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2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3200452
教育的智慧(2)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第3期
     自尊心、自信心上出现问题;

    (2)自我体验问题,由于体验的错误,往往出现自卑、焦虑或逆反心理;

    (3)自制力问题,因自我控制能力差,常常表现出耐挫力过弱。

    如果这三方面的问题联系在一起,则会造成心理行为的比较严重的问题。

    问:您的意思,是不是因为目前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太多了,所以才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答:不是!我承认目前有一部分中小学学生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我也承认目前中小学学生的心理问题比以前多了,但是,这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么严重。有些人说我们的中小学学生有50%都有心理问题,这是不严肃的,也是不负责任的论调。真要是这样,我们还办学校干什么,干脆办心理医院吧;我们还要那么多教师干什么,干脆都当心理医生吧。中小学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大多数都属于发展中的问题,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个别严重到必须进行心理治疗的地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充分发挥其发展性功能。

    问:您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是要充分发展学生的智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因为思维是智能的核心,所以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包括培养思维的逻辑性;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等。目的在于培养创造性人才。

    第二,是要充分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非智力因素主要抓住四个方面,即发展兴趣、顾及气质、锻炼性格、养成习惯。任何有成就的人,都热衷于自己的事业或专业,甚至达到了入迷的程度。天才的秘密就在于强烈的兴趣和爱好,由此产生无限的热情,这是勤奋的重要动力。因此,应当把学生的兴趣作为正在形成某种智力与能力的契机来培养。今天我国教育界出现的“快乐教育”、“愉快教育”等,尽管分歧很大,但是都有一条很重要的措施,就是从发展学生的兴趣人手。这是值得肯定的。对智力与能力有明显作用的性格特征是勤奋。“天才等于勤奋”,这是十分有道理的一个“等式”。勤奋往往和踏实、自信、坚韧、刻苦联系在一起,构成主动学习、坚持学习、顽强学习的学习品质。勤能获取知识、发展智能,勤能补拙,克服心理能力上种种不足之处。教师抓住学生“勤奋”学习的良好性格特征,加以有目的的培养,通过大量的强化训练,使学生形成“勤奋”的习惯。总之,作为智力活动中的非智力因素,认知活动中的非认知因素,应该在智力活动中或认知活动中来培养,从非智力或非认知因素入手来培养智力或发展认知。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功能是使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同发展。

    问:您认为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功能呢?

    答:要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功能,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我的学生一定能成才”,“我一定能教好学生”,这种期望就是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就是教师的信念。教师的教育观念或信念是其从事教育工作的心理背景。很少有人怀疑下述观点,即:教师的观念影响他们的知觉、判断,而这些又影响他们的课堂行为,或者说,理解教师的观念结构对改进职业准备和教师实践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的研究证明,教师的教育观念对他们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很明显,如果一个教师认为“一个班级的学生中总是有好有坏,教师不可能把每一个学生都教成好学生”,那他就很可能慢慢放弃对班上学习不好的学生的教育。

    在教师的教育观念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教师的教育效能感。人们把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这种主观判断定义为教师的教育效能感。教育的成效取决于教育观念或信念,来自其自我效能感。所谓自我效能感就是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景中是否有能力完成某种行为的主观判断与期望。这种期望不仅是教师自身工作的动力,而且也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位优秀教师必须具备这种期望。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才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功能。

    问:最后,还想问您一个问题,作为一名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您已经培养了30多位博士,为什么还如此关心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呢?

    答:这要从我上高中时说起。我在上海市上海中学上高三时曾发生一件事:那是1960年3月的一天上午,班主任孙钟道老师上物理课。有位同学没能回答好孙老师的提问,这使年过半百的上海市劳动模范孙老师感慨不已。他说:“同学们,再过几个月你们就要离校了,我希望你们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若干年后,让我看到你们每个人都取得成就,这便是我人生的最大欣慰与幸福;如果你们当中谁做了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的事,那是我最大的不安、惭愧,甚至于……”说到这里,孙老师已经激动得说不下去了他拿起板擦转身去擦黑板,可是黑板上还没有写过一个字。他又回过头来,眼里含着泪花,艰难地说:“……甚至于耻辱!”那一刻,孙老师平日对我们的教导、关怀和爱在我脑海中一幕幕闪过:那一刻,在我刚过完19岁生日的心灵上留下永不消逝的印迹,使我确立了自己的志向:“我要当一名像孙老师那样的老师,要当一位杰出的教育家!”

    就这样,我在当年升学考试的23个志愿上,全部填写了“师范”,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第一志愿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专业,从此为自己的教育生涯拉开了序幕。

    五年的大学生活,由于被北京师范大学的“师范教育”所熏陶,使我越来越坚定自己的专业思想

    1965年大学毕业。我被分配到北京市中小学去当教师,13年的中小学教育工作中,我热爱自己的事业,从来没有一天动摇过。即使在“文化大革命”中教师受冲击的时期,我也没有对自己的工作产生过畏惧的情绪。在“十年动乱”的“天天读”时期,我主要背一条“语录”:“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直到80年代,我几乎每年出版一本书,当我收到样书时,在扉页上写的还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这成了我毕生的座右铭,并且用自己的行为、热血、智慧和力量实践着这一座右铭。

    1978年9月,我回母校重操心理学旧业,可是我并没有离开与我结下深缘的中小学校。按照恩师朱智贤教授的教导,从1978年至今,我一直在深入中小学教育第一线,研究着学生的心理与教师的素质问题。纵观国内外教育家走过的道路,有三个共同点:一是熟悉本国的(甚至是外国的)教育史;二是了解当前教育的需要;三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长期以来,我一直摸索着走这样一条路,于是我的实验班从少到多,从1个扩展到3000多个,遍布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我热爱中小学,热爱中小学教师,更热爱中小学学生,我的事业之一在中小学。我真心希望广大中小学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当好学生心理的“保健医”,都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栏目编辑/陈 虹 (心 策 一 凡)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