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2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3200436
情感的力量(2)
http://www.100md.com 2002年2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第4期
     在心理辅导课上通过创设“半杯水”的情景,让学生体会自己的情绪,然后说出对“半杯水”的看法,从而引导学生发现人的情绪不是由事情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个人对这件事的想法和认识引起的,即初步了解艾利斯的ABC理论。通过进一步体会这个理论,学生能逐步学会主动地改变自己的认识和想法,减少自我贬损的负面情绪,努力消除情绪困扰。’ 王丽同学在日记中写道:“从小学时我就担任班长,可是初二开学时的班干部竞选活动中我却意外落选了。经过这件事,我认为自己在同学中的地位一下子就没有了,因此痛苦极了。学了ABC理论后,我改变了自己对落选的认识,学习至关重要,再过一年我就要参加中考了,应该卸掉身上的包袱,专心学习。我的心情好多了,学习更投入了,真该感谢ABC理论。”后来,王丽同学经过努力,考上了重点高中。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他们都通过改变认识,使自己的情绪积极向上,学习和生活变得轻松愉快。

    2教会学生把消极情感化为动力

    针对焦虑、悲痛、愤怒等不同的消极情感,教给学生不同的方法,使之化为动力。

    例如,面对考试焦虑的学生,我们教他自我追问: “为什么我焦虑?” “因为我对考试没把握。”“为什么没把握?”“因为我以前没有把知识学扎实。”……通过几次追问,学生会逐渐明白,平时学习基础扎实,考试焦虑就会减少,于是焦虑的情绪就会化为学习的动力。

    面对因亲人亡故而陷入痛苦体验的学生,我们教他换个角度来思考:假如亲人仍在你身边,他最希望看到的是什么?你现在的样子,他们看了能放心、高兴吗?学生会从这个思考中振作起来,认真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面对由于别人的错误而愤怒不已的学生,我们引导他逆向思维:“愤怒只能使自己燃烧,对别人所犯的错误无济于事。”以此帮助学生把愤怒的情绪转化到如何纠正他人的错误行动中去。

    3引导学生扮演皮格马利翁,使他们的目标变成活起来的“雕像”

    我们给学生讲皮格马利翁的故事,使学生了解期待效应——它能使人的情感发生变化,并按照期待者的期待方向发展。我们要求学生扮演皮格马利翁,给自己定下目标,同时我们也给予每一个学生积极的期待。

    有一个性格内向而又非常胆怯的男生,在初一的时候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我要改变自己的形象,成为一个勇敢大方的男子汉!他开始积极地参加每一次集体活动,主动地和每一个同学交流。初二的时候,他大胆地参加了班干部竞选,被同学们选为文体委员。五四青年节,他又成功地主持了全班的联欢会。老师和同学们都发现他变得活泼了、大方了,期待效应在他身上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通过以上的实践,我校中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情绪情感稳定、向上,大多数学生已经学会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心理障碍,学习的效率和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 (赵洪娜)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