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大世界(B版)》 > 2006年第1期
编号:11116611
弘扬中国养生学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月1日 《养生大世界(B版)》 2006年第1期
     养生观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的。

    文明发轫之初,人类在实践中逐步积累了健康的经验,养生的观念和方法便已产生。我国养生理论的发端,可上溯到炎、黄二帝时期,商、周、春秋之后,经诸子百家思想浸润,养生理论和方法愈发丰富,汉唐时期发展更为迅速。至北宋末年,官方出版的《圣济总录》,共二百卷,二百多万字,包括内、外、妇、儿、五官、针灸等数十门类,内容十分丰富。该书前数卷大量论述了养生保健,并对一些方法作了相当详尽的介绍。针灸学在宋元时期有了很大发展,除了不少针灸专著出版外,又出现了子午流注针法,主张依据不同时间,选择不同穴位,达到治疗保健目的。

    老年医学在宋元时期有了很大的充实和发展,中医学出现了流派争鸣,产生了著名的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他们分别采用泻火、攻邪、补土、滋阴等法防治疾病,这给中医老年病的防治开创了新的领域,同时极大地推动了中医养生学的发展。在这一时期里,先后产生了陈直、邹铉、邱处机等著名的养生学家,并有陈直《养老寿亲书》、邱处机《摄生消息论》等养生专著问世,使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和方法日趋完备。
, 百拇医药
    明清时期的养神益身学说有了新的开拓。这一时期关于饮食调养的论述也极为丰富,尤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为代表,它对中医营养学的发展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重视老年养生,是明清时期养生保健的一大特点。

    中国的养生学,自唐代孙思邈提出“养老大例”之后,研究的重点便开始逐渐转向老年人。但这种观点真正达到普及的程度,则是在明清两代。当时的大批老年医学专著中,都把颐养老人列为重要的养生内容,其中明代御医龚廷贤还在《世寿保元·衰老论》中,对衰老原因作为专题研究。此外,当时的许多非养生专著中的养生篇章也十分重视老人的保健与长寿问题。这些养生著作都极大地丰富了传统养生学的理论和方法,成为中国养生学的思想宝库。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相关科学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性的成果,医学和养生保健的模式发生了转变,使人们的健康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更趋向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及以人为本。

    我刊原执行总编辑周浩然先生是首次全面系统地提出大养生观理论并极力呼吁弘扬中国养生学的一位学者,他对养生学作了科学的阐述:“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而且是保持体格、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善状态。只有在体格的、心理的、社会的多个层面保持平衡和良好状态时,才能称为完全的健康。人们对生命发展的规律和生命价值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种跨学科研究的大养生观正在悄然兴起。”
, 百拇医药
    作为大养生观系统理论的奠基人,周浩然先生在其《树立科学的大养生观》的论著中作出进一步的论述:

    “大养生观,即科学的养生观,是科学发展观的组成部分。首先,科学的理性是科学养生观的精神支柱,其次,养生是人类的一种卓越的文化追求。科学的养生观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是科学的生命价值观、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它要求不断丰富养生的文化内涵,提高生命的价值,加大对生命潜能的开发,培育起关爱生命、关注健康和丰富多彩、昂扬奋进、客观大度、团结协作的人文精神与养生理念。在社会转型时期,传统美德的发扬和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爱对人们生活的质量和社会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养生又是一项全社会应该共同关注和参与的、促进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的社会系统工程。”这是周浩然先生对弘扬中国养生学的继承与发展,对今天人们的养生实践具有前瞻的指导作用,其意义将是巨大的。

    人类文明的发展永不遏止,弘扬大养生观是人类文明的新发展。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秉承周浩然先生的大养生观思想,倾力打造《养生大世界》,使其更加具有思想性、可读性、实用性,为人类长寿和健康做出贡献!, http://www.100md.com(张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