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良好班风的建设
班风一旦形成,便产生出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成为集体中大多数人的自我要求。有了凝聚力,也就有了生命力
在学校教育中,一切教育和教学都是通过最基本的活动单位——班级进行的。因此,班风的建设对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对于班级心理文化的建设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对班风概念的分析
班风是一个班级特有的、占主导地位的行为习惯和群体风尚,它的特点是稳定而具有导向性。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一切活动,无论是心理活动还是行为活动,都是由一定的环境条件(即围绕人并作用于人的一切客观现实)所激发和制约的,当然,人的活动也同样作用于环境,改变着环境。这种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逐渐在人们的头脑里转化为某种观念,那么,这种以观念形式而存在于人们心理上的环境,我们称之为“心理环境”。班风就是通过班级系统外部社会文化因素的渗透和班级成员个体心理特性的整合,在长期的班级工作中形成的、客观,存在于班级系统内部的、一种潜在的影响班级成员思想言行的精神力量和心理氛围。
班风具有自发性和自主性的特点,是班级管理作用的结果,也是班主任凭借的重要管理手段,同时也是班主任从一定社会要求和班级成员的实际出发,并与自己的教育价值取向相融合,对班级成员施加影响,引导班级向好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总之,良好班风的建设是班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班风建设中运用心理知识的必要性
学生作为受教育者,首先是有情感、有意识的人,外界对于他的一切影响都是通过他的心理过程实现的,因此学生的心理因素对于良好班风形成的影响潜在而且重大。班风建设虽然是环境、制度、教学程序的综合效果,但其最终落脚点却集中在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集体舆论以及良好行为方式、人际关系等的形成上,通过这些内在的心理因素起作用。
因此班风建设应以人的管理为中心,以建立学生良好的心理机制为准则,以形成积极、健康的班级心理文化为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在班风建设中运用心理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三、如何建设良好的班风
1 通过全员参与,形成集体规范
优良班风的形成,首先必须制定明确的班级规范。教师要利用一切舆论工具,选择最佳时机,如新生入学、开学典礼、晨检、班会、期末评优等,造成一种强大的声势,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当然,班级规范的制定也需要全体学生的参与,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们的集体观念和主人翁的意识。新的班风作为一种新的心理环境,就是要通过学生们的积极参与,潜移默化地使个体将这种新的集体心理环境非强制地、自觉地移植到自己的心理系统中,成为全体成员的心理特征。
针对我所任教的按摩班学生、思想活跃并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和厌学现象的实际状况,我每学期开展民主选举班委活动,集体决策班级目标、班级规章,以及讨论班委职责分工的班级活动;另外,在班级规章的执行中和对学生干部的考核中,我也主张班级全体成员共同参与,以此加强学生们的集体意识。
2 营造良好的班级情感氟围,促进班风建设
优良班风的形成,还要注意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使每一位学生逐渐融入到班集体中来,以班为家、以老师和同学为知心朋友,自觉维护班级规范。
爱是最好的老师,“欲取之,必先予之”,对学生施以师爱、友爱,学生必会对班级回报以主人翁的爱心和责任心。
针对我班外省籍学生假期返家困难,我作为班主任首先为其购火车票、送站;在第二学期竞选班委时,我明确将这一接送外省同学的任务纳入班级计划中。寒来暑往的接送增进了学生间的情谊,也锻炼了他们的生活能力和社交能力。比如,在活动中学生们学会了如何凭盲人残疾证明在站内上车,如何到火车站找总服务台,提前一小时进站,以便使全盲同学安全上车就座,如何事后给有关方面进行义诊或写感谢信等。
为了和学生们打成一片,我还组织学生们一起春游龙潭湖、夏游紫竹院、秋爬香山、仲秋玉渊潭赏月、新年共同包饺子并同唱卡拉OK等活动,这些活动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加强了彼此的理解和沟通,有助于良好班风的建设。
3 通过活动,进一步增强班级凝聚力
优良班风的形成,还需要通过一系列课外活动,来增强班级凝聚力。
比如2002年春季校运动会时,我班学生热情高涨,表现得非常投入。这次运动会我班在一位同学因病缺席的情况下,获全体总分和广播操比赛第二名,人心大振,班风大振,班级的凝聚力得到了增强。
此前我班还举行过入学宣誓,“做白衣天使”主题班会,“十一”天安门观升旗,每周一次去“414”车队义诊等活动,在活动中低视生和全盲同学、北京市和外省同学互相帮助,形成了团结上进、热爱中医按摩专业的良好风范。在类似的活动中,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锻炼了生活能力,而且培养了自身对班集体的爱心、责任心,进一步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班风一旦形成,便产生出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成为集体中大多数人的自我要求;有了凝聚力,也就有了生命力。
栏目编辑/于 洪 (杨乙光)
在学校教育中,一切教育和教学都是通过最基本的活动单位——班级进行的。因此,班风的建设对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对于班级心理文化的建设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对班风概念的分析
班风是一个班级特有的、占主导地位的行为习惯和群体风尚,它的特点是稳定而具有导向性。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一切活动,无论是心理活动还是行为活动,都是由一定的环境条件(即围绕人并作用于人的一切客观现实)所激发和制约的,当然,人的活动也同样作用于环境,改变着环境。这种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逐渐在人们的头脑里转化为某种观念,那么,这种以观念形式而存在于人们心理上的环境,我们称之为“心理环境”。班风就是通过班级系统外部社会文化因素的渗透和班级成员个体心理特性的整合,在长期的班级工作中形成的、客观,存在于班级系统内部的、一种潜在的影响班级成员思想言行的精神力量和心理氛围。
班风具有自发性和自主性的特点,是班级管理作用的结果,也是班主任凭借的重要管理手段,同时也是班主任从一定社会要求和班级成员的实际出发,并与自己的教育价值取向相融合,对班级成员施加影响,引导班级向好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总之,良好班风的建设是班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班风建设中运用心理知识的必要性
学生作为受教育者,首先是有情感、有意识的人,外界对于他的一切影响都是通过他的心理过程实现的,因此学生的心理因素对于良好班风形成的影响潜在而且重大。班风建设虽然是环境、制度、教学程序的综合效果,但其最终落脚点却集中在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集体舆论以及良好行为方式、人际关系等的形成上,通过这些内在的心理因素起作用。
因此班风建设应以人的管理为中心,以建立学生良好的心理机制为准则,以形成积极、健康的班级心理文化为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在班风建设中运用心理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三、如何建设良好的班风
1 通过全员参与,形成集体规范
优良班风的形成,首先必须制定明确的班级规范。教师要利用一切舆论工具,选择最佳时机,如新生入学、开学典礼、晨检、班会、期末评优等,造成一种强大的声势,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当然,班级规范的制定也需要全体学生的参与,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们的集体观念和主人翁的意识。新的班风作为一种新的心理环境,就是要通过学生们的积极参与,潜移默化地使个体将这种新的集体心理环境非强制地、自觉地移植到自己的心理系统中,成为全体成员的心理特征。
针对我所任教的按摩班学生、思想活跃并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和厌学现象的实际状况,我每学期开展民主选举班委活动,集体决策班级目标、班级规章,以及讨论班委职责分工的班级活动;另外,在班级规章的执行中和对学生干部的考核中,我也主张班级全体成员共同参与,以此加强学生们的集体意识。
2 营造良好的班级情感氟围,促进班风建设
优良班风的形成,还要注意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使每一位学生逐渐融入到班集体中来,以班为家、以老师和同学为知心朋友,自觉维护班级规范。
爱是最好的老师,“欲取之,必先予之”,对学生施以师爱、友爱,学生必会对班级回报以主人翁的爱心和责任心。
针对我班外省籍学生假期返家困难,我作为班主任首先为其购火车票、送站;在第二学期竞选班委时,我明确将这一接送外省同学的任务纳入班级计划中。寒来暑往的接送增进了学生间的情谊,也锻炼了他们的生活能力和社交能力。比如,在活动中学生们学会了如何凭盲人残疾证明在站内上车,如何到火车站找总服务台,提前一小时进站,以便使全盲同学安全上车就座,如何事后给有关方面进行义诊或写感谢信等。
为了和学生们打成一片,我还组织学生们一起春游龙潭湖、夏游紫竹院、秋爬香山、仲秋玉渊潭赏月、新年共同包饺子并同唱卡拉OK等活动,这些活动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加强了彼此的理解和沟通,有助于良好班风的建设。
3 通过活动,进一步增强班级凝聚力
优良班风的形成,还需要通过一系列课外活动,来增强班级凝聚力。
比如2002年春季校运动会时,我班学生热情高涨,表现得非常投入。这次运动会我班在一位同学因病缺席的情况下,获全体总分和广播操比赛第二名,人心大振,班风大振,班级的凝聚力得到了增强。
此前我班还举行过入学宣誓,“做白衣天使”主题班会,“十一”天安门观升旗,每周一次去“414”车队义诊等活动,在活动中低视生和全盲同学、北京市和外省同学互相帮助,形成了团结上进、热爱中医按摩专业的良好风范。在类似的活动中,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锻炼了生活能力,而且培养了自身对班集体的爱心、责任心,进一步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班风一旦形成,便产生出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成为集体中大多数人的自我要求;有了凝聚力,也就有了生命力。
栏目编辑/于 洪 (杨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