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2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3200486
优化教师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1)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第2期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施教者,教师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因此,教师更要注重提高和优化自身的心理素质。

    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方面

    一、职业环境因素

    教师是一种多应激的职业,教书育人,责任重大。教师既承受着外在期望的压力,又面对内在的角色冲突,加上期望与现实的差距及职业的低创性,使教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从古代的“传道、授业、解惑”,到当今培养新世纪的人才,无不体现教师职业的神圣和伟大。然而在当今多变的社会里,价值观趋向多元化,家长、学生及社会各界对教师的期望也日渐分歧,无形中更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教师是一个多角色的职业,如果不能顺利地进行角色转换,或面对多种角色期待不能顺利地调节,就会出现角色冲突,很难同时做好知识的传授者、家长的代理人、集体的领导者、学生的朋友与知己、心理保健医生等的工作。教师一般有较高的成就动机,可是现实中的成就感不会像其他职业那么明显,这就会造成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工作责任感与工作疏离感的冲突、自尊心与自卑感的冲突等,长时间的心理压力导致身心的疲惫状态。

    二、工作环境因素

    这包括教学情境、学校环境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管理学生的困难已成为形成教师职业压力及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尤其近几年,学生的问题行为日益严重,教师必须花费加倍的时间与精力处理学生的问题。此外,对教师工作的评价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偏颇。如以各种“率”作为检验教师工作成效的标准,竞争的手段和方法不科学,奖励与批评机制不健全,各种考核、评比增多等等,大大增添了教师的工作负荷量。如果学校的工作安排对教师个人的兴趣、能力、专长等考虑不够,造成大才小用、通才专用、专才杂用、用非所学、舍长就短及“无用武之地”等,都容易使教师产生挫折感。

    三、个人因素

    教师的个人期望值、能力、情绪的稳定、人格特征、认识水平等都会直接影响其心理的健康。比如个体的人格特征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其行为方式,对自我个性认识不够、调节不当都会产生心理问题。另外,青年教师的恋爱、交友,中老年教师的夫妻关系不和谐、家庭重大生活事件或子女教育问题等,都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心理健康。

    四、文化环境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转轨、高新科技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从客观现实来看,学校竞争的激烈、下岗的威胁、家庭的不稳定、冲突和失败的体验日益增加等,都会给教师造成不堪重负的心理压力。从主观上看,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生活的期望值愈来愈高,攀比心理日益严重。一些教师缺乏抵挡社会不良风气诱惑的抵抗力,一味求利、求稳、求闲,不重视情感教学。由于不善于应用或不会应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工作,他们变成了学生心理问题的制造者,同时,自身的心理也受到很大伤害。

    提高教师心理素质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一、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观

    对学校教育而言,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只有对教师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才有可能更好地通过他们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因为教师对学生心理上的影响除了有意的教育途径外,尚有无意的影响这一途径。教师对学生漫不经心的一句话,有时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反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学生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中的第一位的影响因素。因此,教师有必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尤其是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等方面的相关规律和理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人才。

    二、强化师德

    很难设想一个对教育工作毫无兴趣的人,一个见到学生就心烦的人,会努力完成好教育教学工作。我们将这种事业心、责任感和积极性称之为教师的职业理想,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学生往往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台湾教育家高震东先生在其著作的扉页上写道: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师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三、期望适度

    一位优秀的教师肯定认为:“我一定能教好学生”,“我的学生一定会进步、会成才”。这种期望就是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就是教师的信念,教师的教育观念或信念是其从事教育工作的心理背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证明:教师的教育观念对他们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即教师的教育观念影响他们的知觉、判断,而这些又影响他们的课堂行为,并最终导致不同的教育效果。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教育的成效很大意义上取决于教师的教育观念或信念,来自其自我效能感。

    四、优化知识结构

    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一种认知活动,教师的知识可视为其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分为四个方面,即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文化知识、实践知识和条件性知识。

    其一,本体性知识 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这是普遍熟知的一种教师知识,也是教师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本保证。

    其二,文化知识 知识渊博的教师往往赢得学生的信赖和爱戴,因为教师丰富的文化知识,不仅能扩展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这方面我们更应强调“文理相融”,这样才能适应知识爆炸时代思想活跃、见多识广的学生们的需要。

    其三,实践知识 是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这种知识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

    其四,条件性知识 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这是一个教师成功教学的重要保障。可以具体分为:关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教与学的知识和关于学生成绩评价的知识。

    以上四方面的知识既能相互影响、制约,也可相互促进和提高。

    五、提高自我监控能力

    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可分为三大方面:

    一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

    二是对自己实际活动进行有意识地监察、评价和反馈;

    三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地自我控制。

    对此,《中国教育报》记者曾采访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21世纪教师能力中最重要的成分是什么?”

    林教授回答:“是教师的教育监控能力。”

    问:“什么样的教师可称为优秀教师?”

    答:“优秀教师:教育过程+反思。”

    六、调整教学行为

    教学行为可从六方面来衡量:一是教学行为的明确性;二是多样性,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调动学生积极性手段是否有效;三是任务取向,看课堂上所有活动是否围绕教学任务而进行;四是富有启发性,启而得法;五是参与性;六是及时评估教学效果,即教师能否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能据此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教师掌握学生心态,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之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师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 (张辉蓉)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