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2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3200398
美国中小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1)
http://www.100md.com 2002年2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第5期
     注重社会能力的培养是美国中小学学校教育的独到之处,美国教育工作者设计了许多社会能力培养课程,这些生动灵活、联系实际的课程在培养学生掌握社会生活基本能力和技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我们对美国学校教育中的社会能力培养作一简要介绍。

    一、社会能力的涵义

    社会能力是指以不妨碍他人或社会的方式实现个人目的的能力。社会能力既表现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与人沟通、解决人际关系问题方面,又表现在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般事物及自理能力方面。

    社会能力包括社会技能、情绪情感因素和自我管理能力三部分。社会技能是指与他人进行积极社会交往的技能。社会技能一般包括交往的技能、倾听的技能、非言语交往技能、辨别和表达自己情感的技能、自我控制技能、识别团体特征的技能等。情绪情感因素是指个体控制与调整自身情绪情感的能力,这些情绪、情感是由于个体在以不为社会接受的方式进行活动时受到阻碍而产生的,这些情绪反应通常包括愤怒、焦虑和压抑等。自我管理能力是指控制和协调自我行为的能力,包括自我教育、自我调整、自我评价和自我强化的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不仅意味着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对自己行为负责,还包括设计自己的行为、管理自己的行为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能力。

    评价个体社会能力水平需考虑以下因素:

    1 个体与他人的社会关系

    指个体是否与同伴、父母、教师及其他社会成员建立并保持积极的人际关系,是否具备乐群、合作、尊重和关心他人等人际交往品质。

    2 社会认知水平

    社会认知水平是指个体是否具备与其年龄和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认知能力,包括个体是否具备准确认识自己和他人的能力,是否具备正确理解和合理解释周围社会情境的能力,是否能准确认识自己在社会环境中的作用、地位和存在的意义等。

    3 顺应不良行为

    指个体是否表现出影响社会功能的行为,如反社会行为、破坏行为、焦虑、注意问题、缺乏自我控制等;是否能掌握有效的社会行为,如建立与他人的联系,对要求的合作或积极反应或及时给予接收反馈等。

    有关研究者用社会能力缺失来描述学生社会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所谓社会能力缺失主要包括三方面的能力缺失:

    1 社会认知贫乏

    个体对社会情境缺乏正确的理解能力,对他人情感的感知和领悟缺乏敏感性和准确性。与同龄儿童相比,社会认知缺乏的儿童社会交往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较差,他们不能准确判断周围人的情绪和态度,对社会情境的气氛不敏感。他们常表现出不适当的行为,无法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做出准确评价,不会用适当的方式与他人争论问题。

    2 判断力缺乏

    一般讲,个体社会认知的发展与学业能力的发展相同,个体必须学会判断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行为进行调整。社会认知有问题的个体有可能在每个发展阶段都会遇到困扰。他们不能推测他人的社会行为过程,不能对他人的社会行为做出合理的判断,自然也无法以此为依据调整自己的行为,最终导致对社会认知和他人社会行为的敏感性的缺乏。例如他们可能对不很亲近的人诉说个人的秘密,同时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同想要成为朋友的人建立亲密关系。

    3 情感识别能力缺乏

    与同伴相比,社会能力缺失的学生领会他人情感的能力较差,不能准确把握他人的情感特征,不能使用适当的行为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许多情境下不知道应该接受还是拒绝他人的情感。

    研究表明,社会能力缺失的学生在社会化和交往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他们的社会生活与其同伴相比极为不同。

    在社会交往时,社会能力缺失的儿童时常被忽视或被拒绝。这些学生无法判断和领会他人给予的社会信号(提示),从而导致与同伴或父母交往困难。

    在家庭生活中,社会能力缺失的儿童很难与父母建立健康良好的关系。他们不能像其他儿童那样从身体语言和表情上觉察出父母情绪的好坏,自然不可能采取相应的对应策略,这往往会引发父母的消极情绪,遭到父母的斥责和拒绝。

    个体社会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依赖他人到独立的过程。有的研究者用社会成熟来描述个体社会能力发展的水平。社会成熟包括对自身和他人权利和责任的认识、服从公认的准则、做出道德判断、独立地解决社会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社会能力缺失的儿童的社会成熟水平普遍较低,他们在交往活动中的缺陷有可能对其智力发展、人格发展产生消极影响,这种影响会延续到成人期,这也是导致个体社会适应不良的重要因素。

    二、社会能力培养课程

    社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与个体社会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与教育的关系更为密切。

    在日常的社会环境中,社会能力强的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毫不费力地学习社会能力;社会能力缺失的学生则不能单纯依靠自己的努力学习来掌握社会能力,他们需要借助外界的帮助才能有意识地认识社会,才能掌握社会交往的知识和能力。

    在美国中小学里,学生可以像在课堂上学习其他各科课程一样,通过社会能力课程的学习来掌握社会能力,学习怎样与他人和谐相处。由于学生在学校里的社会能力表现水平不同,所以教育者必须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设计和选择相应的课程对其进行社会能力培养。

    社会能力课程可分为综合课程和单一课程两种,综合课程将情绪情感课程、社会技能课程和自我管理课程三者结合起来进行。单一课程主要包括情绪情感课程和社会技能课程。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方面的单一课程尚不多见,教育者主要通过在综合性课程中对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1 情绪情感课程

    情绪情感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和正确识别情绪情感的能力,预防消极的情绪情感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学校咨询教师是课程的主要组织者和授课者,教学可以在全班进行,也可以采用小组活动的方式。下面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情绪情感课程计划。

    《情感指导》是一套为学前儿童和中小学生设计的情绪情感学习课程。此课程以培养处理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为核心,使用简便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并处理好与父母及其他成人的关系,尤其是帮助儿童和青少年分析和处理友谊、责任、愤怒、害怕、快乐、爱等情绪。此课程的主要教学材料是专门针对儿童和青少年发展阶段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而编写的,涉及儿童和青少年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包括性、毒品、权威、反抗和独立等。

    《神奇圈》是一种通过小组活动形式培养学生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的课程。教育对象包括从学前到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是:儿童围成圆圈坐在地毯上讨论有关人际关系的主题,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见解、回忆和畅谈自身的经历和经验。在活动过程中,儿童禁止打断他人、轻视和冲撞他人的见解。讨论主题包括:了解自己与他人的相似和不同;认识和发挥自己的能力;了解社会环境和与他人的关 (金庆昕)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