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2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3200256
继往开来 与时俱时 大力推进辽宁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等(5)
http://www.100md.com 2002年4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第10期
     现幻觉,情况较为严重。

    [咨询经过] 针对张某的情况,运用心理成长技术,把其由于对父亲的爱而导致的精神抑郁转化为成长的力量。

    第一步,描述过去,尽情宣泄

    这一步引导她面对现实,事情既然发生了,就得承认它,破除她心中“要是父亲没有死该多好啊”的幻想,敢于承认既成的现实。同时,要改变她过去很想“去想”但又不敢想的做法,鼓励她尽情地想,尽情地倾诉过去与父亲相处的情形。在这一阶段,要达到两个目的:

    一是通过宜泄释放被压抑已久的不良情绪;二是引导她面对现实,承认事实,从幻想中走出。 这一步运用心理会谈技巧,与张某“共情”,建立良好的关系,再结合认知疗法,初步改变其不合理认知。经过这一次咨询,张某反映轻松多了,也能够承认父亲不会再来的事实,但仍有排遣不去的悲痛,对前途没有信心,对生活还很悲观。

    第二步,挖掘“基点”,顺势转移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忧,也没有没来由的痛,痛之深往往是因为爱之切。通过倾听张某的陈述,发现她对父亲有着无比深厚的“爱”,这正是所谓的“基点”,它是帮助张某寻找希望,重新生活的“支点”。要利用这种爱,赋予其新的含义与认识角度,从而引导、转移张某悲痛的情绪,找回她对生活的希望。

    “你父亲对你有什么期望?”我问。 (引导她把对父亲深深哀痛的体验转移到其他方面,从父亲对她的期望人手,进行引导)

    “希望我长大成才。”她说。

    “在他离开时,还有什么希望?”

    “希望我和妈妈和睦相处。”

    “你爱父亲吗?”我接着问。(明知故问,是为了引入下一个问题)

    “爱!”她回答得很干脆。

    “事实上,你有没有实现或按父亲的意愿做呢?” (这里引导她重新对爱的表达方式进行反思)

    “……”

    利用“父亲的爱”顺势引导,把爱的状态引向表达爱的行动上来。主要转移到两个方面:一是父亲对她的期望,如果真正爱父亲,那么就努力学习,愉快生活,以自己的成绩作为对父亲“爱”的表达;二是承担起对母亲、对家庭的责任。责任感的激发能起到令人难以想像的作用,它能唤起张某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在这一阶段的咨询中,通过一些积极暗示技巧及“空骑技术”的运用,把对父亲的爱转化为前进的力量,用学习及责任心取代哀痛,表达对父亲真正的爱。

    第三步,成功体验,心理成长

    经过第二步,张某学习、生活都有了很大改善。在学习中,她感到了成功的喜悦,在与母亲沟通中体会到责任感,慢慢走出了哀痛的阴影。在这种情况下,咨询员应通过这一事件,帮助张某心理获得成长,使她能面对今后可能遇到的其他不幸事件。

    在这一步,通过与张某共同探讨分析,使其明确三点:一是不幸事件是不测的,难免的;二是坦然面对,“我”有成功面对不幸的经历,有自信;三是任何事件都是促使“我”成功的机遇。这一步主要使用认知疗法及激励理论,体现张某自己的力量。

    [咨询总结] 在心理咨询中,让来访者倾诉是必要的,一是宣泄不良的情绪;二是与来访者“共情”;三是了解原因。这其中,咨询员要灵活使用倾听技巧及参与技巧。此外,抓住“基点”引导是关键,通过它调动来访者自身的力量,并扩展到其他的生活事件中,成为来访者生命中的“自助器”,完美地体现了心理咨询的核心——助人自助思想。

    “心理咨询就是让人低着头进来,昂着头出去”,有人如是说。以成长为目标,将心理成长技术运用于情绪调控,挫折应付等一些心理危机干预中,能有效帮助来访者顺利成长。

    老师,请远离心罚浙江省苍南县灵溪第一高级中学

    刘雪娟

    一天,学生李昕来到我的办公室。紧锁眉头、神情忧郁的他与我平时所看到的活泼、开朗、调皮的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开口说第一句话“老师,我该怎么办”时显得那么迷惘与无助。

    一个星期前的某一天傍晚,本该轮到李昕做值日,但那天正好学校举行一场足球决赛。作为球迷的他义无反顾地直奔球场。当劳动委员到球场找到他后,未等劳委表示不满,他就先发制人,嘻皮笑脸地说了一些讨好的话,没想劳委不吃他这套,他就干脆不理劳委,只顾自己看球赛。劳委把这件事情报告了班主任。他以为自己一定要大祸临头,非常忐忑不安,哪知班主任见了他显得“若无其事”,只是眼神中多了一层冷漠,而且上课时有意无意地冒出了这么一句话: “有些同学,哼……”然后就是对他意味深长的一瞥。

    李昕说到老师的眼神时,头低了下去,显出无助和无奈的表情。

    在感叹这件事情时,我在为我作为心理咨询老师力所不能及的一种状况深深担忧:随着教育体制和教育法制的渐逐健全,体罚现象渐趋减少,然而,却被另一种精神虐待——心罚所代替。教师利用言语或表情随意嘲弄、讽刺、挖苦学生,对学生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心灵折磨,不知不觉中摧残了学生的自尊与自信。很庆幸李昕主动来找我咨询,很难设想如果李昕把老师的眼神、那些话深藏心底,那心理的阴影将会陪伴他到什么时候?

    余华小说里写到过这么一件事。“我”的小伙伴国庆因为戏称老师为“汉奸”,师母为“皇军”,结果受到了长久的心灵折磨。老师没有打骂国庆,反而笑眯眯地对国庆说:“我会罚你的。”然而下课后老师看都没看他一眼就走了出去。翌日上午老师又问国庆:“你说我该怎么罚你?”已经忘记这件事的国庆忍不住打了一个寒战。此后一个月中,每当国庆兴高采烈完全忘记这件事时,老师总会提醒他:“我还没罚你呢。”这种引而不发的处罚,使国庆整日提心吊胆。这个可怜的孩子在那些日子里,只要一听到老师的声音,就如树叶遇到风一样抖动起来。这位惩罚学生花样百出的老师,应该很满足于自己这次处罚的创意吧。可以想像,如果这种处罚再持续下去(幸亏没有持续下去),国庆在不久的将来也许会:性格变得孤僻、敏感、神经质,整日睁着一对诚惶诚恐的眼睛看周围的世界。

    这真可谓是心罚的“极致”。

    人们都说孩子是花朵,需要细心呵护。体罚不好,心罚更不该。比起那些受到体罚的学生,被心罚者在心灵上所受的创伤更深,无论何种形式的心罚,都让学生生活于阴影之中。老师们是否意识到,你们有意无意的一些做法,可能会影响学生的—生。

    1 讥讽

    记得高中时,有一次政治课上,我主动站起来回答了一个较难的问题,答完之后,老师说了一句在我意料之中又在我意料之外的话:“记忆力真不错么!”口气里有明显的讥讽意味。我知道政治老师对我一直有成见,但我的心还是迅速下沉,并且以后一上政治课我就萎靡不振。虽然现 (吴文菊等)
上一页1 2 3 4 5 6 7 8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