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话养生
“和”是中华哲学的核心理念、是东方思维的主要方式,用以形成团队凝聚力,解决日常相互关系问题。“和”的理念、思维、方法,在中医养生理论与实践中体现得更是淋漓尽致,如天地人和、形神和、方证和等方面
“家和万事兴”,即孔子所说的“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是指父子情深,兄弟和睦,夫妻恩爱,则家庭旺盛;对个人而言,即“四体既正,肤革充盈,人之肥也”,指五官四肢端正,肌肉发达,皮肤光泽,为精气神旺盛的健康表现。可见无论家庭,或是个人健康,皆是各方面“和之是谓圣度”,即“和之”是最高法则,和则兴。
“和”在造字之初就包含了中华文明的核心理念。理解“和”的深刻内涵,需从认识其字开始。
“和”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写作,表示吹奏禾管,《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相应也,从口从禾”。本义是声音相应,指各种不同音调的乐器合奏出美妙动人的曲调。大千世界方方面面,无论是音乐演奏,或是养生保健,相互联系不可避免,所以要 “兴”必须先“和”。
“和”是相关各部分的相互配合、相互迁就、相互妥协、利弊权衡的结果。其中对“度”的把握体现了思路、能力与水平。
“和”是中华文化中“中庸”、“礼”、“乐”思想的核心,其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如常说的“和谐”,即家庭、团体、社会各成员间协调一致则“和”;“和平”,即各方利益平衡则“和”,反之就会发生战争;“和顺”,即顺应发展大势而非倒行逆施则“和”;“调和”,“调”是要达到“和”的主要方法,是要通过“和”的反馈,仔细地调整,才能最终达到“和”等等。要达到“和”,首先确定“和”的范围、分析相关因素与相互关系,明确其中的“矛与盾”,再通过权衡、妥协,把握好“度”,来努力达到各方都基本满意的“和”。“和”不是简单的对抗,是包容、是“难得糊涂”,是统筹,是协调。
中医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代表,“和”体现在其养生保健理论体系以及实践的细节之中。
中医养生保健,其目的是要使人体健康相关的各方面、各部分“和”,使人体与干预方法“和”,使医者与患者“和”,从而使人延年益寿,尽终天年。现举养生中的几种“和”:
首先要“天地人和”
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宇宙中日月星辰的运转,气候冷暖的交替,经纬海拔的差异,都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这种现象在一年中季节交替、一日中阴阳转换之时,常会表现明显,如立春、立夏、夏至、立冬、冬至等时节及夜半子时前后等,往往会使人病情加重或恶化,或使亚健康的人感觉不舒服等,这正是人体受疾病等影响,气血阴阳调整没有及时适应自然界变化,而出现的体内外“不和”,所以在一些大的节令或时节,注意病情变化以防不测,非常关键。
同样,日常养生也需要关注和掌握自然界的变化,适时调整衣食住行,才是“顺其自然”,使“正气存内”,“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人和”健康状态。
第二要“形神和”
人是“形神合一”的整体,形,指形体,包括人体肌肉、血脉、筋骨、脏腑、官窍等组织器官,以及濡养人体的气血津液;而“神”是指人的情志、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形”是“神”产生的基础,而“神”则驾驭着“形”的运动。“形神和”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两千年前的中医经典《灵枢·天年》篇说“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只有血气、五脏、精神、魂魄毕具,才会表现出生命力,才会是一个完整健康的人。所以养生保健中“形神共调”是核心理念,而动静结合、动则养形、静则养神,是中医养生的长法。尽管说“生命在于运动”,但过度的运动会使人体气血耗散,筋骨受损,久之也会使人情绪低落,或烦躁易怒,而诸病丛生。所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某种中医养生方法,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坚持修炼,动静结合、形神共调,均可使人脏腑调和、神清气爽。
第三要“方证和”
养生保健除了自己修炼之法外,饮食、保健品、药物、针灸、按摩等诸多干预的方法必不可少,但适合于别人的方法,在自身上并不一定会产生满意的效果,这主要与“方证不和”有关。
中医干预的方法很多,往往是由多种药物、穴位等组合,形成方药来干预,如饮食、药物均有四气五味(寒热温凉、辛酸苦甘咸)升降沉浮之性,在临床应用之时要根据人体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人体状态以及其体质的不同,遵守“寒则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原则,通过君臣佐使等方法,组合成方证对应的方剂来使用,还要适时根据使用后的效果与反应来进行“调和”。这是一个医患配合,不断仔细观察、体验与调整的过程。切记不要由于网络、电视、微信等新媒体中养生知识多了而扰乱心智,盲目地按其选择或变换养生方法,而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相互配合,在坚持过程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方证和”,实质也是“医患和”。
在养生保健中,“和”的理念、思维、方法体现在多维层面,只有将“和”铭记心中,潜移默化于养生保健的全过程中,才能延年益寿,真正达到“形神和,体康健”的效果。(编辑 李天慧) (郑静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