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的爱情”系列教育(1)
本着让踏人青春期的学生们能在十年二十年以后优胜劣汰的生存环境中,既能以聪明才智贡献于社会,又能因理性智慧而过上幸福美满的个人生活,我校开始探索怎样用“爱情系列教育”来帮助初中生安全度过青春期。
应对措施的出台:解续
上海当今的初中学生
我们好像是生活在一个圆点上,四面八方都是路,周围都是强刺激,环境迫使我们早熟,然而,却又没有人来给茫然四顾的我们指路……
现在的学生,生存环境迥异于过去的任何一个时期。吃的、穿的、读的、看的、听的、用的、玩的都与以往的时代大不一样。进入了青春期,学生身心急剧变化,性别意识觉醒。学生们处在上海这个中西文化观念并存之地,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形形色色的媒体,社会心理的浮躁,都对学生们的心理有所影响。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室配合医务室对初中预备班到初一初二年级八个班学生的身心状况的全面检测摸底中发现,学生生理状况早熟现象严重。表现在12、13岁的学生普遍出现第二性征。女生在12岁以前来月经的,占了女生总数的97.5%,其中有将近20%的9岁左右就有了初潮;80%的男生在14岁左右就出现了遗精现象。性意识的提前,使学生们迅速度过了异性疏远期,渴望异性之间的交往。
有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我们好像是生活在一个圆点上,四面八方都是路,周围都是强刺激,环境迫使我们早熟,然而,却又没有人来给茫然四顾的我们指路……”由此看出,学生们急需正确的指导。然而应试教育的惯性,使家庭和学校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业状况,忽略学生性成熟、性心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们普遍分不清友谊和爱情的界限,对性感到神秘好奇。我校心理室对114名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有70%的学生已对异性产生了朦胧的好感和交往的愿望。女生普遍比男生要求强烈。异性同学之间表达“爱”的方式多姿多彩:传纸条、送礼物、约会、上网、交笔友、通信、点歌等等。我们还发现,不少教师心目中的好学生或学生干部,在这方面常常表现更突出,特别是有一些才貌双全的女生,竟然会对表现差甚至很差的男生产生好感,主动“出击”,或明递“秋波”,或托人递纸条,或暗赴约会。有的甚至还达到了宁可落下自己的学习成绩以与之保持“平等”,来取悦对方或维护“意中人”男子汉尊严的程度。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由于我校是寄宿制,一方面学生与家庭的关系疏远,家长的控制力减弱;另一方面学生又有离家的孤独感和无助感。于是,他们急于寻求同伴之间的友谊。一开始是众多男女生共同交往,逐渐地由对群体异性的好感转向对个别异性的倾慕。表现在男生开始好表现自己,乐于在女生面前显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以赢得女生的好感和赞许;而女生则开始有意修饰打扮以引起男生的注意,并产生了有男生追求则内心不安,无男生追求又失落空虚等现象;有的女生还莫名其妙地暗恋上了某位男老师或某位男同学,自觉不对却又无力自拔;有的男生由于性无知竟表现出一些幼稚、粗鲁的举动,令异性难堪、反感、厌恶,在同学中引起议论,被嘲笑起哄等,导致沉重的心理压力;也有部分男女学生陷入了“早恋”。总之,学生们心智不成熟,心理状况极不稳定,对于怎样与异性相处有很多困惑。
由此学校领导意识到,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已是势在必行。如果我们还讳莫如深,不及时地从正面光明正大地引导学生,他们势必只能从反面的不正当途径去了解一些伪科学的知识。所以学校决定从初中预备班起,理直气壮、大张其鼓地进行青春期性科学知识、性道德、性安全和正确爱情观的教育,统称“什么是真正的爱情”系列教育活动,以应对进入青春期的学生们普遍产生的困惑。
应对措施:实施“什么是
真正的爱情”系列教育活动
就像坐在行进的火车上,突然看到窗外有一道好美丽的风景,我产生了冲下去欣赏一番的冲动,但是又冷静地想到我正在行进途中,目的地还没有到达呢。于是克制住了自己,继续前行!
一、配合综合教学“生殖系统”内容,组织学生观看“少男女性发育及保健”的性教育片
针对绝大多数学生的性无知,遵循“只有用科学知识的阳光才能照亮心灵的黑暗”的原理,我们对学生多次播映“少男少女性发育及保健”碟片。让学生能逐步做到坦然面对性、尊重性和正确对待诸如痤疮、遗精、月经、手淫等第二性征发育后出现的种种生理现象。实践证明,用科学知识武装之后,学生们逐渐理智了,对异性的好奇感、神秘感减弱了;谈到与爱情有关的话题不再害羞或“嘻皮笑脸”了;以性器官作为脏话骂人的也少了;“早恋”学生的行为也收敛了。学生文明程度从整体上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加强心理辅导,团体发展性辅导与个别心理辅导有机结合
1团体辅导
我校从建校伊始就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每周每班一节,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青春期困惑问题或可能产生的问题,实施发展性的班级团体辅导,以防患于未然。
2个别辅导
本着“每一个学生都是天使”和“没有一个孩子的心理问题是相同的”的理念,我们尊重每一个学生,推出了敞开心理咨询室大门,全天候接待学生的举措。心理咨询室的布置温馨而富有人文性。 “以心换诚以诚换心” “欢迎你的到来敞开你的心扉” “架起信任的桥梁 放飞你青春的情怀”及《健康的十条标准》等张贴在墙上,形成浓浓的人文关怀氛围。学校选派了一位有丰富经验,而且有高度责任感又热爱学生并被学生信任的老教师担任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再配以主要由班主任担当的兼职心理辅导教师。教师们真正走进学生们的心灵世界去抚慰呵护,播洒阳光,激发学生心灵的升华。
教师们形成了共识,早恋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爱”情,带有纯洁性、盲目性和游戏性,不应大惊小怪。辅导中,教师尊重学生的感情,不指责、不讥讽,和风细雨地开导,为学生“隐私”保密,设身处地地对学生实施真诚的人文关怀。教师们一步一步地激发着踏人“丘比特”误区的学生自我升华,他们把陪伴学生们安全度过青春期,体验他们成长的喜怒哀乐视为教师生涯中一件生动快乐的事情。
3争取家长配合
对陷入“早恋”的学生,我们争取家庭的配合,除开通家长热线,及时与家长沟通个别学生问题外,还召开大型家长咨询会。既起到了培训家长的作用,又发挥了家庭与学校的综合教育效应。
三、正面灌输”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组织全体中学生学习一封家长就爱情问题给14岁女儿的信,并提出四个讨论题让学生加深理解。这四个问题是: (王万瑜)
应对措施的出台:解续
上海当今的初中学生
我们好像是生活在一个圆点上,四面八方都是路,周围都是强刺激,环境迫使我们早熟,然而,却又没有人来给茫然四顾的我们指路……
现在的学生,生存环境迥异于过去的任何一个时期。吃的、穿的、读的、看的、听的、用的、玩的都与以往的时代大不一样。进入了青春期,学生身心急剧变化,性别意识觉醒。学生们处在上海这个中西文化观念并存之地,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形形色色的媒体,社会心理的浮躁,都对学生们的心理有所影响。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室配合医务室对初中预备班到初一初二年级八个班学生的身心状况的全面检测摸底中发现,学生生理状况早熟现象严重。表现在12、13岁的学生普遍出现第二性征。女生在12岁以前来月经的,占了女生总数的97.5%,其中有将近20%的9岁左右就有了初潮;80%的男生在14岁左右就出现了遗精现象。性意识的提前,使学生们迅速度过了异性疏远期,渴望异性之间的交往。
有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我们好像是生活在一个圆点上,四面八方都是路,周围都是强刺激,环境迫使我们早熟,然而,却又没有人来给茫然四顾的我们指路……”由此看出,学生们急需正确的指导。然而应试教育的惯性,使家庭和学校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业状况,忽略学生性成熟、性心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们普遍分不清友谊和爱情的界限,对性感到神秘好奇。我校心理室对114名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有70%的学生已对异性产生了朦胧的好感和交往的愿望。女生普遍比男生要求强烈。异性同学之间表达“爱”的方式多姿多彩:传纸条、送礼物、约会、上网、交笔友、通信、点歌等等。我们还发现,不少教师心目中的好学生或学生干部,在这方面常常表现更突出,特别是有一些才貌双全的女生,竟然会对表现差甚至很差的男生产生好感,主动“出击”,或明递“秋波”,或托人递纸条,或暗赴约会。有的甚至还达到了宁可落下自己的学习成绩以与之保持“平等”,来取悦对方或维护“意中人”男子汉尊严的程度。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由于我校是寄宿制,一方面学生与家庭的关系疏远,家长的控制力减弱;另一方面学生又有离家的孤独感和无助感。于是,他们急于寻求同伴之间的友谊。一开始是众多男女生共同交往,逐渐地由对群体异性的好感转向对个别异性的倾慕。表现在男生开始好表现自己,乐于在女生面前显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以赢得女生的好感和赞许;而女生则开始有意修饰打扮以引起男生的注意,并产生了有男生追求则内心不安,无男生追求又失落空虚等现象;有的女生还莫名其妙地暗恋上了某位男老师或某位男同学,自觉不对却又无力自拔;有的男生由于性无知竟表现出一些幼稚、粗鲁的举动,令异性难堪、反感、厌恶,在同学中引起议论,被嘲笑起哄等,导致沉重的心理压力;也有部分男女学生陷入了“早恋”。总之,学生们心智不成熟,心理状况极不稳定,对于怎样与异性相处有很多困惑。
由此学校领导意识到,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已是势在必行。如果我们还讳莫如深,不及时地从正面光明正大地引导学生,他们势必只能从反面的不正当途径去了解一些伪科学的知识。所以学校决定从初中预备班起,理直气壮、大张其鼓地进行青春期性科学知识、性道德、性安全和正确爱情观的教育,统称“什么是真正的爱情”系列教育活动,以应对进入青春期的学生们普遍产生的困惑。
应对措施:实施“什么是
真正的爱情”系列教育活动
就像坐在行进的火车上,突然看到窗外有一道好美丽的风景,我产生了冲下去欣赏一番的冲动,但是又冷静地想到我正在行进途中,目的地还没有到达呢。于是克制住了自己,继续前行!
一、配合综合教学“生殖系统”内容,组织学生观看“少男女性发育及保健”的性教育片
针对绝大多数学生的性无知,遵循“只有用科学知识的阳光才能照亮心灵的黑暗”的原理,我们对学生多次播映“少男少女性发育及保健”碟片。让学生能逐步做到坦然面对性、尊重性和正确对待诸如痤疮、遗精、月经、手淫等第二性征发育后出现的种种生理现象。实践证明,用科学知识武装之后,学生们逐渐理智了,对异性的好奇感、神秘感减弱了;谈到与爱情有关的话题不再害羞或“嘻皮笑脸”了;以性器官作为脏话骂人的也少了;“早恋”学生的行为也收敛了。学生文明程度从整体上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加强心理辅导,团体发展性辅导与个别心理辅导有机结合
1团体辅导
我校从建校伊始就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每周每班一节,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青春期困惑问题或可能产生的问题,实施发展性的班级团体辅导,以防患于未然。
2个别辅导
本着“每一个学生都是天使”和“没有一个孩子的心理问题是相同的”的理念,我们尊重每一个学生,推出了敞开心理咨询室大门,全天候接待学生的举措。心理咨询室的布置温馨而富有人文性。 “以心换诚以诚换心” “欢迎你的到来敞开你的心扉” “架起信任的桥梁 放飞你青春的情怀”及《健康的十条标准》等张贴在墙上,形成浓浓的人文关怀氛围。学校选派了一位有丰富经验,而且有高度责任感又热爱学生并被学生信任的老教师担任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再配以主要由班主任担当的兼职心理辅导教师。教师们真正走进学生们的心灵世界去抚慰呵护,播洒阳光,激发学生心灵的升华。
教师们形成了共识,早恋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爱”情,带有纯洁性、盲目性和游戏性,不应大惊小怪。辅导中,教师尊重学生的感情,不指责、不讥讽,和风细雨地开导,为学生“隐私”保密,设身处地地对学生实施真诚的人文关怀。教师们一步一步地激发着踏人“丘比特”误区的学生自我升华,他们把陪伴学生们安全度过青春期,体验他们成长的喜怒哀乐视为教师生涯中一件生动快乐的事情。
3争取家长配合
对陷入“早恋”的学生,我们争取家庭的配合,除开通家长热线,及时与家长沟通个别学生问题外,还召开大型家长咨询会。既起到了培训家长的作用,又发挥了家庭与学校的综合教育效应。
三、正面灌输”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组织全体中学生学习一封家长就爱情问题给14岁女儿的信,并提出四个讨论题让学生加深理解。这四个问题是: (王万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