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 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
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是提高教育质量、效率和效益,满足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对优质教育的要求,是培养新世纪优质人才的需要,也是社会稳健发展的需要。
作为一所学校,其教育系统的内外因素是多方面的,而课堂是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战场。只有利用好课堂这个主阵地、主战场,才能更好地为发展学生个性、陶冶学生心身、发展学生特长、培养学生品格提供优质的条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核心内容应是以课堂为主渠道,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等素质。满足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发展,必须要从课堂人手,并把良好自我意识教育的内容融化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过程之中。
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对人的质量而言。学校应扎扎实实,有针对性、有实效性、有主动性地进行课堂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活动,使课堂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基地。
学生健全人格发展思考之一:
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形成和发展,必须要结合时代的特点、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根据不同学校、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实际,有的放矢地开发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课程,丰富具有时代性的教学内容。
50、60年代,一本《青春之歌》、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其主人公的确成为千百万青少年心中的偶像和人生价值追求的目标。但今天,当我们再鼓励青少年去学习和阅读它们时,那种感染力、震撼力不得不实事求是地承认,有了很大的区别。这不能责怪现在的青少年“倒退”了,而是一个规律性的社会现象: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背景、社会特点、思潮和价值观,也有一个时代积极与消极因素对少年儿童产生的正负面的影响。为此,我们应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在教育工作的实践中摸索、探求,拓宽新的内容,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新资源,不断总结归纳和创造新的领域、新的形式、新的手段。其重点是从过去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转向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生态的发展三者相统一上面来。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堂的作用,充分利用课堂活动,加强师生共同参与和沟通,创造师生共同探究、交流和互动的机会。把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具有现代健康的心理和思想道德、具有竞争意识、创新精神方面来。
学生健全人格发展思考之二:
为了提高学校课堂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可控性、实效性和科学性,教师有必要结合学校的实际,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方案。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规律、本地教育资源等方面,实事求是地分层次确定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实施途径,同时使之制度化,并制定量化的评价标准。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方案的制定,使全体教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容、目标、要求、实施方法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了解,使各位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有可依据的标准,以此克服教育上的随意性和附带性。
实施方案的制定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通过实践,应对其可操作性、教育内容、方式、途径、评估标准等不断加以修改.使之有所发展、有所创新,更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这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
学生健全人格发展思考之三:
优化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以学生为主体,而不是以学生为容器,这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根本标志。其核心内容就是要不断增强学生积极的自我体验,激发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积极进取的精神。总之,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应侧重对学生的良好自我意识的教育。
责任编辑/戴 凡
[编后记]
“专题讨论”栏目围绕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及实践中受到广泛关注、引起多方争论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已经展开讨论的主题有: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中小学是否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及相关问题。欢迎您踊跃来稿,就以上问题发表您的独到见解。
在新的一年里,由衷期望您继续关注本栏目,欢迎您提出更新更好的主题,展开新的探讨,以使本栏目越办越好! (联系方式见版权页) (陈伯良 张如春)
作为一所学校,其教育系统的内外因素是多方面的,而课堂是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战场。只有利用好课堂这个主阵地、主战场,才能更好地为发展学生个性、陶冶学生心身、发展学生特长、培养学生品格提供优质的条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核心内容应是以课堂为主渠道,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等素质。满足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发展,必须要从课堂人手,并把良好自我意识教育的内容融化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过程之中。
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对人的质量而言。学校应扎扎实实,有针对性、有实效性、有主动性地进行课堂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活动,使课堂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基地。
学生健全人格发展思考之一:
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形成和发展,必须要结合时代的特点、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根据不同学校、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实际,有的放矢地开发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课程,丰富具有时代性的教学内容。
50、60年代,一本《青春之歌》、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其主人公的确成为千百万青少年心中的偶像和人生价值追求的目标。但今天,当我们再鼓励青少年去学习和阅读它们时,那种感染力、震撼力不得不实事求是地承认,有了很大的区别。这不能责怪现在的青少年“倒退”了,而是一个规律性的社会现象: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背景、社会特点、思潮和价值观,也有一个时代积极与消极因素对少年儿童产生的正负面的影响。为此,我们应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在教育工作的实践中摸索、探求,拓宽新的内容,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新资源,不断总结归纳和创造新的领域、新的形式、新的手段。其重点是从过去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转向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生态的发展三者相统一上面来。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堂的作用,充分利用课堂活动,加强师生共同参与和沟通,创造师生共同探究、交流和互动的机会。把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具有现代健康的心理和思想道德、具有竞争意识、创新精神方面来。
学生健全人格发展思考之二:
为了提高学校课堂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可控性、实效性和科学性,教师有必要结合学校的实际,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方案。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规律、本地教育资源等方面,实事求是地分层次确定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实施途径,同时使之制度化,并制定量化的评价标准。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方案的制定,使全体教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容、目标、要求、实施方法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了解,使各位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有可依据的标准,以此克服教育上的随意性和附带性。
实施方案的制定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通过实践,应对其可操作性、教育内容、方式、途径、评估标准等不断加以修改.使之有所发展、有所创新,更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这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
学生健全人格发展思考之三:
优化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以学生为主体,而不是以学生为容器,这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根本标志。其核心内容就是要不断增强学生积极的自我体验,激发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积极进取的精神。总之,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应侧重对学生的良好自我意识的教育。
责任编辑/戴 凡
[编后记]
“专题讨论”栏目围绕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及实践中受到广泛关注、引起多方争论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已经展开讨论的主题有: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中小学是否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及相关问题。欢迎您踊跃来稿,就以上问题发表您的独到见解。
在新的一年里,由衷期望您继续关注本栏目,欢迎您提出更新更好的主题,展开新的探讨,以使本栏目越办越好! (联系方式见版权页) (陈伯良 张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