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3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3200154
不可只用一个窗口(1)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年第1期
     美籍华人、著名心理学家李恕信在《潇洒的母亲》中讲述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人埋葬死狗,泪流满面。这时她母亲将她带到另一窗口,让她欣赏美丽的花园。果然,小孩愁云一扫,变得快乐无比。这个故事从一个侧面给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众所周知,情绪是对客观事物和对象的态度的体验,依其效用有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分,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有着广泛的影响。积极情绪诸如乐观和热情等,有助于个体潜能的发挥、个体活动效率的提高;消极情绪诸如悲观和自卑等,则阻碍个体活动水平的正常发挥。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必须尽可能发挥积极情绪的作用,避免消极情绪的影响。特别是现在的中学生,由于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处在半成熟阶段,内心既充满着希望和抱负,又满怀烦恼和彷徨,当其强烈而朦胧的自我意识觉醒后,面对社会的转型,承受着升学的压力,一旦个人的愿望难以实现,脆弱的情感往往陷入困惑而无所适从,轻者束手无策,重者走向极端。

    毫无疑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利用积极的情绪与消极的情绪这对立的两方面的易转变性有效地进行情绪调控指导。所谓情绪调控就是指情绪的自我控制,使个体在大多数情况下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即使在产生消极情绪时也能够从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使自己不至沉湎于消极情绪中不能自拔。应该说,文章开头故事中那位母亲的引导,实际上就是一种情感调控指导,她以一个看似不经意的举动及时让女儿从悲伤的阴影中走出,这是一位懂得心理知识的母亲。这位母亲的高明在于她懂得一个道理:帮人看世界,不可只用一个窗口。人的心理状态主要受外部客观事物的刺激和自身情绪的调控。孩子是通过窗口看世界的,他们从窗口世界中感受着喜怒哀乐;学生是通过窗口了解社会的,他们从窗口社会中进行着情绪体验。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为学生提供一个空间,为学生提供影响心理发展的窗口,让学生从多个窗口中感受内心的波澜,并学会选择窗口来调节自己的情绪。从前面提到的那位母亲身上,我们可以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

    关注学生,学会察言观色

    母亲之所以成其为母亲,是因为她时刻关注着孩子的一切,她把孩子当成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俗话说:母子连心,母亲不仅关注着孩子的衣食住行、生活起居,更关注着孩子的每一点成长,她不仅读得懂孩子的语言,而且从孩子的非言语行为——“泪流满面”中读出了伤感。同样,我们的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需要人关注,需要人爱,需要人帮助。而在现实中,因班容量大,教师往往把关注的视线局限于“好”学生和“差”学生,即使对一般学生有关注,也往往很难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如果连学生的内心世界都不了解,还谈什么沟通?还谈什么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善于“察言”,更要善于“观色”,通过“察言”了解学生在想什么,通过“观色”揣摩学生情绪状态——因为研究表明,人的大部分情感往往是由非言语行为表达的,眼神、手势、身姿、表情、语气、语调、动作等非言语行为往往透露出的是真实的内心世界。

    笔者曾从事过多年学校心理咨询工作,从接触到的情况看,有些学生的情绪极易在脸上表现出来,比如眼睛盯牢一处看必然在想其他事,眼睛顾左右而望其他必然是心神不宁,嘴上说心情很好但说话音调缓慢眼神呆滞必然心事重重……这类学生就如故事中的小女孩,作为教师比较容易揣摩其心理,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内心情感表露得较隐蔽,对这一类学生教师更要多一个心眼,多和他们交流,有时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不能放过。一次,我和学生吴某面对面地坐着闲聊,他表面上很开心,不知怎的,我总感到吴某的眼睛有点闪闪烁烁不敢正视我,联系前一阶段听到的某些情况,直觉告诉我:他在回避什么,一定遇到了什么事。果然,在我耐心的诱导下,基于对我的信任,他最后终于讲出了实情:家中父母吵得厉害,自己又怕同学知道,心里很烦,不知怎样才好……了解情况后,我及时做了工作,帮他出了主意。没几天,吴某的情绪就调整过来了。应该说,如果没有我对他的关注,就没有他对我的信任;如果没有我对他的关注,我就不能及时了解情况,就不能及时进行指导。

    教育者的角色定位

    教育是一门艺术,该怎样解决已经发现了的学生心理问题,母亲以自己的方式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在读懂了孩子泪流满面后,她把孩子带到了另一窗口。值得注意的是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而是让孩子自己去感受。在这儿,母亲没有把自己当成救世主,当成教员,而是以一个“ 帮助者,引导者”的角色教孩子自悟。事实证明,教师也只有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 帮助者,引导者”,才能使教育产生最大效应。

    我们发现有一些教师喜欢把自己看成是“权威”,缺乏和学生平等相待的心态。学生出了问题往往归咎于品行,把心理问题德育化。我曾接触过一位学生蔡某,小学毕业时老师评价“ 她品行不好,喜欢小偷小摸”,同学评价“ 她行为不端,好偷别人的东西”,在教室里,同学都看不起她。刚接班时有家长好心地提醒我要密切注意这个品行不轨的学生,但随着我和她的交谈数次的增加,我发现该学生之所以要拿别人的东西并不是品行问题,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问题。那么导致她心理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该学生是领养的,自卑感极强,心里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弃女,尽管养父母对她宠爱有加,事事顺着她,但她总感受不到快乐,性格极为怪癖,于是她把拿别人的东西当成了自己的一大乐事,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原因找到了,我没有像往常那样直接告诉她该怎样怎样,而是做了几件事:和她交心,赢得她的信任;做其他学生的工作,接受她融入集体;经常性地安排她为集体做事;有意识并不露声色地搞了些活动……在大家潜移默化的帮助和引导下,她逐步改掉了那人见人厌的坏习惯。

    确立教师“ 帮助者,引导者”的角色——这是提高教育艺术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

    提供看到美丽花园的窗口

    显然,使故事中女孩变得快乐的是美丽的花园,如果把学生所应养成的情绪目标比作是外部刺激的话,那么窗口就是促成并调控学生情绪的重要因素。就学生的心理发展看,这些窗口很多,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对学生的情绪施以影响。

    和谐、信任、友好的心理环境是健康心理品质形成的良好条件。教育其实是师生思想情感的互动过程。师生双方只有在人格上平等、心理上相容时,学生才能开放自我,才能实现自尊、自爱、自强、自信。学生只有把教师看作是可以信任的对象时,才能敞开心扉,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因此,教师要有期待和宽容之意,要有尊重与平等之心,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良好的心理品质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情绪可以传递,据调查,学生的焦虑情绪很大程度上是由对教师的恐惧引起的。一个乐观开朗的教师,往往能培养出一群乐观开朗的学生。教师是教育影响的主导者、支配者。从人格到认知,到意志、情趣、态度、兴趣,从有意识到无意识,教师对教育环境的调控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教师,他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也高,对情绪的调控能力也强,反之亦然。而实际情况是教师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其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绪突出,虚荣心明显,焦虑水平高,性格忧郁孤僻,逆反心理强(这六个方面和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几乎一致)。这种现状非常不利于学生心理的优化,因此,教师要具备有关心理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汤国忠)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