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第二讲)
第二讲 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实践原则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对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以下几点指导思想:
首先,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和学校校长、教师、家长,都应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要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这项教育工作。《决定》指出,由于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计的专门人才。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大多又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会使中小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最近,在我国中小学中,由于学生学习压力过重而造成的几件恶性事件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决定》指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决定》要求全社会都要十分重视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家庭和社会要紧密配合,共同促进青少年学生茁壮成长。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指导原则
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成效,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把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结合起来。
下面,我们分别对这些原则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 因材施教原则
不同学生在能力、个性、兴趣、家庭背景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理的个别差异。心理的个别差异不仅表现在个体间可能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而且也表现在同一特点在不同人身上有不同的发展水平。正因为不同个体在心理上存在着个别差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是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如,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低年级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发展,但具体形象思维还占相对优势;而到了中高年级,由于知识经验的积累,儿童逐渐掌握了越来越多的概念、规则,其抽象逻辑思维也有了较快的发展,教师可以向他们传授一些寓意较深的抽象概念,但在解决复杂问题时,他们还需要借助感性直观经验的支持。到了中学阶段,抽象逻辑思维则是中学生的主要思维方式。
二是学生的个性特点。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历程不尽相同,其个性特点也是千差万别,如有的学生自尊心特别强,有的则大大咧咧。对前者教师稍重一点的批评他们就难以接受,会伤心难过很久,而后者往往把教师的批评当作耳边风。作为教师,除了要熟知学生共同的年龄特点外,还要争取了解每个学生的独特之处。每个学生都需要教师的理解、关心、信任与肯定。只有具体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针对不同的个性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收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的效果。
三要根据学生的表现特点来进行教育。每个学生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可能考试成绩很好,有的也许很擅长音乐、体育,有的学生心地非常善良、乐于助人……但是,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很多教师还是根据学生成绩的好坏把他们分成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生几大类,这无疑是不利于其心理健康的。
(二) 面向全体学生和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的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应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必须坚持以全体学生为服务对象。心理健康教育要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兼顾他们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不应单纯强调学生智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的发展而忽略个性、意志品质的发展,也不应单纯强调个性而忽略了认知能力。因为每个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发展都是密切相关的。
(三) 学生主体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全体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学生又是心理发展的主体,因此,在教育中要遵循学生主体性原则,不管何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都必须首先以学生为出发点,要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实实在在的体现。和学科教学比起来,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之间的内在联系更为密切。从内容上看,学科教学是按某门学科的逻辑来安排的,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按学生特定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发展规律、特殊的心理行为问题来组织安排的,这显然是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的。离开了学生主体,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部内容都失去了意义。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这一原则,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首先,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好坏是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为转移的。因此,在所有的准备工作中要从学生出发,选择的事例、设计的各种活动,都应是学生所关心和熟悉的,这样他们才会不断体验,并逐渐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自己所真正需要的,才能积极参与进来。其次,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和创造条件,使他们成为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角”,而不是像学科课程那样接受教师知识的灌输。这样,学生才会真诚地倾诉自己的心声、宣泄情绪情感、挖掘心理潜能,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取得成效。
(四) 民主、平等的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全面了解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尽管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不同,所处的位置不同,但他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只有在民主型的师生关系中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使心 (俞国良 林初锐)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对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以下几点指导思想:
首先,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和学校校长、教师、家长,都应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要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这项教育工作。《决定》指出,由于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计的专门人才。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大多又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会使中小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最近,在我国中小学中,由于学生学习压力过重而造成的几件恶性事件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决定》指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决定》要求全社会都要十分重视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家庭和社会要紧密配合,共同促进青少年学生茁壮成长。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指导原则
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成效,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把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结合起来。
下面,我们分别对这些原则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 因材施教原则
不同学生在能力、个性、兴趣、家庭背景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理的个别差异。心理的个别差异不仅表现在个体间可能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而且也表现在同一特点在不同人身上有不同的发展水平。正因为不同个体在心理上存在着个别差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是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如,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低年级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发展,但具体形象思维还占相对优势;而到了中高年级,由于知识经验的积累,儿童逐渐掌握了越来越多的概念、规则,其抽象逻辑思维也有了较快的发展,教师可以向他们传授一些寓意较深的抽象概念,但在解决复杂问题时,他们还需要借助感性直观经验的支持。到了中学阶段,抽象逻辑思维则是中学生的主要思维方式。
二是学生的个性特点。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历程不尽相同,其个性特点也是千差万别,如有的学生自尊心特别强,有的则大大咧咧。对前者教师稍重一点的批评他们就难以接受,会伤心难过很久,而后者往往把教师的批评当作耳边风。作为教师,除了要熟知学生共同的年龄特点外,还要争取了解每个学生的独特之处。每个学生都需要教师的理解、关心、信任与肯定。只有具体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针对不同的个性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收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的效果。
三要根据学生的表现特点来进行教育。每个学生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可能考试成绩很好,有的也许很擅长音乐、体育,有的学生心地非常善良、乐于助人……但是,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很多教师还是根据学生成绩的好坏把他们分成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生几大类,这无疑是不利于其心理健康的。
(二) 面向全体学生和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的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应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必须坚持以全体学生为服务对象。心理健康教育要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兼顾他们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不应单纯强调学生智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的发展而忽略个性、意志品质的发展,也不应单纯强调个性而忽略了认知能力。因为每个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发展都是密切相关的。
(三) 学生主体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全体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学生又是心理发展的主体,因此,在教育中要遵循学生主体性原则,不管何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都必须首先以学生为出发点,要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实实在在的体现。和学科教学比起来,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之间的内在联系更为密切。从内容上看,学科教学是按某门学科的逻辑来安排的,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按学生特定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发展规律、特殊的心理行为问题来组织安排的,这显然是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的。离开了学生主体,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部内容都失去了意义。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这一原则,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首先,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好坏是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为转移的。因此,在所有的准备工作中要从学生出发,选择的事例、设计的各种活动,都应是学生所关心和熟悉的,这样他们才会不断体验,并逐渐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自己所真正需要的,才能积极参与进来。其次,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和创造条件,使他们成为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角”,而不是像学科课程那样接受教师知识的灌输。这样,学生才会真诚地倾诉自己的心声、宣泄情绪情感、挖掘心理潜能,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取得成效。
(四) 民主、平等的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全面了解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尽管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不同,所处的位置不同,但他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只有在民主型的师生关系中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使心 (俞国良 林初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