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2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3200478
心理辅导点滴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第2期
     我的心理辅导仍在进行着,没有大江大海的波澜壮阔,如一条山间小溪,丁丁冬冬唱着自己的歌。歌声中仍会有不和谐的音符,有冲突,有碰撞,但我相信无论怎样,我会始终面带笑容迎接。

    (一)

    “哧……”油烟升腾,我在厨房忙碌着。

    “阿姨,您的电话。”小保姆在客厅喊。

    我忙揩揩手冲到电话机旁。

    “是陈老师吗?”又是他!

    “哦,是李宇呀,你好!”

    “陈老师,想跟您说件事……”声音有点迟疑。

    “我正在炒菜,要不……”

    “我就担心您这样,您怎么不给我打电话呢?”

    我有点烦躁,又牵挂着正烧着的锅。“我很忙,没时间,你半小时后再打过来,好吗?”说完我“啪”地挂掉了电话。

    后来,一直未接到他的电话,我不安起来:他会很生气吗?他一直缺乏朋友的支持,我又拒绝他了,他会不会做出什么过激的事情,要知道他是那么固执、脆弱、敏感。我要不要打个电话过去呢?但是……

    与李宇的交往有将近一年的时间了,他是一个我自认为辅导较成功的个案。刚到我这里来时,他精神萎靡,反应迟缓,状态极不佳,甚至一次上课中途涕泪满面,在同学们惊愕的注视中,从教室里跑出来。经过一段时间的陪伴、干预,他逐渐步人生活的正轨。上课不再趴在桌子上打瞌睡,不再随便迟到早退,能坚持完成作业,并在考试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在办公室,在学校教学楼走廊上,在我的家……处处留下了我们交谈的身影。他时时都需要我的关怀、支持,何况辅导可融于生活点滴中。我理由充足,我信心十足,觉得自己做得很好。然而,不知怎地,我逐渐地开始烦躁了。他一次又一次地来到我家,一次又一次在我吃饭时打来电话,我搁下饭碗,一搁一个小时,甚至更长,爱人在旁边催促着……他的要求愈来愈多:要我送他下楼,要与我家小保姆交朋友……谁让我是他的朋友呢,对朋友来说这些算什么呀?可是我愈来愈难以掩饰我的烦躁。“陈老师,您是不是烦我了?”“陈老师,您怎么可以这样对我?”他的不满接踵而来,我不停地解释,我疲惫不堪。

    三天了,我仍在考虑:他现在怎么样了,我是不是该打个电话解释一下。周日,去见我的督导,我提到这件令我心烦的事情。督导笑着问我:“你与你的来访者是什么关系?辅导是可以随意进行的吗?”一语中的,我恍然大悟,是我的随意性、我的角色混乱让我迷失了。过度给恩,会引来仇人。美好的愿望、善良的动机并不一定就带来美好的结果。距离太近,也许带来的是彼此的伤害。因为心理辅导员也只是一个吃五谷杂粮的凡人、俗人而已。我决定:不再考虑给他打电话的事。

    周一下午五点,我正在收拾办公桌,准备下班回家,他突然出现在门口。“你好,有什么需要我帮助吗?”我问。

    他一笑,似乎有点不习惯。“作为朋友,我不能来找您吗?”

    “不能,如果你还需要找我辅导的话。”

    “那好吧。”

    当然,我也做了简单的澄清,为什么要摆正我们之间的关系。也许他现在还不能完全理解,但我相信日后他会明白的。

    前几天,我想在心理辅导室的墙上贴几个字,以增加环境暗示的效果,到校长那里征求意见,校长说:“就写‘我们是朋友,吧。”听到这儿,我不禁感慨万千。为了显示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心理辅导老师应是来访学生的知心朋友,这也许是中学校园中较普遍的看法。然而真的如此吗?通过上述经历我深刻领悟到:中学心理辅导老师与来访学生是需要一定人际距离的。辅导不仅仅是表达关怀,所以不能随意进行,要有原则,有严格的规范,对辅导所处的环境、时间都应有一定的要求。同时辅导老师责任心太强未必是件好事,因为正是你的放不下心助长了来访学生的依赖性,从根本—亡违背了心理辅导“助人自助”的原则。

    (二)

    我的心理辅导课是一门选修活动课,共有55位学生。55位学生来自十个班级,大家性格各异:有的外向活泼、乐于表现,有的鲁莽冲动,有的内敛沉稳……不一而足。每次在课堂上看到他们或喜悦、或皱眉的脸,我的心底就会有一丝面临挑战的兴奋:这样丰富的层次中隐藏着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而辅导的契机往往就出现在这些情况的呈现中。因而分组时我精心设计,严格控制,一定要是随机的,不能人为选择安排,这样分的组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但同时我又觉得压力重重,我担心他们选择这门课的动机、期望、要求有着很多差别,每周40分钟的心理课堂能把他们凝聚在一起吗?

    HB组由六位女生、两位男生组成,组长是其中一位男生,该组非常安静。有一位女生第一次来上课我就注意到了她,她总拿着一本厚厚的复习资料在做着题,似乎课堂发生的事情与她无关。一次订立小组公约,该组出现了问题:这位女生拒绝在公约上签字,原因是担心做不到。从这件事上我看到了她的真诚。那次讨论烦心事时,组长告诉我:“她说,她烦得恨不得死掉。”确实如我所料,她的内心有着很多的烦恼,她渴望被关注。现在关键的问题是打破沉寂,如何用真诚的关怀化解包裹她心灵的坚冰,使她从自我封闭中走出来,去接受外面的世界。”

    下一次上课前,我走到该组前,那位女生仍在埋头刻苦学习,桌上摆着厚厚的一本复习资料。

    “这些题你做得来吗?”我问。她的眼皮动了动,视线离开了书本,看着书本前端,并未抬头。

    “做得累不累?做了多少你会觉得轻松一些?”仍未吭声。

    “你是谁?什么是最适合你的,是你最需要的,你知道吗?”

    她看了我一眼,脸上滑过一些笑容。在她人面前,她已经习惯了以笑容掩饰自己心中的烦恼。

    我接着说:“嗨,你不知道你很重要吗?我们每一位组员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其他组员产生影响,你能不能放下你的习题集,回到我们集体中来呢?”

    事情发生了令我意想不到的变化:这次上课,该组不再那么安静,他们动起来了,活跃起来了,在全班交流时,他们抢在最前面发言。尤其令我惊讶的是,作为发言代表的就是这位心理课上做数学习题的女生。

    后来,这名女生在日记中写道:“通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课,我对自己更加了解了,性格也比以前开朗了,学会了如何为人处世;遇到挫折、困难能勇敢面对,比以前乐观了。从中我也发现了自己身上的毛病,比如说话比较随意,不太注意场合,还有就是情绪化,总以自我为中心,这样不好,今后要改正……”

    我突然悟到了,冰融化了就是水,水奔腾不息,有着不可思议的能量。

    当然,在心理辅导中除了成功,也有让人灰心失望的时候。在一次讨论“最近比较烦——如何调控情绪”时,SC组一个个笑容灿烂,我走过去,组长告诉我:“他们都说最近过得很快乐,没什么心烦的事:”“是吗?”我很诧异,逐一看了他们一眼,我看到了眼神的回避,我感到了言不由衷。可当时由于讨论时间已到,我没有参加该组进行深入探讨。事后该组一成员在作业中反馈:“同学们交流不积极,彼此之间有隔膜,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怎么可能没有心烦的事呢?”另一成员说:“对心理辅导课我感到失望,这里只是同学们一个聚会的场所,表面上很活跃,但闹哄哄的,我不需要这些,我不愿意听取‘哇’声一片……”

    看着这一行行文字,当时我的心情很沉重,情绪十分低落。那天走在回家的路上,只觉双腿如灌铅般,疲惫扑天盖地笼罩着我。我忽然产生了放弃的念头。但我马上意识到了自己的沮丧情绪,难道我只能面对成功,而不能经历风雨吗?我释然了。这种种问题正是我必须面对的,也是我的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我应该庆幸,谢谢生活,谢谢信任我的学生,提供了一个个我们共同成长的契机。

    生活就是这样,总会出现一些你意想不到,你不喜欢的事情,但却是真实的,也正是我们成长所必需的。我的心理辅导仍在进行着,没有大江大海的波澜壮阔,如一条山间小溪,丁丁冬冬唱着自己的歌。歌声中仍会有不和谐的音符,有冲突,有碰撞,但我相信无论怎样,我会始终面带笑容迎接。 (陈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