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2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3200249
美国心理教育面面观(1)
http://www.100md.com 2002年4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第10期
     一、美国学校的心理辅导员

    据统计,在美国,每五个青少年中就有一个在学校期间有过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就会对青少年的学习、发育、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美国国家精神健康研究院的调查报告认为,约有5%至9%,即250万至500万左右的美国儿童因为这些心理障碍影响学习。

    学校心理辅导员是保证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精神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他们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与教师、父母及其他心理健康领域的专业人士合作,针对每个孩子的问题制定出专门的解决办法;向教师和家庭提供参考解决办法,使孩子学会负责任;向教师和其他学校成员直接提供咨询。

    在美国,当学校心理辅导员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必须在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接受特殊训练,涉及心理健康、儿童发育、学校组织方式等等;另外还要经过至少一年的实习。正式成为学校心理辅导员,还必须得到州的认证,有些地方还要求心理辅导员获得另外的执照。部分学校的心理辅导员还要得到美国国家学校心理辅导员认证委员会的国家级认证,美国国家学校心理辅导协会目前约有2.1万名成员。

    美国的中小学心理辅导员往往拥有硕士以上学位。学生可以直接找心理辅导员交流,听取意见。另外,如果教师发现个别学生表现反常,也可以建议其去接受心理辅导。如果家庭原因造成学生心理压力,心理辅导员有时还会要求家长一起接受辅导。

    心理辅导员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巨大的。据美国国家学校心理辅导员协会调查,当学校心理辅导员人数与学生的比例是l:1000时,往往能够大大减少学生的违纪问题和学习障碍。但在美国许多教学区,这个比例为1:2500左右,而且在不同的地区和学校,心理辅导员的数量也极不均衡,有些学校经费紧张,心理辅导员由几家学校共同聘用,因此心理辅导员仍有较大缺口。

    最近,在美国心理学协会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有专家提出,如果不能迅速增加学校心理辅导员的人数,让心理学走入校园,美国将失去推动教育、阻止暴力、防止未成年人怀孕的机会。美国心理学协会还强调,为了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家必须克服与学校教师之间的“文化差异”,把自己的成果“翻译”成普通人能够理解的应用方法,心理学家和学校教师之间应该建立更强大的沟通网络。

    二、让学生充分树立自信心

    1 学校的教育

    美国从小学起就为孩子营造培养信心的环境。小学班级中,都没有指定的班长,而是由班上十几个孩子每天轮流当“干部” (Starstudent,ChildOftheday,or Leader),负责班里当天的所有事务。这天,负责的孩子会戴一个醒目的标志,热情地为大家服务,并留心周围的纪律,听从老师的吩咐。他们之所以如此兴奋和负责,因为他们意识到这一天他是班上最重要的学生,也是班上的中心人物。而且,这种机会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公平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明天”。这样做,不仅培养一个孩子的“领袖”意识,也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而不像国内那样,让其他孩子都依附于或听命于老师指定的学生负责人。

    美国中小学成绩没有明确的排名。获奖的学生,学校也不公布,而是将通知寄到孩子家里。学生每次考试的成绩单,也放在密封的信封中交给家长。平时的考试结果,从不公开宣布,学生之间也不许相互询问。作为学生,每人只知自己的成绩,或者知道自己的名次排行,对别人的成绩,一概不知。

    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像国内那样,老师在班上或家长会上公布学生的成绩,让那些学习成绩稍差的孩子丢人现眼,感到无地自容。虽然学生在压力之下可能会有知耻而后勇者,但多数情况下,孩子的自尊心会受到严重挫伤,难免会有破罐子破摔者。

    美国这种对学习及考试成绩“秘而不宣”的好处是:一方面,学生不会因一两次考试失败而灰心保护了学生的自尊,促使学生下次做得更好一些;另一方面,即使成绩优异,在班上考了第一的孩子,因不知自己的成绩在班上的排名,也不敢洋洋得意,骄傲自满,躺在成绩上睡大觉,总会保持一种压力和继续努力的紧迫感。

    家长若问老师,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时,除非孩子有非常重大的问题,不然老师的回答全部都是:“好,太好了,你的孩子多么美丽,多么有教养,有这样的孩子在班上,是我和学校的幸运和骄傲。”这就让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在老师和学校的心目中是满意的,这样便会给予孩子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这种做法的不足之处是,假如父母对孩子没有合理评估的话,便很难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

    对学生不进行排名,对身心正在发育阶段、自我辨别能力尚不健全的孩子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美国老师启发学生树立自信、积极参加课堂发言时说:“什么是课堂,课堂即是将人们聚集到一个敞开的空间,人们在此了解和学习周围的世界。”课堂上,美国老师对学生没有明确的要求,你爱怎样就怎样,你可以随便走动,随便说话,只要能学到知识就行。而亚洲国家的学生上课时多数是中规中矩,将手背在身后。学生只能认真听讲,不可以表现自己。他们面对的不是一个活泼的空间,而是一个狭小的、不能表现自己的世界。

    一个美国男孩儿上小学时因诵读困难常被其他孩子耻笑,学习跟不上大家。可教师从没对他失去信心,父母也耐心辅导他,帮助他树立改正缺点的信心,结果他不仅高中毕业,而且还上了大学。长大后,他说:“实际上,诵读的障碍反而成了我的财富,我之所以有此毛病,是因为我看整体东西都是多面多边形状的。”这样天赋的特质,使他最后成为一名工程师与雕塑家。

    2 家庭的教育

    国人和那些在美国,但不是从小在美国长大的华人,出于传统观念的原因,常常觉得美国人用时真时假(多数是出于善意的假)的语言去赞美人,感到肉麻和不理解。比如某某人明明穿件不合时宜的衣服,在国内,熟悉的人一定会当面提醒或批语一番;不熟悉的人,背后也要议论一下。而美国人则认为穿衣戴帽是个人的自由,谁也不会去注意这类闲事,顶多在惊异之际说一句:“啊——多么与众不同!”这话是褒是贬,你去琢磨吧。

    除工作外,美国人一般不会当面批评你。孩子到别人家玩时,常会令人吃惊地像大人那样客气地说赞美的话。我们中国人到别人家里,长辈晚辈称呼起来,界限分明,决不能叫错,否则视为大不敬。而美国人无论大人小孩,统统以名相称。孩子们只喊你的名字,没人叫你阿姨或叔叔之类。这些小事表现出美国孩子社交上的自信和随意,明显比中国孩子“胆大”和敢交际。

    孩子生下来谁比谁差?华人家庭的孩子,表面上很文静,也可以 (刘 魁)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