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咽喉不适叫梅核气
《古今医鉴》说:“梅核气者,窒碍于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如梅核之状是也。”自古以来,中医在临床上用疏肝、理气、和胃、化痰等方法施治,有一定疗效,也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治疗方法。但是,在诸多咽喉问题中,有一些与梅核气相似的症状,若以医治梅核气的验方治疗,必然出现验方“失灵”的情况。
病源在鼻子应从鼻而治
虽然中医学上认为梅核气为肝脾不和,痰气郁滞,治疗过程中应当疏肝理气,化痰散结。然而临床上我们常常可以见到,有一类患者病因在咽喉部上方,流经鼻咽部而下,在咽喉部产生诸如梅核的梗阻。这一类患者,大多调治数月,仍然久治不愈,自诉鼻子虽然通畅,却时常感觉有鼻涕后流,咽喉间像有梅核一样。
治疗此症,应进行由鼻及咽的细致检查。此类患者往往是体内肺脾气虚,无力将毒素排出,邪浊积于鼻咽部,引起咽喉局部气血运行不畅,而呈现咽喉间似梅核梗阻的情况,吐之稍有粘痰,常吐常咯,如果将痰粘咯出,则会感到舒适,但不久又会发作。这种症状,咽喉虽然似梅核梗阻,但病源在于鼻子,应从鼻而治,往往能获得好的效果。
邪毒入侵咽喉切记治在咽喉
《素问·阴阳别论》云:“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痹者,闭也,闭塞不通之意。临床上常表现为邪毒入侵咽喉,塞在咽喉处不散;或火结,平素吃辛热食物过多;或病久劳伤,虚实之火,灼津伤液;或血结,各种原因致使邪毒痹结咽喉,或咽喉充血不利,气血郁结;或痰结,过食肥甘,或平素脾虚运化失去功能,津液不得输送,积聚成痰。
不论何种病变,只要造成咽喉经脉气血被邪毒痰阻,或者由于脏腑虚损,影响咽喉气血的正常输送,都可出现咽喉经脉痹阻,咽喉梗阻不适,而见梅核之状。治疗时应根据痹结的具体原因,随症求因,但切记治在咽喉。
多方查找病源尤以脾胃为著
脾胃具有消化水液和谷物、吸收和输送营养的功能,是营血生化之源。然而,脾胃病又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病类之一,大多数是因为饮食劳倦、外邪湿浊,这些都会损伤脾胃,以致脾不能升清,胃不能降浊。如果脾不能升清,就会使咽喉失去滋养,造成痰湿困结;而如果胃不能降浊,则会导致臭气逆上,阻塞咽喉,喉间有物梗阻,梅核气的诸种症状都会出现。
所以,对于咽喉有梅核气的患者,应当全面询问病史,其中尤其需要详细询问脾胃的状况。而此类病症,必须调理脾胃功能,水液和谷物才能得以消化,脉络舒畅,咽部的梅核症状自然就会烟消云散。
排除有证有据再从情志着手
日常生活中,人如果情志波动,容易导致肝脏失调,气机郁结,而随着肝经在体内循行的径路,会出现胸胁隐痛,喜叹息,易怒等症。在咽喉则表现为痰气互滞,咽中就像有一块肉干一样,吞之不下,又吐之不出,这是传统意义上的梅核气症状。一般来讲,在排除上述各种有症可据、有象可查的梅核气病因之后,再从情志着手,考虑是否是传统的梅核气。然而就目前来看,这种类型的梅核气已经为数不多了。由于主因是肝气郁结,并且自古以来验方很多,所以施治也比较容易。内服调肝之外,还需要在精神上宽慰病人,细心开导,消除疑虑,使患者心情舒畅,气血调顺,症消病愈。
梅核气产生原因是相当复杂的。它可以在咽喉本身,也可以在咽喉周围的器官,甚至可以在全身。由于某些病因的存在,通过经络的传导,反应在咽喉,也会形成梅核之状。因此,诊治梅核气,首先应多方查找病源,才可避免误诊。要从整体出发,全面分析,兼顾表里虚实,着眼上下中外,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达到好的治疗效果。 (洪钱江)
病源在鼻子应从鼻而治
虽然中医学上认为梅核气为肝脾不和,痰气郁滞,治疗过程中应当疏肝理气,化痰散结。然而临床上我们常常可以见到,有一类患者病因在咽喉部上方,流经鼻咽部而下,在咽喉部产生诸如梅核的梗阻。这一类患者,大多调治数月,仍然久治不愈,自诉鼻子虽然通畅,却时常感觉有鼻涕后流,咽喉间像有梅核一样。
治疗此症,应进行由鼻及咽的细致检查。此类患者往往是体内肺脾气虚,无力将毒素排出,邪浊积于鼻咽部,引起咽喉局部气血运行不畅,而呈现咽喉间似梅核梗阻的情况,吐之稍有粘痰,常吐常咯,如果将痰粘咯出,则会感到舒适,但不久又会发作。这种症状,咽喉虽然似梅核梗阻,但病源在于鼻子,应从鼻而治,往往能获得好的效果。
邪毒入侵咽喉切记治在咽喉
《素问·阴阳别论》云:“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痹者,闭也,闭塞不通之意。临床上常表现为邪毒入侵咽喉,塞在咽喉处不散;或火结,平素吃辛热食物过多;或病久劳伤,虚实之火,灼津伤液;或血结,各种原因致使邪毒痹结咽喉,或咽喉充血不利,气血郁结;或痰结,过食肥甘,或平素脾虚运化失去功能,津液不得输送,积聚成痰。
不论何种病变,只要造成咽喉经脉气血被邪毒痰阻,或者由于脏腑虚损,影响咽喉气血的正常输送,都可出现咽喉经脉痹阻,咽喉梗阻不适,而见梅核之状。治疗时应根据痹结的具体原因,随症求因,但切记治在咽喉。
多方查找病源尤以脾胃为著
脾胃具有消化水液和谷物、吸收和输送营养的功能,是营血生化之源。然而,脾胃病又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病类之一,大多数是因为饮食劳倦、外邪湿浊,这些都会损伤脾胃,以致脾不能升清,胃不能降浊。如果脾不能升清,就会使咽喉失去滋养,造成痰湿困结;而如果胃不能降浊,则会导致臭气逆上,阻塞咽喉,喉间有物梗阻,梅核气的诸种症状都会出现。
所以,对于咽喉有梅核气的患者,应当全面询问病史,其中尤其需要详细询问脾胃的状况。而此类病症,必须调理脾胃功能,水液和谷物才能得以消化,脉络舒畅,咽部的梅核症状自然就会烟消云散。
排除有证有据再从情志着手
日常生活中,人如果情志波动,容易导致肝脏失调,气机郁结,而随着肝经在体内循行的径路,会出现胸胁隐痛,喜叹息,易怒等症。在咽喉则表现为痰气互滞,咽中就像有一块肉干一样,吞之不下,又吐之不出,这是传统意义上的梅核气症状。一般来讲,在排除上述各种有症可据、有象可查的梅核气病因之后,再从情志着手,考虑是否是传统的梅核气。然而就目前来看,这种类型的梅核气已经为数不多了。由于主因是肝气郁结,并且自古以来验方很多,所以施治也比较容易。内服调肝之外,还需要在精神上宽慰病人,细心开导,消除疑虑,使患者心情舒畅,气血调顺,症消病愈。
梅核气产生原因是相当复杂的。它可以在咽喉本身,也可以在咽喉周围的器官,甚至可以在全身。由于某些病因的存在,通过经络的传导,反应在咽喉,也会形成梅核之状。因此,诊治梅核气,首先应多方查找病源,才可避免误诊。要从整体出发,全面分析,兼顾表里虚实,着眼上下中外,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达到好的治疗效果。 (洪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