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心理效应在教育过程中的运用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心理健康,是目前摆在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引导,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扰,是迫在眉睫的教育活动之一。然而,教育心理学又告诉我们: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无法避免地存在着一种心理距离,这成为了我们实施教育活动的一道屏障,如何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出发点。本人多年从事教学的实践经验证明,一位称职的教师必须掌握一些心理学的原理,其中把心理效应运用到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不失为一种好的途径和方法。
层递效应
层递效应,又称“登门槛效应”,它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小要求后,如果他人在此基础上再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那么,这个人为了认识上的统一,或为了给人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就倾向于接受这个更高的要求。例如:一个喜欢早晨赖床的孩子,他本来每天都是7点才起床的,你突然间要求他6点就要起来,他一定不会接受,但是如果你只要求他提前15分钟起床,通常他都会接受,让他坚持一段时间,养成习惯后,你再让他提前15分钟,通常他也不大会拒绝。以此类推,再过一段时间,他就很有可能会达到你最初设立6点起床的目标。
为什么会有这种心理效应呢?因为当人们提出一个貌似“微不足道”的要求时,对方往往很难拒绝,否则好像太不近人情了,于是在心理上通常他会完全接受。一旦接受了这个要求,仿佛跨进了一道心理上的门槛,没有抽身后退的可能,而一个更高的要求又和前一个有承继关系,似乎就顺理成章地接受了。再提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会使人的心理失去戒备,降低了可能出现的心理逆反和对抗,从而容易服从。
俗话说“一口吃不出胖子”,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行为训练也是这样,应该给学生确立呈梯级状的行为目标和规范,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此及彼、步步登高。教师在运用层递效应时,首先要考虑这个要求的合理性,它必须能够为学生所接受和容忍。切忌操之过急、急于求成,要求过多、过高,否则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抗拒,使他们丧失努力的信心,最后连一个小小的要求都达不到。
此外,在确立梯级目标和要求时,还要避免出现所定的梯级太多,每一要求的间隔时间又太近的做法。这样,会让学生有一种明显的“得寸进尺”的感觉,从而引起学生的反感,所提要求就很容易遭到拒绝,或出现阳奉阴违的现象。
教师在运用层递效应引导学生时,对所提的每一个要求必须严格执行,切实检查。这样,后一个更高的要求才有实行的坚实基础。倘若不是这样,抓而不紧,最初的要求没兑现就提更高的要求,只会形成要求层递而行为没有改善的局面,教育的效果也难以显现。
巴奴姆效应
有位心理学家做过一次有趣的实验:他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声称自己是占星术家,能够遥测每个不相识者的性格。广而言之后,信件纷至沓来。这位心理学家根据读者来信寄出了数百份遥测评语。有两百多人回信感谢,称赞他的遥测准确,十分灵验。谁料心理学家寄出的竟是内容完全相同的标准答案:“您这个人非常需要得到别人的好评,希望被人喜欢和赞赏,不过并非每个人都如此对您;您的想像力丰富,有很多美好的理想,其中也包括一些脱离现实的幻想;您想做成许多事情,身上蕴藏的潜力无穷,相比之下,已经发挥出来的却不多;在某种情况下,您会产生烦恼,甚至犹豫动摇,但到关键时刻,您的意志还是坚定不移的……”
这样的评语怎会不“灵验”,因为谁不想被人喜欢和赞赏?谁不会有美好的憧憬?谁会说自己的潜力已充分发挥?所以,这种几乎适合任何人的评语每个人都会乐意接受。心理学家把人们乐于接受这种概括性的性格描述的现象称为“巴奴姆效应”。
该效应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启示是:每个学生,不管他过去和现在表现怎么差,在其内心深处总多少有点积极向上的念头,有时羡慕他人的成功,常常是自我要求上进的心理折射。教师的责任在于点燃学生埋藏在心灵深处的希望之火,激发他们潜在的能量。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必须坚持一分为二,哪怕是最差的学生,也要善于找出他的闪光点。
巴奴姆效应还给了我们另一个启示:在为学生写评语时,可以把握总体,适当抽象,宜粗不宜细。过份拘泥于具体情节,容易使学生产生老师老抓住小事不放的感觉。当然,教师的评语也不能像占星术家那样无的放矢,泛泛而谈,让人任意想像。应该有的放矢,体现个性,否则评语就会失去应有的教育效果。
幽默效应
恩格斯认为,幽默是“具有智慧、教养和道德上的优越的表现”,可见幽默其实是一个人的人格特征中重要的、积极的因素。一些调查也证明,学生所列举的他们喜欢的教师的特征中,幽默一直是名列前茅的。
幽默是人际关系中必不可少的“润滑剂”,人们都喜欢幽默的交谈者,喜欢听幽默的话语。具有幽默感的教师一走进学生中间,学生们就会感到快乐,沟通也就顺畅了。教师的幽默感,主要通过警句、格言、妙语和急智之言等形式予以表达,其共同的特点是:简明扼要地表达思想或说明事实。
教师的妙语、急智之言的幽默,在教育工作中具有良好的教育功能,如:
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 幽默引起的笑声,能刺激肺部活动,改善呼吸,促进血液循环,使人充满活力。兴奋在大脑特定部位发生后,会不断地集中并相互诱导,形成兴奋中心。而兴奋中心周围大区域则呈现相对抑制状态,削弱对其他事物的注意,从而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
有助于阐述问题和引导教育方向幽默是理智的一部分,具有穿透力,通过无误的意会,有助于学生对事物和问题的深刻理解。此外,用幽默的方式来批评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时,这种方式,点而不破,既解决了问题,又不会严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避免师生间直接的心理对抗,使学生在笑声中忍受或接受引导,其效果要比板起面孔的训诫好得多。
也可用来补救教师在师生沟通中产生的一些失误妙语连珠的幽默,虽然是调节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具有多重的教育功能,但也不是万能的调料。用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的话来说:“幽默只是蛋糕表面的糖和夹层的巧克力,并不是蛋糕本身。”所以,运用必须适时、适度,并且要绝对避免把幽默变成讽刺挖苦、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工具,或变为低级趣味的逗笑。
增减效应
心理实验研究显示:人们喜欢那些对他们的喜欢不断增加的人,最不喜欢那些显得对他们的喜欢不断减少的人;一个对人们的喜欢逐渐增加的人,比一贯喜欢人们的人更令人喜欢。心理学家阿伦森把这种心理现象称为“增减效应”。
增减效应对于教育工作者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如:
把握表扬和批评的比例 教师对学生一股脑儿全是批评容易使人灰心丧气,造成心理对抗;全是表扬则会使人飘飘然,盲目乐观,未必能使人始终精神振奋。一般来说,表扬与批评的比例以7∶3为当,至少是6∶4,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两者均不可偏废。
表扬、批评要逐步升温 有些班主任为了转变后进生,给后进生创造“闪光”的机会,就在班上对其大加褒扬,甚至委以班干部的重任。班主任用心良苦,然而后进生的一些顽疾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往往很容易复发,一旦旧病复发,班主任予以撤销职务处理,结果学生变得更差。所以,对学生无论是表扬、批评,还是情感的投入都要逐步增加,任何的暴冷暴热都不可取,常会留下后遗症。
先批评后表扬并非一成不变的模式 增减效应实验证明:先批评后表扬比先表扬后批评的效果好,甚至比全部表扬的效果还好。但是,这并非一成不变的灵丹妙药,关键在于批评、表扬的内容是否与客观事实相一致;其次实施效果如何还取决于老师的情感、态度、方法以及学生的心理状态、时机、环境等因素,顺序只是技巧之一。
潘多拉效应
古希腊神话中的大神宙斯,一次派侍女潘多拉传递魔盒。在给潘多拉魔盒时,宙斯叮嘱她万万不能打开。然而,宙斯的告诫,反倒激起潘多拉不可遏制的好奇和探究欲望,于是她不顾一切地打开魔盒。结果,所有罪恶都跑到了人间。
人们往往有一种心理倾向,越是禁止的东西,如果没有说明可以为人们接受的充足的禁止原因,那么,禁止本身就会引起假设、推测,反而常常诱发人们的好奇心理并引起探究反射,形成与禁止相背的意向,这就是禁果逆反。心理学移用潘多拉打开魔盒的神话,称之为“潘多拉效应”。
好奇、探究是学生的重要心理特点,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引导。例如,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对一些有害或不良的书刊以及活动下禁令,若未作充分的说明,而只是简单下禁令,那么,这样做只会增加被禁止的书刊、活动的神秘色彩。学生,尤其是那些非顺从型人格的学生,往往会因此而去尝试,大大违背了教师的初衷。所以,老师在作出某项禁令前,必须认真疏导,充分说理,晓以利害,这样才能防止可能出现的禁果逆反心理,减低潘多拉效应的强度,达到预期目的。
教师有时也可利用潘多拉效应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如,有这样一位老师,她班上有位“后进生”总认为班主任对他有成见,那本从不离手的工作手册上记下了他一笔笔的“黑帐”。怎么消除这种误解呢?一次,这位班主任故意将工作手册“忘”在讲台上,那位学生禁不住逆反心理的支配,偷看了手册,结果发现老师在手册里记了许多他的闪光点,从此误解消除了,他也乐意接受老师的教育了。
当今成长中的青少年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职责。要提高教育的实效性,首先必须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心理学的原理就是进入这道“心门”的钥匙。教师只有掌握了这把钥匙,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智,最终实现教育的目标。 (郑艳宇)
层递效应
层递效应,又称“登门槛效应”,它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小要求后,如果他人在此基础上再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那么,这个人为了认识上的统一,或为了给人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就倾向于接受这个更高的要求。例如:一个喜欢早晨赖床的孩子,他本来每天都是7点才起床的,你突然间要求他6点就要起来,他一定不会接受,但是如果你只要求他提前15分钟起床,通常他都会接受,让他坚持一段时间,养成习惯后,你再让他提前15分钟,通常他也不大会拒绝。以此类推,再过一段时间,他就很有可能会达到你最初设立6点起床的目标。
为什么会有这种心理效应呢?因为当人们提出一个貌似“微不足道”的要求时,对方往往很难拒绝,否则好像太不近人情了,于是在心理上通常他会完全接受。一旦接受了这个要求,仿佛跨进了一道心理上的门槛,没有抽身后退的可能,而一个更高的要求又和前一个有承继关系,似乎就顺理成章地接受了。再提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会使人的心理失去戒备,降低了可能出现的心理逆反和对抗,从而容易服从。
俗话说“一口吃不出胖子”,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行为训练也是这样,应该给学生确立呈梯级状的行为目标和规范,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此及彼、步步登高。教师在运用层递效应时,首先要考虑这个要求的合理性,它必须能够为学生所接受和容忍。切忌操之过急、急于求成,要求过多、过高,否则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抗拒,使他们丧失努力的信心,最后连一个小小的要求都达不到。
此外,在确立梯级目标和要求时,还要避免出现所定的梯级太多,每一要求的间隔时间又太近的做法。这样,会让学生有一种明显的“得寸进尺”的感觉,从而引起学生的反感,所提要求就很容易遭到拒绝,或出现阳奉阴违的现象。
教师在运用层递效应引导学生时,对所提的每一个要求必须严格执行,切实检查。这样,后一个更高的要求才有实行的坚实基础。倘若不是这样,抓而不紧,最初的要求没兑现就提更高的要求,只会形成要求层递而行为没有改善的局面,教育的效果也难以显现。
巴奴姆效应
有位心理学家做过一次有趣的实验:他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声称自己是占星术家,能够遥测每个不相识者的性格。广而言之后,信件纷至沓来。这位心理学家根据读者来信寄出了数百份遥测评语。有两百多人回信感谢,称赞他的遥测准确,十分灵验。谁料心理学家寄出的竟是内容完全相同的标准答案:“您这个人非常需要得到别人的好评,希望被人喜欢和赞赏,不过并非每个人都如此对您;您的想像力丰富,有很多美好的理想,其中也包括一些脱离现实的幻想;您想做成许多事情,身上蕴藏的潜力无穷,相比之下,已经发挥出来的却不多;在某种情况下,您会产生烦恼,甚至犹豫动摇,但到关键时刻,您的意志还是坚定不移的……”
这样的评语怎会不“灵验”,因为谁不想被人喜欢和赞赏?谁不会有美好的憧憬?谁会说自己的潜力已充分发挥?所以,这种几乎适合任何人的评语每个人都会乐意接受。心理学家把人们乐于接受这种概括性的性格描述的现象称为“巴奴姆效应”。
该效应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启示是:每个学生,不管他过去和现在表现怎么差,在其内心深处总多少有点积极向上的念头,有时羡慕他人的成功,常常是自我要求上进的心理折射。教师的责任在于点燃学生埋藏在心灵深处的希望之火,激发他们潜在的能量。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必须坚持一分为二,哪怕是最差的学生,也要善于找出他的闪光点。
巴奴姆效应还给了我们另一个启示:在为学生写评语时,可以把握总体,适当抽象,宜粗不宜细。过份拘泥于具体情节,容易使学生产生老师老抓住小事不放的感觉。当然,教师的评语也不能像占星术家那样无的放矢,泛泛而谈,让人任意想像。应该有的放矢,体现个性,否则评语就会失去应有的教育效果。
幽默效应
恩格斯认为,幽默是“具有智慧、教养和道德上的优越的表现”,可见幽默其实是一个人的人格特征中重要的、积极的因素。一些调查也证明,学生所列举的他们喜欢的教师的特征中,幽默一直是名列前茅的。
幽默是人际关系中必不可少的“润滑剂”,人们都喜欢幽默的交谈者,喜欢听幽默的话语。具有幽默感的教师一走进学生中间,学生们就会感到快乐,沟通也就顺畅了。教师的幽默感,主要通过警句、格言、妙语和急智之言等形式予以表达,其共同的特点是:简明扼要地表达思想或说明事实。
教师的妙语、急智之言的幽默,在教育工作中具有良好的教育功能,如:
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 幽默引起的笑声,能刺激肺部活动,改善呼吸,促进血液循环,使人充满活力。兴奋在大脑特定部位发生后,会不断地集中并相互诱导,形成兴奋中心。而兴奋中心周围大区域则呈现相对抑制状态,削弱对其他事物的注意,从而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
有助于阐述问题和引导教育方向幽默是理智的一部分,具有穿透力,通过无误的意会,有助于学生对事物和问题的深刻理解。此外,用幽默的方式来批评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时,这种方式,点而不破,既解决了问题,又不会严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避免师生间直接的心理对抗,使学生在笑声中忍受或接受引导,其效果要比板起面孔的训诫好得多。
也可用来补救教师在师生沟通中产生的一些失误妙语连珠的幽默,虽然是调节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具有多重的教育功能,但也不是万能的调料。用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的话来说:“幽默只是蛋糕表面的糖和夹层的巧克力,并不是蛋糕本身。”所以,运用必须适时、适度,并且要绝对避免把幽默变成讽刺挖苦、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工具,或变为低级趣味的逗笑。
增减效应
心理实验研究显示:人们喜欢那些对他们的喜欢不断增加的人,最不喜欢那些显得对他们的喜欢不断减少的人;一个对人们的喜欢逐渐增加的人,比一贯喜欢人们的人更令人喜欢。心理学家阿伦森把这种心理现象称为“增减效应”。
增减效应对于教育工作者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如:
把握表扬和批评的比例 教师对学生一股脑儿全是批评容易使人灰心丧气,造成心理对抗;全是表扬则会使人飘飘然,盲目乐观,未必能使人始终精神振奋。一般来说,表扬与批评的比例以7∶3为当,至少是6∶4,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两者均不可偏废。
表扬、批评要逐步升温 有些班主任为了转变后进生,给后进生创造“闪光”的机会,就在班上对其大加褒扬,甚至委以班干部的重任。班主任用心良苦,然而后进生的一些顽疾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往往很容易复发,一旦旧病复发,班主任予以撤销职务处理,结果学生变得更差。所以,对学生无论是表扬、批评,还是情感的投入都要逐步增加,任何的暴冷暴热都不可取,常会留下后遗症。
先批评后表扬并非一成不变的模式 增减效应实验证明:先批评后表扬比先表扬后批评的效果好,甚至比全部表扬的效果还好。但是,这并非一成不变的灵丹妙药,关键在于批评、表扬的内容是否与客观事实相一致;其次实施效果如何还取决于老师的情感、态度、方法以及学生的心理状态、时机、环境等因素,顺序只是技巧之一。
潘多拉效应
古希腊神话中的大神宙斯,一次派侍女潘多拉传递魔盒。在给潘多拉魔盒时,宙斯叮嘱她万万不能打开。然而,宙斯的告诫,反倒激起潘多拉不可遏制的好奇和探究欲望,于是她不顾一切地打开魔盒。结果,所有罪恶都跑到了人间。
人们往往有一种心理倾向,越是禁止的东西,如果没有说明可以为人们接受的充足的禁止原因,那么,禁止本身就会引起假设、推测,反而常常诱发人们的好奇心理并引起探究反射,形成与禁止相背的意向,这就是禁果逆反。心理学移用潘多拉打开魔盒的神话,称之为“潘多拉效应”。
好奇、探究是学生的重要心理特点,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引导。例如,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对一些有害或不良的书刊以及活动下禁令,若未作充分的说明,而只是简单下禁令,那么,这样做只会增加被禁止的书刊、活动的神秘色彩。学生,尤其是那些非顺从型人格的学生,往往会因此而去尝试,大大违背了教师的初衷。所以,老师在作出某项禁令前,必须认真疏导,充分说理,晓以利害,这样才能防止可能出现的禁果逆反心理,减低潘多拉效应的强度,达到预期目的。
教师有时也可利用潘多拉效应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如,有这样一位老师,她班上有位“后进生”总认为班主任对他有成见,那本从不离手的工作手册上记下了他一笔笔的“黑帐”。怎么消除这种误解呢?一次,这位班主任故意将工作手册“忘”在讲台上,那位学生禁不住逆反心理的支配,偷看了手册,结果发现老师在手册里记了许多他的闪光点,从此误解消除了,他也乐意接受老师的教育了。
当今成长中的青少年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职责。要提高教育的实效性,首先必须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心理学的原理就是进入这道“心门”的钥匙。教师只有掌握了这把钥匙,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智,最终实现教育的目标。 (郑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