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主任工作中实施耐挫教育的探索
现在的学生信息量大,知识面广、思维敏捷,但心理成熟度较差,如有些学生害怕挫折,心理脆弱,经受不了批评;有些学生遇到挫折后会感到压抑,甚至想不开。
俗话说:“人生逆境十有八九。”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可能只是鲜花铺就的,同时还布满荆棘。然而,现代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心切,加上4+2+1的家庭模式,长辈们往往对他们关怀备至、有求必应,使他们从小就很少尝到困难、挫折的滋味,容易养成怯懦、吃不得苦、经不起挫折、依赖性强等不良品性。另外,由于小学生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在日常生活中一旦遭受挫折,便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常常表现为急躁焦虑、精神沮丧,对人冷漠、失意自卑、情绪抵触、固执己见、悲观厌世等。这些消极情绪势必会对他们人格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少年儿童进行承受挫折能力的教育。
挫折,在社会心理学上,指由于防碍达到目标的现实的或想像的阻力而产生的心理状态。
耐挫能力是指个体对挫折可忍耐、可接受程度的大小,是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耐挫意识,增强学生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将有效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作为班主任,如何利用班级管理这个渠道实施耐挫教育呢?在工作实践中,我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转变观念:善待学生心理问题
长期以来,德育工作强调根据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要求,对学生加以积极引导,使他们成为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公民,却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状态的了解,很少从心理学角度去看待学生身上的一些问题,为此,往往混淆了思想品德和心理现象的界限。作为班主任,当学生出现问题时,先不要急于定性,也不要随便下结论,而应站在学生的立场进行耐心的了解,看待事情的始末,透过表面现象挖掘学生深层次的心理动机,从而找到症结所在,然后施以相应的心理辅导和思想教育,促进学生人格的自我完善。如班里的小路同学,常常交不上作业,还说作业本忘在家里了,当其他学生把他根本没写的作业本放到我面前时,我没有对他简单地下“撒谎”、“欺骗老师和同学”的结论,而是结合平时对他的观察和了解,与他耐心交谈,发现他是因为父母离异而导致意志消沉、颓废,一时荒废了学业。为此,我对他进行了珍惜学业、珍惜现在的指导和帮助,又号召同学们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使他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从此,他的性格和行为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如果当时不作了解,就妄下“不诚实”、 “狡猾”的定论,教育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社会转型时期的少年儿童,心理问题日益增多,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进一步更新观念,改变旧有的教育方式,多从心理学角度看待学生的问题,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这样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落到实处。
二、渗透教育:创设良好的集体氛围
和谐的班级气氛使学生精神愉悦,在这种宽松友善的个性发展空间中,学生的优良心理因素得到发展,逐渐形成健康的个性、健全的人格。“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班主任应有意识地创设一个优美、和谐、欢乐、进取的班级氛围。为此,我着力从环境的布置、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健康向上的舆论导向等方面去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一) 教室环境的布置
教室的布置力求整洁舒适、赏心悦目:我们班通过严格的轮值制度和定责定人制度,努力做到窗明几净,使人一走进教室便有心情舒畅之感;悬挂名人画像或名人格言,如“苦难是人生的老师。——巴尔扎克”、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对任何困难,决不屈服。——居里夫人”等,营造浓郁的耐挫教育氛围,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充分利用黑板报,开辟“善待挫折”的心理卫生知识专栏,进行心理交流和解难释疑;向学生推荐优秀的、有针对性的读物,例如身残志坚、磨砺人生的故事等,并建立此类书籍的图书角,适时开展阅读及交流活动,使学生在阅读及交流读书心得的过程中,收到怡情益智的效果,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总之,优美舒适的环境是学生无声的良师,学生处处受感染,处处受教育。
(二) 人际氛围的创设
1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实践证明,教师的个性、能力以及教学风格等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影响极大。通常,教师情绪稳定,态度安详,学生也多心平气和;教师坚韧不拔,则学生遇事也能坚持到底。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为师者必先心理健康。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身人格,树立坚忍不拔、不灰心、不气馁的形象,做学生表率。
2实现师生关系民主化
师生关系的民主化,有助于学生积极、自信、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的形成。教师凡事都应从尊重学生出发,以亲切的态度与学生交往,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了解他们的心声,以宽厚平和的心态关注学生心理的成长。
3引导学生和睦相处,团结友爱
在班集体中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塑造健全的人格。在班级工作中,我注意学生关系的引导,发动他们建立互帮互助小组,教他们交往的技巧与方法,促进组员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分工合作,取长补短,努力营造出和谐向上的班集体氛围。
(三)舆论氛围的营造
结合班集体中的偶发事件和常规工作的评议,对学生身上出现的不健康的情绪反应,如自卑、气馁、消沉等进行分析,正面引导,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做一个意志坚强、乐观向上的人。
三、自我教育:活动实践促明理
自我教育是一种在外界教育影响下自己对自己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活动,是人们从一定的自我信念和自我完善的志向出发,自我规范、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精神活动”。在挫折教育活动中,正确引导少年儿童进行自我教育,必将促进他们独立性、坚忍性、自制力等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在课余时间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健康有益的内容充实学生的精神(心理)世界同时进行心理素质培养。小学生大多活泼好动,喜欢投身到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因此,班主任要多组织一些活动,如义务劳动,让小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去体验劳动的艰辛,从中受到生活的教育,锻炼自身的意志品质。
四、榜样教育:正面感召促导行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青少年的思维敏捷,求知欲强,可塑性大,模仿能力也强。班主任要利用这些特点,因势利导,对学生适时进行挫折教育。教师一方面可用名人战胜挫折的典型事例为榜样,另一方面也可以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可知可感的事例为榜样,感召教育学生。学生在这些具体形象的感化下,加深了对挫折的认识,树立了战胜困难的信心。一旦遇到挫折便会采取积极主动方式,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改善行为,最终战胜挫折。
在当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始受到应有重视的阶段,班主任作为一个班集体的导航者,无疑是学生的最佳心理教师,这是素质教育赋予现代班主任的一项新任务。 (程兆莲)
俗话说:“人生逆境十有八九。”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可能只是鲜花铺就的,同时还布满荆棘。然而,现代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心切,加上4+2+1的家庭模式,长辈们往往对他们关怀备至、有求必应,使他们从小就很少尝到困难、挫折的滋味,容易养成怯懦、吃不得苦、经不起挫折、依赖性强等不良品性。另外,由于小学生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在日常生活中一旦遭受挫折,便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常常表现为急躁焦虑、精神沮丧,对人冷漠、失意自卑、情绪抵触、固执己见、悲观厌世等。这些消极情绪势必会对他们人格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少年儿童进行承受挫折能力的教育。
挫折,在社会心理学上,指由于防碍达到目标的现实的或想像的阻力而产生的心理状态。
耐挫能力是指个体对挫折可忍耐、可接受程度的大小,是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耐挫意识,增强学生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将有效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作为班主任,如何利用班级管理这个渠道实施耐挫教育呢?在工作实践中,我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转变观念:善待学生心理问题
长期以来,德育工作强调根据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要求,对学生加以积极引导,使他们成为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公民,却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状态的了解,很少从心理学角度去看待学生身上的一些问题,为此,往往混淆了思想品德和心理现象的界限。作为班主任,当学生出现问题时,先不要急于定性,也不要随便下结论,而应站在学生的立场进行耐心的了解,看待事情的始末,透过表面现象挖掘学生深层次的心理动机,从而找到症结所在,然后施以相应的心理辅导和思想教育,促进学生人格的自我完善。如班里的小路同学,常常交不上作业,还说作业本忘在家里了,当其他学生把他根本没写的作业本放到我面前时,我没有对他简单地下“撒谎”、“欺骗老师和同学”的结论,而是结合平时对他的观察和了解,与他耐心交谈,发现他是因为父母离异而导致意志消沉、颓废,一时荒废了学业。为此,我对他进行了珍惜学业、珍惜现在的指导和帮助,又号召同学们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使他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从此,他的性格和行为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如果当时不作了解,就妄下“不诚实”、 “狡猾”的定论,教育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社会转型时期的少年儿童,心理问题日益增多,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进一步更新观念,改变旧有的教育方式,多从心理学角度看待学生的问题,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这样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落到实处。
二、渗透教育:创设良好的集体氛围
和谐的班级气氛使学生精神愉悦,在这种宽松友善的个性发展空间中,学生的优良心理因素得到发展,逐渐形成健康的个性、健全的人格。“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班主任应有意识地创设一个优美、和谐、欢乐、进取的班级氛围。为此,我着力从环境的布置、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健康向上的舆论导向等方面去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一) 教室环境的布置
教室的布置力求整洁舒适、赏心悦目:我们班通过严格的轮值制度和定责定人制度,努力做到窗明几净,使人一走进教室便有心情舒畅之感;悬挂名人画像或名人格言,如“苦难是人生的老师。——巴尔扎克”、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对任何困难,决不屈服。——居里夫人”等,营造浓郁的耐挫教育氛围,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充分利用黑板报,开辟“善待挫折”的心理卫生知识专栏,进行心理交流和解难释疑;向学生推荐优秀的、有针对性的读物,例如身残志坚、磨砺人生的故事等,并建立此类书籍的图书角,适时开展阅读及交流活动,使学生在阅读及交流读书心得的过程中,收到怡情益智的效果,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总之,优美舒适的环境是学生无声的良师,学生处处受感染,处处受教育。
(二) 人际氛围的创设
1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实践证明,教师的个性、能力以及教学风格等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影响极大。通常,教师情绪稳定,态度安详,学生也多心平气和;教师坚韧不拔,则学生遇事也能坚持到底。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为师者必先心理健康。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身人格,树立坚忍不拔、不灰心、不气馁的形象,做学生表率。
2实现师生关系民主化
师生关系的民主化,有助于学生积极、自信、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的形成。教师凡事都应从尊重学生出发,以亲切的态度与学生交往,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了解他们的心声,以宽厚平和的心态关注学生心理的成长。
3引导学生和睦相处,团结友爱
在班集体中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塑造健全的人格。在班级工作中,我注意学生关系的引导,发动他们建立互帮互助小组,教他们交往的技巧与方法,促进组员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分工合作,取长补短,努力营造出和谐向上的班集体氛围。
(三)舆论氛围的营造
结合班集体中的偶发事件和常规工作的评议,对学生身上出现的不健康的情绪反应,如自卑、气馁、消沉等进行分析,正面引导,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做一个意志坚强、乐观向上的人。
三、自我教育:活动实践促明理
自我教育是一种在外界教育影响下自己对自己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活动,是人们从一定的自我信念和自我完善的志向出发,自我规范、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精神活动”。在挫折教育活动中,正确引导少年儿童进行自我教育,必将促进他们独立性、坚忍性、自制力等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在课余时间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健康有益的内容充实学生的精神(心理)世界同时进行心理素质培养。小学生大多活泼好动,喜欢投身到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因此,班主任要多组织一些活动,如义务劳动,让小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去体验劳动的艰辛,从中受到生活的教育,锻炼自身的意志品质。
四、榜样教育:正面感召促导行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青少年的思维敏捷,求知欲强,可塑性大,模仿能力也强。班主任要利用这些特点,因势利导,对学生适时进行挫折教育。教师一方面可用名人战胜挫折的典型事例为榜样,另一方面也可以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可知可感的事例为榜样,感召教育学生。学生在这些具体形象的感化下,加深了对挫折的认识,树立了战胜困难的信心。一旦遇到挫折便会采取积极主动方式,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改善行为,最终战胜挫折。
在当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始受到应有重视的阶段,班主任作为一个班集体的导航者,无疑是学生的最佳心理教师,这是素质教育赋予现代班主任的一项新任务。 (程兆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