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大世界(B版)》 > 2006年第1期
编号:11116581
吃之闲话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月1日 《养生大世界(B版)》 2006年第1期
     眼下,国人的吃饭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老家的乡亲们一谈到如今过的日子就乐不可支,说顿顿吃白米干饭,口吃淡了,墙上挂着腊肉,腊肉吃腻了又上街买新鲜肉,解放前地主过的生活也没这么好。城市人在吃的方面就更加丰富多彩,鸡鸭鱼肉、川菜粤菜、中餐西餐、火锅砂锅应有尽有,生之乐趣尽在其中。

    不过,笔者以为吃得好不好、吃得有没有文化品位,最关键的并不在于吃的东西是否高档,而在于吃的氛围、在于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好心情,主客之间、客人与客人之间要关系融洽、性情相投。鸿门宴再高档,肯定不会吃得酣畅淋漓的。钱钟书先生曾拒绝陪同撒切尔夫人吃饭,理由是“非一路人,没什么好说的”。而现今,虽说领袖曾教诲过我们“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但在某些特殊的时候,“革命”却不是请客就是吃饭,求人办事要拉关系,你得请客吃饭;请了好多回别人才肯赏脸光临,但面对满桌玉盘珍馐依然威仪犹存,这个时候你还得夹菜敬酒大献殷勤,笑意写在你的脸上,心中却痛苦不堪。此种吃法,对客人来说可能是一种享受,对主人来说则无疑是一种忍受了。

    “人生贵适意。”此话出自晋人张季鹰。因为耐不住官场的虚伪和拘束,季鹰先生每当想起故乡的莼菜和鲈鱼,就禁不住嘴角流涎,后来终于挂冠而去返归故里,典故“莼鲈之思”由此而来。苏东坡的为人为文,一直为后世所景仰,他不仅吟诗作文如万斛泉源,所做的一手好菜也着实让人叫绝。“乌台诗案”之后,险遭杀头的苏东坡谪居湖北黄州,在这个偏僻地区,他发现当地猪多肉贱,遂作一首《食猪肉诗》:“黄州好猪肉,价贱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这种吃法,为后人所效仿,便是有名的“东坡肘子”。“东坡肘子”虽是一道粗菜,却蕴含着饮食深厚的文化内容,体现了苏东坡独立不羁、乐观放达的性情。

    当代作家汪曾祺先生也深谙饮食文化的玄奥,他不仅做得一手好菜,还曾写过不少谈吃的美文,他曾谈到自己有逛菜市场的爱好,说生鸡活鸭、鲜鱼水菜,全都可让人感受到一种生之乐趣。这种乐趣也许就是文人对吃产生偏爱的一个重要原因。贾平凹先生说自己十分憎恶吃活猴脑、活剐驴肉的“美食家”,他们把猴子牢牢绑住,将其头盖骨敲开,舀出猴脑髓蘸着佐料吃;把活驴四脚捆住,一块块地剐驴肉吃。这种吃法算不上惨无人道,但至少也可算“惨无猴道”与“惨无驴道”。有一回,作家刘梦溪、陈祖芬夫妇到重庆做客,席上有“活闷乌龟”这道菜,即把一只大活乌龟放入滚烫的火锅中焖死,然后分而食之。刘、陈二人不忍目睹也不举箸,那“惨无龟道”之举实在败人胃口,让客人食欲全无,也让好客的主人好生难堪。

    吃乃口舌之欲,也是人间福气之一。不过,若以吃奢华、吃残忍为能事,实在是对饮食文化的亵渎,毕竟人的吃与动物的吃是不同的。把这个道理琢磨透了,才能去尽粗俗之气,在吃的方面变得文化起来。, http://www.100md.com(海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