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2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3200474
心理辅导在教学中的渗透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第3期
     随着现代社会对人的心理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发展。使学生能迅速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近年来,我国的许多大、中、小学校都相继对学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心理辅导,其中,把心理辅导与教学活动相结合,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最基本的途径之一。

    一、心理辅导与教学相结合应注重几个转变

    要把心理辅导与教学有机地结合,并使之相互渗透,就必须转变一些教学的因素和条件,不能简单、机械地把二者相加或随意地组合,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个因素的转变。

    1 教学目标观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论认为,教学是“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种理论的影响下,教学实践往往只重视对人的知识、智力和道德等方面的培养,忽视学生的心理、人格的整体发展,认为只要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得好,智力水平较高,品德表现较好,其心理、人格自然就会健康地发展了。长期以来,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得无足轻重,许多有关生理、心理方面的常识只靠学生自己去摸索认识,许多潜在的学习心理障碍靠自己去克服。加之,学生的心理、人格发展是内隐缓慢的、非功利的过程,这是造成部分学校教师在教学中开展心理辅导不积极、不大胆、不愿意的主要的原因。

    现代教学论和实践已证明,学生的心理素质、人格的完善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只有把学生的生理素质、认知素质、伦理素质与心理素质综合地、整体地进行培养和发展,教学才会有效,才能培养健全的人才。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目标观,树立现代教学目标观,才能切实地把心理辅导渗透到教学过程之中。

    2 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教师应转变其社会角色,变成与学生完全平等的朋友和知己,尊重、关心和接纳学生的表现和行为。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与学生结成亲密友好的关系,营造和谐、宽松、民主、愉快的教学气氛。这不仅是教师角色转变的表现形式,也是提高心理辅导和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也积极开展心理辅导,但收效不大,其主要原因就是教师不能转变其角色。

    教师的角色转变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都是以教师为主的,是以爱为基础的情感联系。对学生的爱与尊重不单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也是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给愚钝的学生以爱的滋润,可使其智慧开发;给顽皮的学生以爱的感化,可使其行为改善;给自卑的学生以爱的抚慰,可使其信心恢复;给畏缩的学生以爱的激励,可使其活力激发。爱,没有侮辱、贬损,没有讽刺、挖苦、威胁和体罚。爱与平等是教师转变角色的关键,也是心理辅导的立足点。

    3 教学活动的转变

    学生的各种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人格是在各种活动中产生和形成的,教学活动是影响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传统的教学是封闭性的,它重教轻学,强调学生的继承而忽视学生的创造,关心学生的外显性结果而忽视学生的内心世界。要把心理辅导渗透到教学中,必须改变这种呆板的、缺乏生机的传统教学活动。

    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行为,及自尊、自信、善于适应社会的良好心理品质,不是在书斋里,而是在自我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中产生和养成的。一切教学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实践、锻炼,才能转化为其内在的精神财富。所以,教学应创设各种助人锻炼的情景,给学生自主的选择权利,激发其创造性;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促使其自我实现;给学生提供获得成功的条件,让他们品尝成功的体验和满足感;让他们能自我调节心态和行为,正确看待失败与挫折。总之,教学应以师生间的合作和学生的自主参与为主,为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提供多方面的锻炼机会。

    4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转变

    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合乎学科逻辑和学生心理规律的人类智慧的表现形式,它是以符号来表示的,具有形式化、单一化和抽象化的特点,其智力的、伦理的及心理的价值是内隐的、潜在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促进学生智慧和人格的发展,就必须挖掘教材潜在的智力价值和精神价值,使教学内容既有意义又有趣味。以惊异吸引学生的学习,以悬念维持学生的注意,以满足增强学生的自信,以情趣感染学生的情绪。同时,还可以利用各种教学内容的特点(特别是社会学科),如人物、事物等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完善自我意识,学会自我控制,培养自我发展的能力。

    教学方法的转变,主要是指教学应提倡民主的、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的方法,注意师生间的协商或讨论式的教学,以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和建立。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应主动采用心理辅导的方法,如暗示法、角色扮演法和行为疗法等。

    5 教学效益观、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效益观是以学生知识、智能的获得为标准的,以学生的学业成绩来评价。它只关心学生的学习而不关心学生的成长,不管学生其他方面发展得如何,只要成绩考得不好,就认为教学是失败的。这种现象在我国中小学校里表现尤为突出。教学必须转变这种效益观和评价方式,应以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来衡量和评估教学,综合地评价教学质量,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特长,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

    二、心理辅导与教学相结合应考虑几个条件

    就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情况而言,要实现教学因素的转变,实现心理辅导与教学的有机结合,还应考虑几个条件。

    1 创造健康的教学环境

    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个体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不仅需要专门的心理辅导,还有赖于整个教育、教学环境的优化。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基础。应该重视良好教育、教学环境的营造,让学生在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和谐气氛下学习、成长。从校内环境来看,应树立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形成正确的、积极的学校班级舆论,让学生在友好和充满爱意的环境中成长。从校外来看,教师应协调和优化学生的家庭与社区环境,消除家庭和社区的不良影响,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2 提高教师的心理辅导能力

    心理辅导的效果好坏取决于教师的有关心理学知识和辅导技能的水平。因此,教师必须接受一定的心理辅导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提高心理辅导能力。目前,我国大多数教师未接受过心理辅导的专门训练,其心理辅导能力较低,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无论是心理辅导,还是在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教师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不可能喜欢学生的一切,但必须承认学生是有价值的人。学生由于知识的不足,自我意识的脆弱,他们主要是通过父母、教师对自己的态度来获得自己是怎样一个人的概念的,其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尊、自信等都受成人的评价和态度的影响。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学生会深信自己无用,所以,教师要热爱学生。

    其次,教师是表率,其自身的心理健康与否也是影响心理辅导效果的一个因素。教师本人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会导致对学生的教育和心理辅导的失败。教育实践证明,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不是教师的知识,而是教师的师德和人格。所以,增强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敬业精神是搞好教学和心理辅导的关键。

    栏目编辑/戴 凡 (洪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