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逆反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2)
向思维的同时,也发展了逆向思维。而逆向思维可以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一些青少年好奇心强,为了探索和求知,喜欢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在相同中求差异,这就是由追求客观真谛的逆向思维驱动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逆反心理。
三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教育对策
尊重、理解青少年
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往往是由于与教师、家长之间缺乏沟通引起的。因此,成人首先应该学习有关发展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理解逆反心理是青少年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成人要从尊重、理解青少年心理的角度出发,与他们真诚相待、沟通思想,并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帮助青少年学会应对挫折,使他们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成人的正确意见。有时,若一时不能说服青少年,要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观点。这样,青少年也会理解教育者的心情,尊重教育者的意见,不一定会反其道而行之。
加强教育者自身的修养
青少年主要是对成人逆反,所以,成人的态度和修养是转变青少年观念的关键因素之一。教育者的感召力来自教育者的威信。一个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教育者必然失去威信,不仅难以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而且会强化他们的逆反心理。同时,教育者要不断改进教育方法。例如,教育者学会适当地沉默,就是帮助逆反期青少年的有效方法之一。有时候,教师和家长有意识的沉默是对青少年的信任和放手,这是建立在两代人更深层次理解的基础上的,这种方法常常使语言显得多余。因为,教育者适当的沉默,可以促使青少年独立思考,自己解决困难。同时,适当的沉默,也是一种宽容,会显示出教育者的气度,减少与青少年的直接对抗,重新赢得青少年的尊重。
帮助青少年认清自我、升华自我
认清自我、升华自我的最好办法是进行自我教育,在防止和克服青少年消极的逆反心理时,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就是一种帮助他们提高自我意识的有效教育手段。例如,青少年往往对自己的成功作向内的归因,对自己的失败作向外的归因。有的青少年学生认为自己学习上的成功,是自己能力强或自我努力的结果;对学习上的失败,他们常常抱怨是由于题目太难、教师水平不高、自己运气不佳等外在情境因素造成的。而他们对其他人的成败却又作出相反的归因。这种归因偏见就会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进而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因此,要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自己,培养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教他们学会正确的归因以及自我疏导的方法。此外,教育青少年对别人也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能给予公正的评价。只有充分发挥青少年的主观能动作用,使他们既善于自我解脱,又善于自我振奋,才是避免产生消极逆反心理的有效途径。
发展青少年的逆向思维,提高他们对错误思想的鉴别能力
凡是有逆反心理者,往往都喜欢进行逆向思维。运用逆向思维,有时能对事物的认识达到一种比较高的境界。如果教育者选择一些青少年比较关心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立的观点,让他们敞开思想,逆向思维,就可以大大提高他们对各种思想的认识和鉴别能力。此外,由于目前教育者提供给青少年的教育内容都是以正面教育为主的,使得青少年学习的都是经过反复“消毒”的“无菌”产品,青少年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免疫功能就会衰退,当他们走上社会,一接触到社会的阴暗面时,就会感到无所适从,产生被欺骗感,逆反和退缩心理就会出现。所以,教育者要在教育过程中运用辩证思维,改变过去只讲光明面,不讲阴暗面的做法,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实施恰如其分的教育,才能使青少年全面、准确地了解社会,提高免疫功能。
促进青少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社会对青少年的看法,在许多方面仍只注意他们的不成熟性,只强调对他们进行社会规范和社会义务的教育,而对赋予他们社会权利则慎之又慎,使得青少年处于社会的“边缘”地位。所以,要做到充分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就应该破除传统观念,放手让青少年参加社会实践,让他们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只有当青少年的活动成为自主活动时,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产生与此相适应的进取心、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青少年也就能摒弃偏见,与社会进一步沟通,完善对个人、社会及自身的认识。
栏目编辑/陈 虹 王 莉 (陈友庆)
三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教育对策
尊重、理解青少年
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往往是由于与教师、家长之间缺乏沟通引起的。因此,成人首先应该学习有关发展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理解逆反心理是青少年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成人要从尊重、理解青少年心理的角度出发,与他们真诚相待、沟通思想,并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帮助青少年学会应对挫折,使他们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成人的正确意见。有时,若一时不能说服青少年,要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观点。这样,青少年也会理解教育者的心情,尊重教育者的意见,不一定会反其道而行之。
加强教育者自身的修养
青少年主要是对成人逆反,所以,成人的态度和修养是转变青少年观念的关键因素之一。教育者的感召力来自教育者的威信。一个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教育者必然失去威信,不仅难以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而且会强化他们的逆反心理。同时,教育者要不断改进教育方法。例如,教育者学会适当地沉默,就是帮助逆反期青少年的有效方法之一。有时候,教师和家长有意识的沉默是对青少年的信任和放手,这是建立在两代人更深层次理解的基础上的,这种方法常常使语言显得多余。因为,教育者适当的沉默,可以促使青少年独立思考,自己解决困难。同时,适当的沉默,也是一种宽容,会显示出教育者的气度,减少与青少年的直接对抗,重新赢得青少年的尊重。
帮助青少年认清自我、升华自我
认清自我、升华自我的最好办法是进行自我教育,在防止和克服青少年消极的逆反心理时,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就是一种帮助他们提高自我意识的有效教育手段。例如,青少年往往对自己的成功作向内的归因,对自己的失败作向外的归因。有的青少年学生认为自己学习上的成功,是自己能力强或自我努力的结果;对学习上的失败,他们常常抱怨是由于题目太难、教师水平不高、自己运气不佳等外在情境因素造成的。而他们对其他人的成败却又作出相反的归因。这种归因偏见就会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进而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因此,要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自己,培养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教他们学会正确的归因以及自我疏导的方法。此外,教育青少年对别人也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能给予公正的评价。只有充分发挥青少年的主观能动作用,使他们既善于自我解脱,又善于自我振奋,才是避免产生消极逆反心理的有效途径。
发展青少年的逆向思维,提高他们对错误思想的鉴别能力
凡是有逆反心理者,往往都喜欢进行逆向思维。运用逆向思维,有时能对事物的认识达到一种比较高的境界。如果教育者选择一些青少年比较关心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立的观点,让他们敞开思想,逆向思维,就可以大大提高他们对各种思想的认识和鉴别能力。此外,由于目前教育者提供给青少年的教育内容都是以正面教育为主的,使得青少年学习的都是经过反复“消毒”的“无菌”产品,青少年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免疫功能就会衰退,当他们走上社会,一接触到社会的阴暗面时,就会感到无所适从,产生被欺骗感,逆反和退缩心理就会出现。所以,教育者要在教育过程中运用辩证思维,改变过去只讲光明面,不讲阴暗面的做法,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实施恰如其分的教育,才能使青少年全面、准确地了解社会,提高免疫功能。
促进青少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社会对青少年的看法,在许多方面仍只注意他们的不成熟性,只强调对他们进行社会规范和社会义务的教育,而对赋予他们社会权利则慎之又慎,使得青少年处于社会的“边缘”地位。所以,要做到充分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就应该破除传统观念,放手让青少年参加社会实践,让他们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只有当青少年的活动成为自主活动时,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产生与此相适应的进取心、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青少年也就能摒弃偏见,与社会进一步沟通,完善对个人、社会及自身的认识。
栏目编辑/陈 虹 王 莉 (陈友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