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2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3200182
考试焦虑的成因分析及矫治方法(2)
http://www.100md.com 2002年4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第12期
     树立信心,矫正其认知偏差,对自己的缺点能够及时给予纠正。

    2 从行为上加以控制

    (1)切断与社会上“小朋友”的联系渠道(但要不留痕迹)。

    (2)班主任每天给海南指定任务,要求必须完成(同时结合自身的安排),使他“忙个不停”。

    (3)“奉陪到底”。模拟考试,高考报名,高考前志愿填报,教师均悉心指导,使其了解全局,心里感到踏实。

    (4)对其不正确的行为给予及时纠正。

    终于,海南升学了,考上了全国重点大学。

    思考

    1 海南“出逃”的根本动机在于逃避考试。考试焦虑导致了他的逃避。过高的期望与缺乏耐心,任性的性格,导致了海南自我认识的偏差,总认为自己无能,不够努力(其实他做得不错),于是走向了自我否定的极端,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丧失了进取的动力。归结起来,海南未能在个人发展的特定阶段掌握自己所需要的能力。

    2 考前焦虑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心理疲劳带来的学习焦虑。家长、老师的期盼,同学之间激烈的竞争,以及学生自我过高的追求,都会使其心智活动的效率降低、注意力分散、意志力薄弱、情感波动,大脑兴奋与抑制失控,产生心理障碍。此外,还有复习中的猜题心理,侥幸碰运气心理,考试失败后的畏难心理,初次考试的恐惧心理,答题时的犹豫心理,屡试不第的惧怕心理等等,也会使学生对考试感到紧张、焦虑,甚至出现植物性神经系统紊乱,以及种种神经官能症。如果不及早发现,不仅会导致厌学、逃学,而且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

    3 考试焦虑的调治方法很多,但要因人而宜。一般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要调整心态。要消除心理压力,由“要我学”的“压抑性学习”转化为“我要学”的主动学习。教师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处理好突发事件,协调人际关系。

    第二,要树立自信。学会积极的心理暗示:我经过了刻苦的学习,完全有把握考好,我能行,用想像中的成功场景去消除紧张。

    第三,要准备充分。要认真地对待每一场考试,考前准备越充分,考试就越有把握。

    第四,要方法得当。考试时,心理要进入竞技状态,像运动员进入赛场一样,既要奋发前进、拼搏,又要沉着、冷静。在答题时,要先易后难,灵活应对。

    4 积极的考前心理调节,有利于减轻考试焦虑。

    (1)学会放松。可针对本人实际,进行放松训练,养成放松的习惯。有时,短暂的祥和平静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2)加强运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任何运动项目只要有兴趣从事,皆有助于身心发展与消除紧张焦虑感。

    (3)保证足够睡眠,睡得好与吃得好同样重要,适宜的睡眠可松弛紧张的情绪,缓和承受的压力,储备面对挑战的精力。

    (4)合理有效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与作息时间,可使自己精力充沛,减少紧张与焦虑的累积。

    海南在老师和同学的教育、关心、帮助下,总算比较完满地渡过了高中阶段。跟踪调查发现,大学中海南偶有反复,但总的情况还算比较平稳。

    这个实例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教师,在目前这个多元价值社会中,人生观、道德观都在不停地碰撞、变化。学生的个性心理、个性倾向以及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地变化,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学习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知识,在实践中自觉运用这些理论知识,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特征,用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解决学生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和挫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获首后“健康杯”征文二等奖)

    栏目编辑/王 莉 (薛安全)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