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表现心理障碍”及其对策
一、“表现心理障碍”及其成因
所谓学生的“表现心理障碍”,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学生的心理渠道受到某种阻碍,从而使其表现欲受到抑制,并且使这种内隐的心理意向不能及时转化为外显的行为方式,或表现欲受到长期的压抑而使表现行为变形,从而严重影响表现效果。其主要表现诸如:害怕表现不佳有损自己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形象,宁可降低自我价值,因此,在课堂上常选择沉默;害怕因为表现不佳而受到他人的嘲笑,有损面子和自尊心;害怕由于自己的表现不佳而占了别人的表现机会和学习时间;误认为表现是出风头、不谦虚,从而不敢表现;缺乏自我表现的正确观念、习惯、勇气,患有表现恐惧症或表现麻木症。以上种种表现大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就其深层的社会文化根源而言,“表现心理障碍”与“爱面子”和“人际敏感”的人格特征有关
面具(或脸面)是个体在社会人际互动中经过自我调节与选择做出的一种符合社会角色期待的外显形象。这一点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业已注意到的“双重人格”的问题,它实际上是由中国人的“脸面”派生出来的某一种心理特征。从“自我”的形成到“面具”的出现,一开始是为了确定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位置,以便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中顺利地互动。但随着社会文化的进程,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将“荣誉”、“自尊心”、“虚荣心”等作为保护自我的门面,久而久之,造成了阻挡真实自我与他人进行交流的“屏障”。
“人际敏感”源于中国人具有“他制”、“他律”的“他人”取向,个体对自我的判断往往取决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而自我感觉的良好与否则完全依赖于人际交往的结果。对人际关系的注重、对获得他人好感的追求,使中国人普遍存在着对来自他人的指责的恐惧。因此,“他律人格”与焦虑情绪密切相关,如许多人在公众场合怕说错话,怕做错事,对自己的言行表现严加控制,这就是“表现焦虑”;不少人在别人面前总要修饰一下自己,生怕暴露缺点,这是“缺点暴露焦虑”;有的人则一面对父母、师长、上级就不自在、不坦然,这是“地位焦虑”。总之,“他制”、“他律”的人格特征易于使个体在社会交往中产生焦虑心理乃至形成“表现心理障碍”。
2 “表现心理障碍”究其外因,主要来自教师不正确的语言教学观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向活动过程,尤其是外语教学,交际活动显得更为重要。人的交际有两方面:一是吸收信息;二是传递信息。“听”和“说”是口头交际的两个方面,“听”可视为输入的形式之一,而“说”可视为输出的一种形式。“说”的能力是在有足够的输入的情况下产生的。作为输出形式之一的“说”尚且如此,而高于“说”这一层次,辅之以动作、表情、艺术化了的“说”——交际,更应注意输入的质和量。
我国的一位学者在评价学校英语实践活动的特点时指出:“中学英语教学除了一点儿外语课堂教学外的真实情境外,几乎看不到有真实自然的交际情境。”他进一步指出:“缺乏信息差距,交际双方就会失去传递信息和获取信息以达到信息平衡需要的动力,就会失去交际的目的性和交际的意义。”
二、消除“表现心理障碍”的方法
1 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
学生的表现心理能够成为现实的表现行为,其中介是表现机会。这种表现机会首先要在时间上给学生提供足够的间隔。如果教师一味大讲特讲,那么学生就没有机会表现;有时班上极少数爱讲的学生老是抢着发言,把机会都占了,那么他人就没有机会了,因而机会还包括份额的合理分配。教师要保护表现欲旺盛的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表现力在难度较大的机会中得以发挥并获得成功,又要将难易适度的机会留给表现欲低或表现力弱的学生,使他们也能在表现的成功中提高表现热情。总之,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表现的契机。无论是提问、复述、背诵、朗读、讨论、辩论、表演,都要恰到好处地适应学生表现的欲望和能力,使他们能够最大或较大限度地显示自己的价值。
2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表现观
人们普遍注意到,儿童时代十分强烈的表现欲,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不断淡化。小学课堂上教师提问时学生举手一大片,有的还向前伸,惟恐教师看不见。这种情况初中后便开始减少。其变化的转折点大致在初二,到初三,教师提问时,几乎应者寥寥了。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正好是学生进入青春期阶段,十四五岁的少男少女开始注意到自我价值的宝贵,害羞心理大大增强,“我已经长大了”(相对不是小孩而言),“别丢脸”。成人意识与“面子”观念开始起作用。这一点在异性面前尤为强烈。虽然愿意在异性面前表现得好,但更怕在异性面前出丑。于是表现欲便受到抑制,变得格外慎重起来,并成为一种潜意识。因此,教师必须首先唤醒这种被压抑的潜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表现观,使学生明确:表现不是出风头,而是练习与实践,是学习与检验。从而使学生树立自觉的参与意识和角色意识,以平等的角色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3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表现方法
如果说树立正确的表现观念才能使学生投入表现,那么掌握足够的词汇、语法和正确的表现方法便是他们表现成功的物质基础。要有足够的输入,才能有一定的输出,否则学生即使明白表现对学好英语的重要,甚至有强烈的表现欲,但由于缺乏足够的物质储存,又不得其法,便会失去表现的勇气。因此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材料与方法的提示,使学生能利用这些语言素材,按照一定的可行的方法,获得比较成功的结果,实现“我能做”,达到自我价值的提高、自我形象改善(即“成长”)的效果。以最常见的回答提问为例,一个比较完善的回答不仅有内容要求(正确、完善有重点),而且有语言要求(正确、简洁、格式规范)。有些学生之所以不呼应教师的提问,并不是因为不知道正确的内容,而是感到在某些方面难以表现好,因此不敢启齿。这就要求教师在学习方法上予以指导,逐步引导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以提高学生把表现欲转化为表现行为的能力。
4 树立正确的评价观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该把对学生的学业评价,作为激励学生的手段,而不是只作为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外部表现的一种裁判式的结论,这就需要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1)严格把握评价的标准
这个标准既要符合大纲的阶段性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一般地说,只要能把握教材的要求,又采用了正确的教学方法,学生大体上能够达到各个教学阶段的要求。
(2)正确运用纠错的策略
在开始学习一个新知识点时,教师要以允许学生出错,不急于纠错,以鼓励学生开口实践为原则。在操练阶段,就要提出要求,要求熟练和准确;在活用阶段,则要求学生表达得流畅、有创意,但不要太计较个别语言运用上的细节失误。
(3)注意评价的全面性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既要注意学生学习的外部表现,如学习纪律、作业成绩,又要照顾学生的主观努力程度、学习习惯,更要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栏目编辑/于 洪 (王世忠)
所谓学生的“表现心理障碍”,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学生的心理渠道受到某种阻碍,从而使其表现欲受到抑制,并且使这种内隐的心理意向不能及时转化为外显的行为方式,或表现欲受到长期的压抑而使表现行为变形,从而严重影响表现效果。其主要表现诸如:害怕表现不佳有损自己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形象,宁可降低自我价值,因此,在课堂上常选择沉默;害怕因为表现不佳而受到他人的嘲笑,有损面子和自尊心;害怕由于自己的表现不佳而占了别人的表现机会和学习时间;误认为表现是出风头、不谦虚,从而不敢表现;缺乏自我表现的正确观念、习惯、勇气,患有表现恐惧症或表现麻木症。以上种种表现大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就其深层的社会文化根源而言,“表现心理障碍”与“爱面子”和“人际敏感”的人格特征有关
面具(或脸面)是个体在社会人际互动中经过自我调节与选择做出的一种符合社会角色期待的外显形象。这一点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业已注意到的“双重人格”的问题,它实际上是由中国人的“脸面”派生出来的某一种心理特征。从“自我”的形成到“面具”的出现,一开始是为了确定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位置,以便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中顺利地互动。但随着社会文化的进程,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将“荣誉”、“自尊心”、“虚荣心”等作为保护自我的门面,久而久之,造成了阻挡真实自我与他人进行交流的“屏障”。
“人际敏感”源于中国人具有“他制”、“他律”的“他人”取向,个体对自我的判断往往取决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而自我感觉的良好与否则完全依赖于人际交往的结果。对人际关系的注重、对获得他人好感的追求,使中国人普遍存在着对来自他人的指责的恐惧。因此,“他律人格”与焦虑情绪密切相关,如许多人在公众场合怕说错话,怕做错事,对自己的言行表现严加控制,这就是“表现焦虑”;不少人在别人面前总要修饰一下自己,生怕暴露缺点,这是“缺点暴露焦虑”;有的人则一面对父母、师长、上级就不自在、不坦然,这是“地位焦虑”。总之,“他制”、“他律”的人格特征易于使个体在社会交往中产生焦虑心理乃至形成“表现心理障碍”。
2 “表现心理障碍”究其外因,主要来自教师不正确的语言教学观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向活动过程,尤其是外语教学,交际活动显得更为重要。人的交际有两方面:一是吸收信息;二是传递信息。“听”和“说”是口头交际的两个方面,“听”可视为输入的形式之一,而“说”可视为输出的一种形式。“说”的能力是在有足够的输入的情况下产生的。作为输出形式之一的“说”尚且如此,而高于“说”这一层次,辅之以动作、表情、艺术化了的“说”——交际,更应注意输入的质和量。
我国的一位学者在评价学校英语实践活动的特点时指出:“中学英语教学除了一点儿外语课堂教学外的真实情境外,几乎看不到有真实自然的交际情境。”他进一步指出:“缺乏信息差距,交际双方就会失去传递信息和获取信息以达到信息平衡需要的动力,就会失去交际的目的性和交际的意义。”
二、消除“表现心理障碍”的方法
1 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
学生的表现心理能够成为现实的表现行为,其中介是表现机会。这种表现机会首先要在时间上给学生提供足够的间隔。如果教师一味大讲特讲,那么学生就没有机会表现;有时班上极少数爱讲的学生老是抢着发言,把机会都占了,那么他人就没有机会了,因而机会还包括份额的合理分配。教师要保护表现欲旺盛的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表现力在难度较大的机会中得以发挥并获得成功,又要将难易适度的机会留给表现欲低或表现力弱的学生,使他们也能在表现的成功中提高表现热情。总之,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表现的契机。无论是提问、复述、背诵、朗读、讨论、辩论、表演,都要恰到好处地适应学生表现的欲望和能力,使他们能够最大或较大限度地显示自己的价值。
2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表现观
人们普遍注意到,儿童时代十分强烈的表现欲,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不断淡化。小学课堂上教师提问时学生举手一大片,有的还向前伸,惟恐教师看不见。这种情况初中后便开始减少。其变化的转折点大致在初二,到初三,教师提问时,几乎应者寥寥了。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正好是学生进入青春期阶段,十四五岁的少男少女开始注意到自我价值的宝贵,害羞心理大大增强,“我已经长大了”(相对不是小孩而言),“别丢脸”。成人意识与“面子”观念开始起作用。这一点在异性面前尤为强烈。虽然愿意在异性面前表现得好,但更怕在异性面前出丑。于是表现欲便受到抑制,变得格外慎重起来,并成为一种潜意识。因此,教师必须首先唤醒这种被压抑的潜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表现观,使学生明确:表现不是出风头,而是练习与实践,是学习与检验。从而使学生树立自觉的参与意识和角色意识,以平等的角色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3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表现方法
如果说树立正确的表现观念才能使学生投入表现,那么掌握足够的词汇、语法和正确的表现方法便是他们表现成功的物质基础。要有足够的输入,才能有一定的输出,否则学生即使明白表现对学好英语的重要,甚至有强烈的表现欲,但由于缺乏足够的物质储存,又不得其法,便会失去表现的勇气。因此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材料与方法的提示,使学生能利用这些语言素材,按照一定的可行的方法,获得比较成功的结果,实现“我能做”,达到自我价值的提高、自我形象改善(即“成长”)的效果。以最常见的回答提问为例,一个比较完善的回答不仅有内容要求(正确、完善有重点),而且有语言要求(正确、简洁、格式规范)。有些学生之所以不呼应教师的提问,并不是因为不知道正确的内容,而是感到在某些方面难以表现好,因此不敢启齿。这就要求教师在学习方法上予以指导,逐步引导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以提高学生把表现欲转化为表现行为的能力。
4 树立正确的评价观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该把对学生的学业评价,作为激励学生的手段,而不是只作为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外部表现的一种裁判式的结论,这就需要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1)严格把握评价的标准
这个标准既要符合大纲的阶段性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一般地说,只要能把握教材的要求,又采用了正确的教学方法,学生大体上能够达到各个教学阶段的要求。
(2)正确运用纠错的策略
在开始学习一个新知识点时,教师要以允许学生出错,不急于纠错,以鼓励学生开口实践为原则。在操练阶段,就要提出要求,要求熟练和准确;在活用阶段,则要求学生表达得流畅、有创意,但不要太计较个别语言运用上的细节失误。
(3)注意评价的全面性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既要注意学生学习的外部表现,如学习纪律、作业成绩,又要照顾学生的主观努力程度、学习习惯,更要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栏目编辑/于 洪 (王世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