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2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3200525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三大任务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第1期
     小学阶段是儿童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是培养心理素质、奠定人格基础的关键期。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注重“幼小衔接”,抓好学习适应;培养行为习惯,塑造健康人格;丰富活动内容,促进个体社会化。

    一、注重“幼小衔接”,抓好学习适应

    儿童进入小学是他们生活历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开始真正的学校生活,从以游戏为主转变为以学习为主,这就要求他们坐下来认真听讲、独立完成作业。这种种变化需要较高的接受能力,如注意力、观察力、想像力、记忆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等,这些能力虽在学龄前有一定的发展,但还不能帮助儿童完全地适应小学学习的需要。

    学校应高度重视儿童刚进入小学初期的心理适应和学习准备指导工作。一方面要搞好小学生入学的接待工作,安排好开学第一天的活动,让有经验的教师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和教学工作,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另一方面,学校应通过教育教学和各项活动的开展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增强其克服困难的信心,从而使他们尽快完成从游戏向学习的适应性过渡。

    1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和愉快感

    对小学生学习的指导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学习态度的培养。要教育学生了解学习的重大意义,培养他们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对学习认真负责的态度。②学习习惯的训练。要注意引导和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完成系统的初等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果抓好这两个方面,从学生自身的需要出发,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并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就能使他们在学习中得到乐趣: “愉快教育”不只强调教育教学过程需要“愉快”和“有趣”,更要教会学生“学会愉快”,从学习中寻求乐趣。

    2培养学生敢于面对学习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

    初进学校的儿童从以游戏为主导活动转入以学习为主要活动。虽然学习内容适合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但同时又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学习中难免会遇到困难。这时,教师应诱导和帮助学生树立起独立解决困难的信心,让他们体会到解决困难后的愉悦和心理上的满足。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给儿童以劳动的欢乐和取得学习成绩的欢乐,在他们心中激发起自豪感、自尊心——这是教育工作的头一条金科玉律”。学生主动要求学习的热情,总是从取得成功、解决困难后心理上的满足感中培养起来的。教师既要避免给学生的学习以过分帮助,致使他们养成依赖心理,又要注意调整学习难度,使他们不会丧失信心。

    3注意使小学生全面协调地发展,开发他们多方面的潜能

    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时期,实施的是基础教育,因此要注意实施德、智、体、美、劳全方位教育,使他们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几方面健康协调地发展,开发他们多方面的潜能,为今后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塑造健康人格

    小学阶段是人格奠定的关键时期,应当重视引导和塑造健全的人格,从正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形成优良的个性特征: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习惯是一种稳固的动力定型,它可以成为一种需要或内部动力,对学生心理、行为的健康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因此,一旦坏习惯形成,改起来并不容易,而一个好习惯却要通过长期反复训练才能形成。

    为此,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融洽的师生关系

    对初入学校的小学生来说,散漫的家庭生活变成了严格的纪律性很强的学校生活,一开始很不适应甚至不知所措。因此,首先必须使他们解除心理上的顾虑。可以从两方面人手:一是教育者以实际行动证明是真心实意地尊重、关心和爱护他们的,在教育工作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二是创设良好的集体氛围,使他们能切实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并从中受到教育。只有当学生体察到教师的善意,体验到集体的温暖,他们才会消除对立情绪,积极参加到集体活动中来。此外,为学生创造一个幽雅安静的学习环境,也是培养学生良好人格的重要条件。一个嘈杂、脏乱的环境不仅有损学生身体,更会严重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

    2抓住醒悟和转变的关键时机,帮助学生改正不良行为习惯

    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的转变一般要经过一个醒悟、转变、巩固、稳定的过程。学生往往在遇到一个新老师,或来到一个新环境,以及受到一次触动情感的教育时,才会萌发开始新生活、要求进步的美好愿望。这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并为他们指出努力方向。而当他们开始在行动上有了改正错误和不良习惯的表现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进行耐心教育,对学生的微小进步加以肯定,使学生正确的行为不断得到强化进而被巩固下来。但学生可能在转变后重犯错误,教师绝不能气馁、急躁,而应该冷静、耐心地对待,找出反复的原因,因势利导,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锻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诱因的能力,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

    帮助学生改正不良行为习惯,实际上是一个破除旧动型建立新动型的过程。刚开始时可以用切断不良诱因的办法,如让学生暂时转移环境或避开某些诱因,从而达到改正不良习惯的目的。但这毕竟是被动的办法。成功的教育是要增强学生在各种情况下都不受不良诱因的影响而坚持正确行为的能力。为此,必须创设新的环境,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培养他们独立地、自觉地抵制外部诱因的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和巩固新的行为习惯。当学生形成了新的正确动机与新的正确的行为习惯后,还可采用考验的方式,使学生得到进一步锻炼的机会。

    总之,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采取灵活、机智的教育方式与方法,不仅使学生了解行为的规则,而且提供练习机会,帮助学生养成好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

    三、丰富活动内容,促进个体社会化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征的限制,在社会化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不足:①集体意识比较模糊,没有形成清晰的集体概念,还不了解个人是集体的一个成员,也没有形成集体荣誉感,他们虽然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但只是在教师组织下进行的,并不是自觉自发的;②在同学关系上还缺乏稳定的友谊感。朋友多,但很少有固定的好朋友,关系也不稳定,容易为小事吵嘴、翻脸,但也很容易恢复友谊和同伴关系。③对教师特别亲近和依赖,信任教师胜过父母,把教师说的每一句话当作“圣旨”,随教师的表扬或批评而高兴或难过,常常盲目地模仿教师的一举一动。④自我意识不够清晰。对自己的评价完全以教师和家长的评价为转移,不能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缺点,控制行为的能力也很薄弱。

    为帮助小学生顺利实现个体社会化,学校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开展多种活动,丰富学生生活内容,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学校应在课堂教学之余,开展多种课外活动,尽量让学生有较多的机会多方面地接触大自然和感受社会生活,从中发展智力,陶冶性情,激发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这样既增强了体质,又在活动中提高了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能力,也巩固了同学间的友谊,进而当好“小学生”这一社会角色。

    2创造条件,鼓励和帮助学生进行人际交往,使其学会与别人合作和相处

    通过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学生在彼此交往中,发展同伴关系,加强了集体意识,逐渐意识到自己与集体的关系,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了解到自己是“小学生”这一角色,是集体的正式成员,在集体中享有权利,但也要负责任和尽义务。在与集体成员相处时学会谦让、礼貌、和睦相处、互相帮助,成为集体中融洽的一分子,3利用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尊重,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个体社会化

    教师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是学生的直接榜样,教师能否成功地扮演自身的角色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社会化。因此,教师要利用学生模仿能力强,又特别尊重教师的特点,在学校生活中要尽力表现出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一面以及与同事和睦相处、友好合作、谦虚谨慎的优良品质,并用慈母般的心去爱护和尊重每一颗幼小的心灵,使他们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完成社会化。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从不成熟到初步成长,从不定型到初步规范的成长发育阶段,是一个身体成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又是长知识、学做人、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使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作者系广州市现代教育中心心理研究部主任、副教授,长期从事学校心理教育研究工作) (傅 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