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1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3200536
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策略刍论(3)
http://www.100md.com 2001年4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1年第12期
     害怕自己动手,站在一边看其他同学做。因为闭锁,女生遇到不懂的物理问题不愿请教,生怕暴露自己的弱点,这样问题越来越多,最终影响学习效果。针对以上不良心态,我们从多方面对女生予以疏导:打破消极心理暗示、树立女生学习榜样、构建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开展物理难点沙龙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整个初二年级女生的物理成绩有了比较显著的提高。

    五、不断增强各学科教师“心理保健医生”的角色意识

    心理辅导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成败的关键是学科教师主体的心理辅导意识及实施心理辅导的修养和技艺,尤其是学科教师自身必须具有健康的心态。

    现代教学是以整体育人为目的的。“教书育人”,“育人”是目的,“教书”只是手段,因此,教学过程应是育人的过程、心理辅导的过程。

    学科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心理保健医生”的意识,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各种现象不要单一地做政治、思想、道德、能力方面的评价,而要更多地从学生心理不成熟的角度去考查,着力发掘学生的心理潜力,发展学生完善人格,促进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他们自觉、主动、出色地完成学业任务。

    教师的劳动具有很大的示范性和感染性,而学生具有近乎本能的“向师性”,因此,教师作为心理保健医生具有显著优势。“打铁需要自身硬”,一个高明的心理保健医生,首先要是一个人格完善、心理健康、心理学根底扎实的人。因此,提高自身素养、克服心理障碍是教师做好心理辅导工作的第一要旨。但由于教师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来自社会、环境、家庭、工作等多方面的外在因素,尤其是社会转型期的观念碰撞,会使教师产生心理上的各种负面效应。依据我们的调查分析,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

    1莫名的课堂情绪宣泄

    有些教师为社会的某些失衡现象所刺激,或受来自家庭、同事关系等方面不和谐的情绪干扰,产生一种莫名的心理躁动,常在课堂上对学生宣泄,严重破坏了心理保健医生应有的形象。

    2畸形的贬低与抬高

    有些教师常在学生面前贬低其他教师以抬高自己,满足其狭隘的心理需要。这一人格缺陷,会使部分学生因信其师而逐步形成自己的畸形心态,也有的学生则由此失去对教师的敬仰,产生信任危机和“权威范本”的崩溃。

    3“无所谓”心态的无端扩散

    有些教师由于期望值过高,在受挫后情绪低落、丧失信心,转而抱消极态度,自命清高、不思进取。如果他们进而把这种无所谓的心态在教学过程中予以扩散,以消极情绪感染学生,就会抑制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4急于事功的情绪冲动

    有些教师恨铁不成钢的心态一旦情绪化,就不仅达不到让学生感受爱心、促其奋发的作用,相反,可能因言行过激,做出违反教育原则和法规的事,造成学生对教师的强烈不满和对抗情绪。

    5膨胀的课堂自我表现欲

    有些教师为达到自我表现的目的,不按教学要求,不顾教育对象的需要,在课堂上肆意卖弄,以显示自己的才能。偶尔为之,学生会有一时的好奇心理,多次为之,便成为学生私下嘲笑的对象。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种种有碍心理辅导的不良心理状态是十分有害的,它不仅会给教师个人生理、心理方面带来不良后果,而且会给学科教学带来消极影响,极大地浪费教育资源,严重者还可能刺激学生心理的畸形发展。为此,我们认为,学科教师应达到以下五条心理健康标准:

    (1)对职业:安心育人岗位,有崇高的社会使命感,甘心为教育事业贡献一切聪明才智;

    (2)对学校:以校为家,具有主人翁责任感,关心学校发展,为学校教育改革进步而自豪;

    (3)对工作:充满信心,满腔热忱,从工作过程中获得巨大满足,为所取得的成绩感到愉悦;

    (4)对同事:和睦相处,互相切磋,彼此信任,从人际交往中寻求温馨,享受人间友情与温暖;

    (5)对学生:和蔼可亲,尊重爱护,言传身教,愿与学生交朋友,奉献真挚无私的爱心。

    责任编辑/戴 凡 (杨曙明)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