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会“十五”科研规划重点项目“学校心理保健”开题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等
黑龙江
中国教育学会“十五”科研规划重点项目“学校心理保健”开题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
2002年4月5日,中国教育学会“十五”科研规划重点项目“学校心理保健”开题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课题组组长、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张俊晨老师主持了会议。
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多年来致力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严谨认真的态度积累了丰厚的经验,为黑龙江省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开题会上,与会专家共同探讨、制定了《学校心理保健工作条例》,用以指导课题研究。《条例》内容包括:学校心理保健工作的目标、原则、内容、实施渠道、评估与检测方案等。
本刊记者张流报道
福 建
福建省建瓯市召开第二次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
2002年4月19日下午,福建省建瓯三中召开了“建瓯市第二次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
建瓯市宣传部主任、政治处主任、各中学校长等6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建瓯市督导室陈泉和副主任主持。会上,建瓯三中等5所学校介绍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会上还讨论了建瓯市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十五”规划,并对建瓯市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概括为以下20个字:
队伍要有,内容要实,渠道要通,形势要活,时间要准。
这次会议标志着建瓯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启动。
——福建省建瓯市心理学会分会曾建兴供稿
浙 江
以课题研究为先导,出精品出成效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心理健康教育情况简介
早在90年代初,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就开始搞心理健康教育。海曙区最大的特色之一是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如下:
特色一:以科研课题为先导,边研究边推广
海曙区搞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开始就大面积实行,而是先从科研课题人手,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课题研究不是封闭式,而是开放式,如教学研讨欢迎非课题教师自愿参加评议讨论。随着研究的深入,课题教师开始增多,一些学校自发地要求加入课题研究。
无论从课题的数量,还是从选题的质量,以及研究的成果来看,都表明最近几年海曙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2001年4月,区教委召开了隆重的现场会,正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域推广。2001年12月正式成立了海曙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
特色二:以区教科室为龙头,促规模、促效应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形式上,区教科室充分发挥了龙头作用,除在课题立项上予以引导、指导外,教科室还发挥自身优势,为扩大心理健康教育规模作出努力。如组织调查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培训课题教师,邀请专家讲课等等。教科室同志还自己上示范课。
1999年~2000年,市级以上专家专程到海曙区直接指导课题研究,区教科室组织教师参加市级心育培训班共4次。浙江省心理辅导协会副理事长、浙江大学副教授杨宏飞还应邀前来海曙区讲学。
这样组织教师定期进行课堂教学研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术问题研讨,聆听专家心理健康教育学术讲座,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完全靠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活动本身,靠教师的自觉性,从而大大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特色三:以终端评价为导向,出精品出成效
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向很重要,在课题研究和区域推广的过程中,海曙区强调了过程评价导向的重要性,认为终端评价的内容包括两方面:首先是实践成果,即是否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否能提高课堂教育效益?是否能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其次是理论成果,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创新。两者缺一不可。
实践方面,从孝闻街小学、西效中学、翠柏小学等实验班学生的心理状况前后对比情况来看,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实验前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理论方面,我市从1999开始征集、评选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论文。区教科室主持的11所学校参与的《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成果在全国非智力因素学术年会(2000.10)上获优秀成果一等奖。2001年又有2项心育科研成果获宁波市教委的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最近2年,教师的心育论文在省级以上公开刊物发表。这些都是精品和成果。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徐晓虹供稿
栏目编辑/于 洪
中国教育学会“十五”科研规划重点项目“学校心理保健”开题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
2002年4月5日,中国教育学会“十五”科研规划重点项目“学校心理保健”开题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课题组组长、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张俊晨老师主持了会议。
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多年来致力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严谨认真的态度积累了丰厚的经验,为黑龙江省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开题会上,与会专家共同探讨、制定了《学校心理保健工作条例》,用以指导课题研究。《条例》内容包括:学校心理保健工作的目标、原则、内容、实施渠道、评估与检测方案等。
本刊记者张流报道
福 建
福建省建瓯市召开第二次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
2002年4月19日下午,福建省建瓯三中召开了“建瓯市第二次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
建瓯市宣传部主任、政治处主任、各中学校长等6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建瓯市督导室陈泉和副主任主持。会上,建瓯三中等5所学校介绍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会上还讨论了建瓯市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十五”规划,并对建瓯市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概括为以下20个字:
队伍要有,内容要实,渠道要通,形势要活,时间要准。
这次会议标志着建瓯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启动。
——福建省建瓯市心理学会分会曾建兴供稿
浙 江
以课题研究为先导,出精品出成效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心理健康教育情况简介
早在90年代初,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就开始搞心理健康教育。海曙区最大的特色之一是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如下:
特色一:以科研课题为先导,边研究边推广
海曙区搞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开始就大面积实行,而是先从科研课题人手,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课题研究不是封闭式,而是开放式,如教学研讨欢迎非课题教师自愿参加评议讨论。随着研究的深入,课题教师开始增多,一些学校自发地要求加入课题研究。
无论从课题的数量,还是从选题的质量,以及研究的成果来看,都表明最近几年海曙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2001年4月,区教委召开了隆重的现场会,正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域推广。2001年12月正式成立了海曙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
特色二:以区教科室为龙头,促规模、促效应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形式上,区教科室充分发挥了龙头作用,除在课题立项上予以引导、指导外,教科室还发挥自身优势,为扩大心理健康教育规模作出努力。如组织调查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培训课题教师,邀请专家讲课等等。教科室同志还自己上示范课。
1999年~2000年,市级以上专家专程到海曙区直接指导课题研究,区教科室组织教师参加市级心育培训班共4次。浙江省心理辅导协会副理事长、浙江大学副教授杨宏飞还应邀前来海曙区讲学。
这样组织教师定期进行课堂教学研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术问题研讨,聆听专家心理健康教育学术讲座,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完全靠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活动本身,靠教师的自觉性,从而大大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特色三:以终端评价为导向,出精品出成效
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向很重要,在课题研究和区域推广的过程中,海曙区强调了过程评价导向的重要性,认为终端评价的内容包括两方面:首先是实践成果,即是否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否能提高课堂教育效益?是否能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其次是理论成果,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创新。两者缺一不可。
实践方面,从孝闻街小学、西效中学、翠柏小学等实验班学生的心理状况前后对比情况来看,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实验前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理论方面,我市从1999开始征集、评选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论文。区教科室主持的11所学校参与的《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成果在全国非智力因素学术年会(2000.10)上获优秀成果一等奖。2001年又有2项心育科研成果获宁波市教委的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最近2年,教师的心育论文在省级以上公开刊物发表。这些都是精品和成果。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徐晓虹供稿
栏目编辑/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