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大世界B刊》 > 2015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622844
炎帝与中医的故事
http://www.100md.com 2015年2月1日 养生大世界2015年第2期
     五千年前,三湘四水,炎帝神农氏遍尝百草,宣药疗疾,开创了延续至今已有数千年的中医药辉煌时代。

    炎帝神农 中华始祖

    三湘四水,是远古中华民族创始人——炎帝神农氏的领地。炎帝神农氏在此始种五谷,以为民食;制作耒耜,以利耕耘;遍尝百草,以医民恙;治麻为布,以御民寒;陶冶器物,以储民用;削桐为琴,以怡民情;首辟市场,以利民生。完成了从游牧到定居,从渔猎到田耕的历史转变,实现了从蒙昧到文明的过渡,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跨越。

    炎帝率领众先民战胜饥荒、疾病,使中华民族脱离了饥寒交迫、无医无药、颠沛流离的日子,过上了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医药的日子。古往今来,人们尊炎帝为“先医”,即医药的创始人。今天,海内外亿万人民皆以“炎黄子孙”自谓。

    遍尝百草 宣药疗疾

    远古时期,百姓以采食野生瓜果,生吃动物蚌蛤为生,腥臊恶臭伤腹胃,经常有人受毒害得病死亡,寿命很短。炎帝神农氏为救死扶伤,使百姓益寿延年,跋山涉水,行遍三湘大地,尝遍百草,了解百草之药性。他几乎嚼尝过所有植物,“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一日遇七十毒”。神农在尝百草的过程中,识别了百草,发现了具有攻毒祛病、养生保健作用的中药,故先民封他为“药神”。最终,炎帝神农氏终因误尝断肠草而死,葬于长沙茶乡之尾。

    药典巨著 恩泽万代

    经过长期尝百草,炎帝神农悟出了草木之中,味苦的凉,辣的热,甜的补,酸的开胃。他教先民食用不同的草药治不同的病,先民因病死亡率大大降低。为宣药疗疾,他还刻了《味尝草木作方书》,这便是人类医学科学的发端。

    神农亲验本草药性,是中药的重要起源。后人又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无数次的反复实践,积累下来许多药物知识,并纂刻记载下来。随着岁月的推移,人们积累的药物知识越来越丰富,并不断得以验证,逐步以书籍的形式固定下来,这就是《神农本草经》。如果说《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药学的顶峰,那么《神农本草经》便是中国药学的奠基之作。至于《神农本草经》冠称“神农”,虽然只是编著者的托名,但这正说明了炎帝神农氏在中国药学史上的始祖地位和做出的巨大贡献。

    旷世经典 仍为今用

    《神农本草经》阐述了药物的三品分类及其性能意义,药物的君臣佐使及在方剂配伍中的地位和作用,药物的阴阳配合、七情合和、四气(寒、热、温、凉)五味(辛、甘、酸、苦、咸)、有毒无毒,药物的采造及煎煮法,药物与病证的关系等等,至今仍是临床用药的法规准则。它所记载的365味中药,每味都按药名、异名、性味、主治病证、生长环境等分别阐述,大多数为临床常用药物,朴实有验,至今仍在习用。千百年来,它作为药典性著作,指导着海内外炎黄子孙应用药物治疗疾病,保健强身。

    《神农本草经》成为中国最早的中草药学的经典之作,后世本草著作莫不以此为宗,对中医药的发展一直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并逐步发展丰富,形成了如今世界闻名的中医药宝库。

    炎帝神农氏,作为一个历史时代的标志,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里程碑。炎黄文化是中华文化大系内涵丰富的母胎,中医文化更是其中不可分割的枝节! (张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