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策略刍论(1)
我国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一般地说,是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全体常态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目的的。它不可能仅靠个别咨询的方式实现,必须更多的凭借集体辅导形式来达成既定目标。
如果说列入学校课程表的“心理辅导课”是集体辅导形式的主渠道,那么各科教学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则是集体辅导的副渠道。前者发挥“主导性”功能,可称为“明示法”;后者发挥“濡染性”功能,可称为“暗示法”。
“渗透”,按辞典释意:比喻一种事物(多用于抽象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到其他方面。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它只能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而通过学科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则称为“学科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进入到“学科渗透”层面,对所有任课教师的心理学素养和辅导艺术均提出了很高要求。可以说,目前能达到这一要求的教师数量还比较有限,但心理健康教育只有进入到“学科渗透”这一层面时,学校心理辅导才算是真正落到了实处。学科渗透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性策略。
我们认为,这一命题的提出至少有如下3条理由:
(1)各科的课堂教学是占据学生和教师时空最多的场合,受教者知识的获得、智能的培养、心理的发展绝大部分是在这一特定时空中完成的,如果忽略了这一时空,就等于放弃了心理健康教育最主要的场所。
(2)各科教学本身就包蕴了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无论是工具课、人文课,还是自然课、技能课都有许多显性的或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可资利用。如果将这一宝贵资源白白流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显然是不完全的。
(3)所有的施教者如果真正明确自己多重的角色地位,自觉地充当学生的“心理保健医师”,那么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在时间上、空间上、辅导队伍上就会无一遗漏,整个学校就会形成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巨大磁场,形成“全员心育”的局面。
实施这一全员性策略,根据我们的实践,大致有5个方面。
一、科学设定心理健康达成目标
各科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其目的性、计划性主要反映和体现在教学目标上。片面的教学目标只简单定位于知识的传承,仅把课堂教学过程看做是“感觉一思维一知识一智慧”的单线过程。其实,各科课堂教学的目标除了其知识本身的内在规定性外,还应包含心理健康教育内涵。
美国学者布卢姆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并分出不同的层次,列出其可观测的行为。这一目标分类具有很大的启发性和借鉴意义,它不仅指向“教养目标”,同时兼顾了“发展目标”,兼顾了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健全个性的形成。克伯屈则认为,学生的学习应包括“主学习、副学习、辅学习”三大类。“主学习”即直接学习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副学习”即学习相关的思想和观念,“辅学习”主要指学习时养成的态度、理想、情操和兴趣等。显然,各科教学的有机渗透,首要的是施教者本身必须明了教学目标的综合性,非常注重学生的“辅学习”,科学设定心理辅导目标,有效实施课堂心理辅导。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其目标设定的科学性应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内在规定性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应是教材本身所蕴含的(直接的或间接的),而不是脱离教材,外在地强加某一达成目标。它不是附庸的、牵强的,而是份内的、自然的,如果硬要贴标签式地进行所谓心理健康教育,就不会真正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2客观针对性
各科教师要充分了解执教班级学生整体的心理状况,了解受教者的共性或个性的心态,有区别、有针对性地设定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如同样一节教学课,甲班设定“自学互助和谐氛围”、乙班设定“增强学习意志力”、丙班则设定“使学生有成功愉悦”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其不同目标的设定皆因各班实际情况不同,因班而异、各有侧重。
3濡染整合性
“学科渗透”达成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一般地说,不应是径直的、外露的、赤裸裸的,而应是曲折的、暗示的、濡染性的。它可以与知识传授同时完成,可以通过教学过程产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也可以是在美的体验和愉悦中净化心灵。因此,在目标设定时不宜过“实”、过“板”、过于“线性化”。
4学科差异性
各学科都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在目标设定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本学科可资凭借的内容,另一方面要真正认识各学科间“质”的差异性,把握好其间的区别。如文科类可较多地直接引用相关题材,理科类则更多的注重教学过程。不能离开本学科自身的固有特征,去单纯地、外在地进行心理辅导:
二、充分运用学科课程本身所蕴含的心理辅导资源
学科课程,是以学科为中心设计的课程,由一定数量的不同学科组成。无论是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还是技巧艺术类的课程,它们虽然自身都具有特定的、不可互相置换的认知内容,但都蕴含着不同特点的心理辅导资源。
1思想品德、政治课类,其本身具有的心理疏导的教育内容就较多,如欣赏自我、抛却烦恼、激发兴趣、竞争合作、愈挫愈奋、珍惜生命、宽容大度、学会交往等等。在了解知识事实的基础上,学生可通过自我参与进行价值体验,得到较好的心理调适和矫正。
2文科类所选篇目反映了自然、社会、艺术、科学之美。众多的群体人物画廊中具有各种优良品格的极多,构成了中外古今的“群英谱”。他们可以说是心理健康教育“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学生的人格楷模,如运用得当可收到多重教育效果。
3数学类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离不开观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同时与心智活动的兴趣、克服困难的意志、一丝不苟的严肃态度及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等亦密切相关。至于通过改进教法、强化训练渗透责任心培养,形成良好情绪状态,享受成功愉悦,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等,也是数学教学目标的题中之义。
4自然科学类包括小学的自然常识,中学的生物、生理卫生、物理、化学等科目。它们分别介绍自然现象每个不同方面的规律,其间所包蕴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更是丰厚、广泛的,与学生的心理发展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学生的心理能力随着学习的过程得到不断的发展。另外,通过施教者有意识地激发和引导,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可以得到培养,进而衍化为持久的学习动力,形成认真、细致、耐心、踏实的良好性格特征。
5艺术、体育类科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音乐课、美术课本身就是心理辅导的一种良好载体。每一种声音可激起的生理、心理反应不同,引起的主观情感体验也不同;绘画的色彩和线条也会唤起人不同的心理感受。至于体育,更能促进人的各方面心理素质的提高。各种体育活动是培养和发展个性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学龄期间,各种运动对个性的陶冶作用尤为显 (杨曙明)
如果说列入学校课程表的“心理辅导课”是集体辅导形式的主渠道,那么各科教学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则是集体辅导的副渠道。前者发挥“主导性”功能,可称为“明示法”;后者发挥“濡染性”功能,可称为“暗示法”。
“渗透”,按辞典释意:比喻一种事物(多用于抽象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到其他方面。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它只能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而通过学科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则称为“学科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进入到“学科渗透”层面,对所有任课教师的心理学素养和辅导艺术均提出了很高要求。可以说,目前能达到这一要求的教师数量还比较有限,但心理健康教育只有进入到“学科渗透”这一层面时,学校心理辅导才算是真正落到了实处。学科渗透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性策略。
我们认为,这一命题的提出至少有如下3条理由:
(1)各科的课堂教学是占据学生和教师时空最多的场合,受教者知识的获得、智能的培养、心理的发展绝大部分是在这一特定时空中完成的,如果忽略了这一时空,就等于放弃了心理健康教育最主要的场所。
(2)各科教学本身就包蕴了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无论是工具课、人文课,还是自然课、技能课都有许多显性的或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可资利用。如果将这一宝贵资源白白流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显然是不完全的。
(3)所有的施教者如果真正明确自己多重的角色地位,自觉地充当学生的“心理保健医师”,那么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在时间上、空间上、辅导队伍上就会无一遗漏,整个学校就会形成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巨大磁场,形成“全员心育”的局面。
实施这一全员性策略,根据我们的实践,大致有5个方面。
一、科学设定心理健康达成目标
各科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其目的性、计划性主要反映和体现在教学目标上。片面的教学目标只简单定位于知识的传承,仅把课堂教学过程看做是“感觉一思维一知识一智慧”的单线过程。其实,各科课堂教学的目标除了其知识本身的内在规定性外,还应包含心理健康教育内涵。
美国学者布卢姆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并分出不同的层次,列出其可观测的行为。这一目标分类具有很大的启发性和借鉴意义,它不仅指向“教养目标”,同时兼顾了“发展目标”,兼顾了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健全个性的形成。克伯屈则认为,学生的学习应包括“主学习、副学习、辅学习”三大类。“主学习”即直接学习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副学习”即学习相关的思想和观念,“辅学习”主要指学习时养成的态度、理想、情操和兴趣等。显然,各科教学的有机渗透,首要的是施教者本身必须明了教学目标的综合性,非常注重学生的“辅学习”,科学设定心理辅导目标,有效实施课堂心理辅导。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其目标设定的科学性应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内在规定性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应是教材本身所蕴含的(直接的或间接的),而不是脱离教材,外在地强加某一达成目标。它不是附庸的、牵强的,而是份内的、自然的,如果硬要贴标签式地进行所谓心理健康教育,就不会真正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2客观针对性
各科教师要充分了解执教班级学生整体的心理状况,了解受教者的共性或个性的心态,有区别、有针对性地设定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如同样一节教学课,甲班设定“自学互助和谐氛围”、乙班设定“增强学习意志力”、丙班则设定“使学生有成功愉悦”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其不同目标的设定皆因各班实际情况不同,因班而异、各有侧重。
3濡染整合性
“学科渗透”达成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一般地说,不应是径直的、外露的、赤裸裸的,而应是曲折的、暗示的、濡染性的。它可以与知识传授同时完成,可以通过教学过程产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也可以是在美的体验和愉悦中净化心灵。因此,在目标设定时不宜过“实”、过“板”、过于“线性化”。
4学科差异性
各学科都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在目标设定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本学科可资凭借的内容,另一方面要真正认识各学科间“质”的差异性,把握好其间的区别。如文科类可较多地直接引用相关题材,理科类则更多的注重教学过程。不能离开本学科自身的固有特征,去单纯地、外在地进行心理辅导:
二、充分运用学科课程本身所蕴含的心理辅导资源
学科课程,是以学科为中心设计的课程,由一定数量的不同学科组成。无论是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还是技巧艺术类的课程,它们虽然自身都具有特定的、不可互相置换的认知内容,但都蕴含着不同特点的心理辅导资源。
1思想品德、政治课类,其本身具有的心理疏导的教育内容就较多,如欣赏自我、抛却烦恼、激发兴趣、竞争合作、愈挫愈奋、珍惜生命、宽容大度、学会交往等等。在了解知识事实的基础上,学生可通过自我参与进行价值体验,得到较好的心理调适和矫正。
2文科类所选篇目反映了自然、社会、艺术、科学之美。众多的群体人物画廊中具有各种优良品格的极多,构成了中外古今的“群英谱”。他们可以说是心理健康教育“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学生的人格楷模,如运用得当可收到多重教育效果。
3数学类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离不开观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同时与心智活动的兴趣、克服困难的意志、一丝不苟的严肃态度及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等亦密切相关。至于通过改进教法、强化训练渗透责任心培养,形成良好情绪状态,享受成功愉悦,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等,也是数学教学目标的题中之义。
4自然科学类包括小学的自然常识,中学的生物、生理卫生、物理、化学等科目。它们分别介绍自然现象每个不同方面的规律,其间所包蕴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更是丰厚、广泛的,与学生的心理发展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学生的心理能力随着学习的过程得到不断的发展。另外,通过施教者有意识地激发和引导,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可以得到培养,进而衍化为持久的学习动力,形成认真、细致、耐心、踏实的良好性格特征。
5艺术、体育类科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音乐课、美术课本身就是心理辅导的一种良好载体。每一种声音可激起的生理、心理反应不同,引起的主观情感体验也不同;绘画的色彩和线条也会唤起人不同的心理感受。至于体育,更能促进人的各方面心理素质的提高。各种体育活动是培养和发展个性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学龄期间,各种运动对个性的陶冶作用尤为显 (杨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