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
他们一起快乐成长
笔者有两个邻居的小孩名叫崔明明和李冬,同岁,同是男孩儿,同住一个大院,又同在一所幼儿园上学。因为他们的父亲是同事,彼此关系较好,所以两个小孩儿平时经常同吃同住。相同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两个孩子极为相似的性格。三年的幼儿园上下来,幼儿园老师给两个孩子写下了共同的毕业评语:生性好动,表现欲强,富有创造精神。为此,两个孩子的父亲曾私下约定,让崔明明和李冬永远一起读书,将他们一起培养成为高材生。
然而,上了小学以后,情况发生了
崔明明和李冬的成长历程和境遇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
孩子的心灵本是一张洁白无瑕的纸,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同样的教育对象,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可以有截然不同的教育结果。崔明明的不幸和李冬的成功都说明了同样一个道理: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在教育过程中必须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的心理需求。
所谓心理需求,是指人在心理上对客观事物或特定行为的特别的需求。比如: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夸奖和赞美,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一帆风顺等等。
儿童的心理需求有其特殊性,主要包括:受到表扬、给予肯定、获得奖励、给予机会、获得平等、当选头领、引起注意、给予自由、受到尊重等等。儿童的这些心理需变化。崔明明和李冬虽然还在同一所小学上学,但被分到了不同的班级。不同的班主任对待两个孩子的态度和方法截然不同。
崔明明的故事
因为孩子生性爱表现,所以崔明明每次上课都是班上最活跃的一个,浑身上下没一刻钟能闲下来,还不时地发出各种响声。老师在课堂上提问,他每次都是第一个举手,可真正回答问题时却常常是“驴唇不对马嘴”,甚至有时连老师提的问题都没听清楚。崔明明的表现弄得班主任陈老师十分头疼,陈老师经常“请”崔明明的爸爸到学校去共商求如果得不到满足,他们往往会逐步走向叛逆。由于知识水平和社会阅历的限制,他们向成人、向社会展示心理需求的方式各不相同,甚至在成人看来并不妥当,有的甚至会引起教师、家长的误解和反感。
上例中,崔明明经常在课堂上“捣乱”,这并不说明他天生就是坏学生。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他只是在展示自己希望引起教师和同学注意这一心理的需求,只是他的方式不太恰当而已。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心理学方面的常识,善于觉察学生行为背后的心理需要,进而调整自己与学生的交往方式和对学生的教育方式,更多地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并不失时机地告诉他们什么是引起教师和同学关注的合理方式,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引导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如果教师不具备心“治疗”崔明明“多动症”的大计。
每次开班会,崔明明总是陈老师第一个,而且是重点批评的对象。因为批评多了,崔明明成了班上同学嘲笑的对象。无论是课堂上,还是活动课中,老师提问也再没有了崔明明的份。时间一长,崔明明渐渐养成了懒散的习惯,染上了打架、恶作剧、小偷小摸等恶习,真正成了一个“问题孩子”。
李冬的故事
同样的表现也发生在李冬身上,但李冬的班主任刘老师的处理方法却大不一样。李冬在课堂上积极举手,虽然大半问题不会回答,但刘老师却没有轻易给他“爱捣乱”的帽子,而是充分肯定他的参与意识,并适时地加以点拨,鼓励他想好之后再举手。李冬好动,常常不能遵守纪律,刘老师便指定他担任班干部,一方面用以消耗他过盛的精力,另一方面培养他的管理能力,强化他的表率意识。三年下来,李冬不仅改掉了以前的毛病,而且优点也得到了发扬。小学三年级下学期,经全班同学推选,李冬正式当上了大队长,他的学习成绩在全年级名列前茅,语文、数学两个单科还在省奥赛中获了奖。理健康教育知识,看不到学生的心理需求,只注意学生的表面行为,动辄对学生“上纲上线”,将学生的无意行为上升到思想品德高度,并作出品行不良的判断,将其纳入“坏学生”的行列,这个学生最终将会真的变成“坏学生”。
孩子的自制力大多比较差,正当的心理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他们将会以继续捣乱和对抗来向你示威。教师和家长要善于识别孩子问题行为背后隐藏的心理需求,并从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和尊重学生,以一种更宽松、更接纳、更理解的态度去认识学生、对待学生,努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种温馨、和谐、人性化的氛围。
(文中李冬和崔明明为化名)
栏目编辑/王 莉 (王寿斌)
笔者有两个邻居的小孩名叫崔明明和李冬,同岁,同是男孩儿,同住一个大院,又同在一所幼儿园上学。因为他们的父亲是同事,彼此关系较好,所以两个小孩儿平时经常同吃同住。相同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两个孩子极为相似的性格。三年的幼儿园上下来,幼儿园老师给两个孩子写下了共同的毕业评语:生性好动,表现欲强,富有创造精神。为此,两个孩子的父亲曾私下约定,让崔明明和李冬永远一起读书,将他们一起培养成为高材生。
然而,上了小学以后,情况发生了
崔明明和李冬的成长历程和境遇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
孩子的心灵本是一张洁白无瑕的纸,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同样的教育对象,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可以有截然不同的教育结果。崔明明的不幸和李冬的成功都说明了同样一个道理: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在教育过程中必须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的心理需求。
所谓心理需求,是指人在心理上对客观事物或特定行为的特别的需求。比如: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夸奖和赞美,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一帆风顺等等。
儿童的心理需求有其特殊性,主要包括:受到表扬、给予肯定、获得奖励、给予机会、获得平等、当选头领、引起注意、给予自由、受到尊重等等。儿童的这些心理需变化。崔明明和李冬虽然还在同一所小学上学,但被分到了不同的班级。不同的班主任对待两个孩子的态度和方法截然不同。
崔明明的故事
因为孩子生性爱表现,所以崔明明每次上课都是班上最活跃的一个,浑身上下没一刻钟能闲下来,还不时地发出各种响声。老师在课堂上提问,他每次都是第一个举手,可真正回答问题时却常常是“驴唇不对马嘴”,甚至有时连老师提的问题都没听清楚。崔明明的表现弄得班主任陈老师十分头疼,陈老师经常“请”崔明明的爸爸到学校去共商求如果得不到满足,他们往往会逐步走向叛逆。由于知识水平和社会阅历的限制,他们向成人、向社会展示心理需求的方式各不相同,甚至在成人看来并不妥当,有的甚至会引起教师、家长的误解和反感。
上例中,崔明明经常在课堂上“捣乱”,这并不说明他天生就是坏学生。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他只是在展示自己希望引起教师和同学注意这一心理的需求,只是他的方式不太恰当而已。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心理学方面的常识,善于觉察学生行为背后的心理需要,进而调整自己与学生的交往方式和对学生的教育方式,更多地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并不失时机地告诉他们什么是引起教师和同学关注的合理方式,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引导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如果教师不具备心“治疗”崔明明“多动症”的大计。
每次开班会,崔明明总是陈老师第一个,而且是重点批评的对象。因为批评多了,崔明明成了班上同学嘲笑的对象。无论是课堂上,还是活动课中,老师提问也再没有了崔明明的份。时间一长,崔明明渐渐养成了懒散的习惯,染上了打架、恶作剧、小偷小摸等恶习,真正成了一个“问题孩子”。
李冬的故事
同样的表现也发生在李冬身上,但李冬的班主任刘老师的处理方法却大不一样。李冬在课堂上积极举手,虽然大半问题不会回答,但刘老师却没有轻易给他“爱捣乱”的帽子,而是充分肯定他的参与意识,并适时地加以点拨,鼓励他想好之后再举手。李冬好动,常常不能遵守纪律,刘老师便指定他担任班干部,一方面用以消耗他过盛的精力,另一方面培养他的管理能力,强化他的表率意识。三年下来,李冬不仅改掉了以前的毛病,而且优点也得到了发扬。小学三年级下学期,经全班同学推选,李冬正式当上了大队长,他的学习成绩在全年级名列前茅,语文、数学两个单科还在省奥赛中获了奖。理健康教育知识,看不到学生的心理需求,只注意学生的表面行为,动辄对学生“上纲上线”,将学生的无意行为上升到思想品德高度,并作出品行不良的判断,将其纳入“坏学生”的行列,这个学生最终将会真的变成“坏学生”。
孩子的自制力大多比较差,正当的心理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他们将会以继续捣乱和对抗来向你示威。教师和家长要善于识别孩子问题行为背后隐藏的心理需求,并从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和尊重学生,以一种更宽松、更接纳、更理解的态度去认识学生、对待学生,努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种温馨、和谐、人性化的氛围。
(文中李冬和崔明明为化名)
栏目编辑/王 莉 (王寿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