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大世界B刊》 > 2015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621997
离不开的春晚
http://www.100md.com 2015年2月1日 养生大世界2015年第2期
     在大多数人看来,春晚这场陪伴了两代人的“除夕大餐”,在走过了32年的春秋后,留给观众的是一只五味瓶子。要追究春晚吸引大伙儿“必看”的根源,似乎节目的好坏已经不重要,盘点一下近些年被吐槽的电视节目,位居榜首的,就是这个“全民除夕大餐”。年年关注,又年年吐槽,究竟为啥呢?不是没事找不开心么?别急,让我们先从春晚产生的时代背景说起吧。

    那时的春晚:炙手可热

    中央电视台第一届春晚举办于1983年,如果看官对数字比较陌生,说个事实你就明白了:假使当年有位女子芳龄24,看过第一届春晚,那么今年她就差不多该退休了。

    那一年,说相声的马季和姜昆、演哑剧的王景愚、演电影的刘晓庆四个“外行”担当了主持人,在一个不足300平米的演出大厅内,利用有限的资金,为电视机前的观众奉献了一场极为轻松、愉悦且贴近生活的文艺大餐。要知道,那个年代,电视机尚未普及,大家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广播和报纸,哪家要是有台电视机,那都是极有面子的,左邻右舍晚饭后必然齐聚其家,伸长脖子围着那个铁疙瘩盒子,看着屏幕上的人又唱又跳。在春晚播出的最初那几年里,每到除夕,“万人空巷”,那是一代人满满的回忆啊!

    吐槽的开端:腻味与保守

    不过,春晚并不是铁板一块,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及20世纪初,一些观众开始对春晚“不感冒了”。究其原因,一方面那时候大量的电视节目占据了银屏,观众们对春晚节目的期许越来越高。当然,这是怨不得观众的,春晚成了每个中国人过除夕的“精神大餐”,很多人都已经习惯了边看春晚边等着辞旧迎新的钟声到来,然后再放一下鞭炮(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在《难忘今宵》的歌声中进入梦乡。但春晚这个全民的文艺盛宴,在办了十多年后,节目内容已经难以突破,很多有思想内涵的节目因为一些原因审查未通过,为了凑足演出的时间,导演们只能循规蹈矩,复制上一年节目的模式,不再加以改动。以至于有网友调侃那些年的春晚:“要说春晚年复一年没变化我跟他急,你瞧——背景大字由2001变成2002了!”

    看了多年的春晚,大伙儿基本上可以总结出几个规律了:晚上8点准时开幕,都在《难忘今宵》歌曲中落幕;歌颂盛世的舞蹈、语言节目占据了三分之二的篇幅;想知道哪个节目最受欢迎,只要听窗外鞭炮声就行,一般来说,节目越好玩,外边放鞭炮的就越少,因为大伙儿都是在看到无聊的节目时才会出门放鞭炮解解闷儿。

    吐槽的终极:越改越雷 槽点满天飞

    要说春晚这么多年来没有大的改变,其实也不对,至少随着科技的发展,每年的春晚灯光是越来越绚丽了,舞台布景和主持人、表演者的服装也越来越美。但也许是观众太过挑剔,春晚中总有各种穿帮的镜头和漏洞百出的常识性错误。这么一来,“必看”春晚又多了一个理由:大家来找茬!每年除夕,一群人围坐在电视前面看着春晚,表情兴奋,手指忙碌地跳跃在手机键盘上,不一会儿,一条找茬的微博就发出了,然后再通过互联网的传播,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来接着“吐槽”。您看,这春晚都成了观众挑刺的“春节一乐”了,真是应验了央视白岩松的那句话:“痛并快乐着”。

    难怪有人说,每年的春晚,仍然会看,只是不再那么执着于节目的内容了。看春晚,只是一种习惯性家人团聚的方式。晚饭后一家子坐在电视机前喝着茶磕着瓜子看节目,好看就多看一会儿,遇到不好看的节目就一家子聊聊天,其乐融融。

    事实上,春晚展示的是中国新年团圆温情的文化,它的滋味是温暖的,中国人重视家庭、乐于和谐的特性,促成了春晚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我们还是应该感谢春晚。 (杨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