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2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3200359
能力与品德是人最根本的心理素质(2)
http://www.100md.com 2002年3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第7期
     以说明能力的本质。能力作为个体心理特性,同其他个体心理特性是有区别的。能力这一个体心理特性就其作用来说,它是对活动的进程及方式直接起调节、控制作用的那种个体心理特性。作为能力的那些个体经验,必须具备对活动进程及方式起稳定的调节作用的特点。它必须是系统化了的、概括化了的那些个体经验,即类化了的经验,是一种网络型的经验结构。

    作为能力实质的那些个体经验,必须对活动进程及其方式具有稳定的自我调节功能。它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也只有在活动中得以体现。所谓活动,也可以说是主体为了满足一定的需要,实现某种目标,而做出的一系列动作过程。它除受制于活动的客观条件以外,直接受主体内部关于活动自我调节系统的调节机制的控制。主体活动的这种自我调节机制,恰恰就是作为能力的个体经验,实现对活动的进程及方式进行自我调节的心理机制。活动的自我调节功能是指主体活动的自我调节机制所必须发挥的作用。一是定向功能,即活动的自我调节机制必须实现活动的定向,完成活动的定向任务。二是控制执行功能,即活动的自我调节机制必须实现活动动作的执行,完成对活动的控制任务。自我调节机制本身的心理要素,即构成能力结构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知识要素和技能要素。知识是人们活动的定向工具;技能对活动的调节作用,体现在活动的控制执行环节之中,表现为对动作执行的控制。知识和技能(包括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是活动自我调节机制的组成部分,也是能力结构的基本构成要素。因此,作为个体心理特征的能力的实质,乃是由知识和技能构成的那种个体经验。如果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则活动的定向和执行就不可能实现,也就不可能进行相应的活动,也就不存在相应的能力。把知识与技能排除在能力之外,就难以对活动的调节机制作出确切的解释,就难以摆脱能力实质问题上的先验论观点。

    记者:您从活动的自我调节机制角度认识能力,认为能力包括知识因素和技能因素,认为能力是人的心理素质。那么,您又是如何看待品德呢?

    冯教授:品德是通常所说的思想品质与道德品质的简称,在我国也叫品性或德性,是人类个体社会行为的一种调节机制,是在社会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合乎社会规范的心理特性。品德是一种个体心理特性,不同于个体的生理特性。品德作为一种个体心理特性是个体的心理系统的特性,属于个人心理素质之列,它不是生理系统的特性,不属于个人生理素质之列。

    作为一种个体心理特性的品德特性,区别于一事一时表现出来的特性,而具有稳定性。品德的心理特性是合乎社会规范要求的心理特性,不同于其他的心理特性。社会规范是社会组织用来评价个人社会行为的是非、价值、善恶的标准或准则。凡是个人的社会行为符合社会规范要求的,则此行为就是对的,正确的,应该的,合理合法的,有价值的,好的善良的行为,即“善行”或“德行”。凡是个人的社会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要求的,则此行为就是错误的,不正确的,不应该的,不合理不合法的,没有价值的,不好的丑恶的行为,即“恶行”。所以,品德是以合乎规范要求的善行来表现的内在特性。因为这种特性合乎社会规范的要求,我国传统文化中称为德性;因为这种特性体现了个人的人品好坏,所以又叫品性。凡是符合我国的思想规范、政治规范、法律规范、道德规范与生活规范的特性,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德性。这些德性包括: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志向;具有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献身祖国建设大业的精神;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遵守纪律,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诚实正直、自尊自强、勤劳勇敢、开拓进取等品质和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自我教育能力、拒腐蚀能力;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

    品德也可以看做是对人、对事、对己,即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对社会规范的遵从态度。品德实质上是人类个体合乎社会规范行为的内在调节机制。有了这种调节机制,其社会行为才能为社会认同,才能被认为具备了人品,学会了做人。

    规范行为的心理调节机能,总是由一定的心理因素来实现的。对规范行为调节机能进行客观分析,就可以确切确定这种调节机制的心理成分。

    从规范行为的内在调节机能来看,规范行为的发生,必须有规范行为的取向与实现这两种调节机制存在。实现规范行为取向机能的机制,可以由规范行为必要性的意义作用即价值的认识与情绪体验(情感)构成,这可以称为规范的价值意识。人类个体必须具有这种规范的价值意识才能明辨是非善恶,才能意识到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才能完成所谓规范行为的选择或取向,才能有所行动。这样,规范的价值意识就成为实现规范行为取向机制的构成要素。只有这种机制的存在,人们在特定的情境中才能产生履行规范行为的意向或愿望,才能引发出合乎规范的行为。因此,规范的价值意识是规范行为的启动机制,是规范行为发生的动机部分。规范行为的另一个调节机能是实现规范行为的定向与执行。规范行为的定向即确定做什么,怎么做,即确定所要实现的规范行为的程序。规范行为的执行即把定向机制中确定的规范行为程序付诸实施,产生实际的规范行动。规范行为本身的调节机制由个体对规范行为本身的认知经验与动作经验构成。没有这些心理因素,则不可能产生合乎规范的行为。品德结构由规范行为的价值意识、规范行为本身的知识与技能三种要素构成。规范行为的价值意识构成规范行为的启动机制即发生机制。规范行为本身的知识与技能构成规范行为的执行即实现机制。规范行为的发生机制与实现机制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是规范行为内在调节机制中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是品德存在的基本结构,是个体心理特性的组成部分,也是人最根本的心理素质。

    记者:您认为,能力与品德都属于心理素质,是否意味着他们也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冯教授:当然。能力与品德作为人的最根本的心理素质,应当成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所谓心理健康教育,简而言之,即指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或者说是提高心理素质水平的教育。任何教育都是一种人际交往系统。心理健康教育是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出发,通过有关心理健康经验的传递而确立的一种人际交往系统。心理健康是人们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社会适应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主体的构建活动,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心理调节机制而实现约。心理健康必须通过学习以及相应的社会适应经验的获得,相应的心理调节机制的建立,才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一种双边双向的协同互动过程,其成效取决于双方互动主体的主动性。

    由于当前社会生活的节奏加快,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越演越烈,心理负荷增加,人类的心理疾病越来越多。调查表明,国内各地区各级各类学生,均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拦路抢劫、伤人、强奸甚至杀人等等,给社会造成严重不安。但是,学生中的心理问题,一般是轻微的。我认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应当以正面教育为主,以预防为主,以心理辅导为主。一方面要向学生传递预防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所需的知识、技能及技术,另一方面要加强训练,在活动中增加学生的体验、经验,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品德,即要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放在首位。

    记者:谢谢您接受采访。您的观点对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指导意义,我代表广大中小学教师向您表示感谢。

    栏目编辑/陈 虹 王 莉 (心 策)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