就是从心脏送出血液时给予血管壁的压力,测量血压,可以检查出心脏及血管所承受的负担。高血压人人都知,但你不知道的是,我国每年新增高血压患者1000万,大多从正常高值“转正”而来,而这些患者此前从未检测过血压,从不知道自己的血压值。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得益于七成以上人群在家里监测血压,因而欧美地区的高血压控制率很高。由此可见,知晓与血压相关的知识非常重要。

    在家测血压可避免“白大衣效应”

    有一个病人,每次在门诊测量血压都偏高,后来发现他一看到医生就紧张,医生指导他测量血压时将视线转移到诊室的窗帘上,结果收缩压一下子降了30mmHg。其实,这位病人是诊室测血压的“白大衣效应”的典型案例。

    正是考虑到诊室测血压难以反映患者正常生活时的血压状况,《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特别指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诊室测血压140/90mmHg,但要结合患者自测血压,自测高血压诊断标准为135/85mmHg,相差5mmHg;诊室的理想血压值为低于120/80mmHg,而自测理想血压值低于115/75mmHg。

    令人忧心的是,我国每年新增高血压患者1000万人,大多数都是从130-139/80-90mmHg的正常高值“转正”而来,而之前这些“生力军”、高血压“后备队”竟然绝大部分没有自我监测过血压。

    在欧美国家,高血压的控制率很高,得益于七成人在家监测血压;而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低于50%、40%和10%,就连高血压患者,坚持自测血压的也只有三成。一项覆盖北京、上海、杭州的30家医疗机构、194名医生和1985名患者的研究显示,仅有32.7%的医生和10%左右的患者知道≥135/85mmHg是家庭自测血压诊断高血压的标准,仅有半数医生认为诊室血压测量与家庭血压测量同等重要。

    高风险者应每半年测一次血压

    正常成年人,如果没有高血压,至少每两年要监测一次;35岁以上者,一旦去医院看病,无论首诊是哪一科,都要测量血压;130-139/80-90mmHg血压高值人群、肥胖、糖尿病、肾病以及超过60岁的老人等属于高血压高风险人群,需要每半年自测一次。美国的监测发现,超过55岁的老人,哪怕之前没有高血压,之后也有70%的概率患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是最应该坚持自测血压的群体,不过并不是天天测。如果血压稳定,只需要每周监测一次即可;到了秋冬、冬春、春夏等季节交替时节,或者有出差、加班等情况时,需要每天监测,连续测7天。初诊高血压或血压不稳定的高血压患者就医时,这份监测记录是要提供给医生的,就诊时医生会取后6天监测结果的平均值,从而指导患者是否需要加减药物,避免仅凭诊室一次测量结果而导致的不当处理。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过于敏感或属于神经质的人群,最好不要自测血压,半夜起来量血压,一看高了就乱吃药,这样的患者只会越弄越糟糕。

    测量血压应采取坐姿 背部有依靠

    人们除了要知晓多久测量一次血压外,如何正确在家测量也很重要。

    首先是自测时间,每天早晚各监测一次,要在最接近安静状态时进行。早上起床后,先排大小便,静坐5分钟后测;晚上测血压,则要避开饭后60分钟内、洗澡后30分钟内这两个时间段。

    其次是监测的次数有讲究,不能简单地只测一遍,每次量血压,需要3遍,弃第1遍后取平均值。

    再次是测量姿势,务必要采取坐姿,背部有依靠,裸露上臂并将上臂轻轻放到桌面,肘不离桌且上臂与心脏同一水平。这样的姿态,肩膀、腰部没有用力,才是最准确的。特殊情况下可以取卧位或站位。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情况者,应加测站立位血压。

    自测最好不要使用汞柱式血压计

    全自动电子式血压计最适合家庭测血压,而常被认为最精准的汞柱式血压计,反而不适用。虽然汞柱式血压计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都较高,但由于需要配合听诊器来监听声音(柯氏音)测量,所以对使用者的技术要求较高。出于环保要求,全球也将于2020年淘汰汞柱式血压计,仅在医院保留少量用作校准而不在临床使用。

    电子血压计设计轻便,操作简单,显示清晰,心率、血压测量一次完成,若能正确使用,可与传统的水银柱式血压计一样准确,比较适合一般家庭。量血压时,被测者不要说话,不要移动手臂或身体。每隔半年至一年,应将电子血压计送到专门机构校准。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指套式血压计”、“手腕式血压计”,虽然简便灵巧,但所测得的“血压”只是指端脉搏压力值,与真实血压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只可做参考用。 (张正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