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1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3200586
学生学业成败归因分析与训练(2)
http://www.100md.com 2001年4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1年第10期
     表所获得的结论,同时又要依据教师在真实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观察及考核,以此对学生的能力与智力水平做恰当的评价。这一评价的结果可以帮助我们在归因训练之初分析学生的成败归因结构与其能力的实际表现是否一致,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另外,了解学生归因的真实背景,也将有助于我们的归因训练有的放矢。学生由于其家庭环境、个性差异及所受学校教育的不一致,他们的归因倾向是否是其真实状况的表露,有待我们仔细考察,不然我们的归因训练就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例如,家庭环境因素本来是影响学生学业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在归因过程中,有的学生出于某种原因不敢说或不愿说出诸如父母关系不好、家庭物质条件缺乏等原因造成的学习、情绪障碍等,从而被迫选择其他的因素来替代其真实的原因。教师若不深入了解学生归因的真实情况,那以后的训练就会事倍功半甚至无所收获。

    归因训练的最佳效果是学生的自我教育与教师的训练相结合。若学生能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形成积极的归因,那么教育者对其训练的结果也就事半功倍了。为此,首先应使学生对“积极归因训练”的模式有所理解。“积极归因训练”有两层含义:首先是“努力”归因,无论是成功或失败都归于努力与否的结果,这是大前提。如果学生学会将自己的成败归因于努力因素,则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或成绩不佳时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6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