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孩子的逆反心理
青春期孩子的一个明显心理特征就是具有较强的逆反倾向,也可以说,正是由于这种心理特征的出现,使得这个时期的孩子的行为取向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容易与成人(尤其是父母)形成对立、冲突。这时为父母者如果疏忽了 教育或掌握不好教育的分寸,都会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负面的影响。
一、处于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一般有三种表现
1.疏离
案例1:
周女士是某电台的著名节目主持人,很多人崇拜她,包括她亲爱的女儿。她对自己也很满意:敬业乐业,赢得荣誉和尊重;爱家庭爱孩子。女儿一直以妈妈为骄傲,在学校里属于出类拔萃一族。在未发现女儿的秘密之前,她觉得自己活得问心无愧了 。
然而有一日,她给女儿收拾房间,偶然发现了女儿的日记本。对孩子了解的强烈渴望驱使她翻开了那本日记。偶然翻到的那一页是那样地触目惊心:我讨厌妈妈!犹如五雷轰顶,周女士被击倒了。在四十多年的人生历程里再没有比这样的打击更令人心碎了 :十多年的含辛茹苦,换来的竟是这样的评语。一连好几天,她都处在惊慌失措之中。
像周女士这样的母亲的处境,其实不在少数。它反映了青春期子女与父母之间存在的一种“ 疏离”现象。
这种现象之所以产生,是因为这是几乎所有步入青春期的青少年都必然要经历的成长过程中的一步,或者说是成长发育过程中的必要环节,这一阶段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心理的断 乳”,也就是孩子开始摆脱成年人在精神上 的束缚,走向精神独立。这是一个飞跃,标志着孩子从儿童向少年过渡。
很多家长都不理解孩子的这一人生的飞跃,而把它看成是孩子的背叛,因此有些人会因为孩 子的突然疏离而惊慌失措。他们或者对孩子比以前管得更严,或者为这种疏离表现出极度伤 心。事实上,这些做法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适得其反,让孩子更反感,孩子们 可能会以更加激烈的行为方式同父母对抗。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面对孩子因“心理的断乳”而造成的疏离,作为家长,一定要泰然处之。我们要看到,孩子在挣脱成年人精神束缚时也是 非常痛苦的,他们非常需要正确的指导。此时,聪明的父母最好采取“共同度过”的态度。
(1)父母不要责怪孩子,而应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比如和孩子谈 心,谈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失误,和孩子一起去听音乐,去旅游,推荐 一些书给他,让他在不知不觉中松开扶着你的手,从而慢慢脱离对你的依赖。
(2)对待男孩子,不能像对女孩子那样给予过多的关心,因为他们独立的愿望要比女孩子强烈,但他们在这个时候同样渴望得到指引,所以此时最好是给他们介绍些榜样。比如,介绍他认识一些比他年长的优秀青年,让过来人给他最具体的指引 ,也可以把一些成功人物的传记放在他的书橱里,借着这些成功人的经历,指给他一条正确的人生之路,使他能在你貌似放纵的支持与关怀下完成对人生的正确选择 。
2.自主
案例2:
何亦明是少年宫的老学员了。从幼儿园中班开始,爸爸就带他去少年宫参加作文班和美术班。可是,在他心中,最想去参加的是航模班。他和爸爸提过,但爸爸说,那有什么前途,难道学了你能成为船王?学美术现在可以拿奖,长大可以赚钱。明知没法和爸爸争辩,但心里总有一股气,何亦明便采取逃学的办法,去了少年宫不上美术课, 却自己用压岁钱交了航模班的学费, 学制作模型 。一个学期后,何亦明竟然在竞赛中拿了一个奖项。他兴高采烈地拿着奖状回家,以为爸爸从此会让他光明正大地参加航模组,谁料爸爸知道后大发雷霆,认为他叛逆,一把将儿子的获奖作品摔到地上……
孩子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有些变化家长是看不到的,比如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立见解, 渴望自己对人生的目标作出选择,尝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些都属于心灵上的进步,而不 少家长往往没有意识到这些变化,仍然把已经长成少年的儿女当作儿童看,仍希望把孩子的 一切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个时候,如果家长对孩子管得过紧,孩子的逆反心理就会更强烈。
作为家长,面对家有少年初长成,不妨换一种眼光去观察你的孩子,把关心的目光换成欣赏的目光,欣赏他们每一个独立的思考,欣赏他们每一次独立的行动,把管教的语气换成商量的口吻。孩子得到了你的尊重,自然会珍 惜独立的权利,走正自己的路。
3.隐秘
案例3:
晚上8时,一家人坐在客厅看电视。这时候,电话铃响了,女儿 一下子跳了起来,说了声“我来接”,就跑进自己的小房间,拿起电话还不忘跑到门边把门关起来。这一系列动作让坐在客厅里的爸爸妈妈惊愕不已,他们交换了一下眼神:这个电话好像是早预约的,为什么要到自己房间去听?为什么要关上门?难道……妈妈马上拿起电话偷听,她听到一阵快乐的笑声。或许太紧张了,妈妈不自觉地咳了一下,女儿猛然尖叫起来:“不说了,我们家有窃听器!”“啪”的一声,电话挂断了。妈妈惊恐地望着女儿的房门,但是那扇门却久久没有打开。虽然,妈妈小心翼翼地去敲,但门始终没开。从此以后,女儿就用一种极冷的眼光看她的妈妈、她的家。
每一个人,不管他是成人还是孩子,他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一个个体都有 一个隐秘世界,未得到邀请,别人是无权进入的,这是人与人之间最起码的尊重。可惜我们有些家长总是认为这种进入是为了关心。这种粗暴做法的实际效果是,它是一种践踏,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当然,这并不是让家长从此对孩子放任,而是希望在接触孩子隐秘区时要十分小心,寻找最 佳的途径。比如,孩子打电话过长,可以在过后问他:“电话打那么久,是不是有人要你帮 忙?”孩子的信不能随便拆,应采取当面交给他的办法,既让他知道你关心他的通信,又尊 重他的权利。有时间,还应与孩子谈心,了解他在学校的情况,适当时,可以邀请他的朋友 来访,让他知道家长既在关心他,又把他当作一个成年人来尊重。在与孩子谈话时要学会倾 听,要耐心地听孩子把话讲完,即使他的话令你非常反感、生气,也要做到耐心地听孩子把话讲完,孩子在家长身上接收到尊重人的信息,他也能学会尊重别人。
二、逆反心理形成原因
1.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是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必须尊重 孩子的人格。讽刺、挖苦、辱骂、殴打、不准吃饭等做法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因此会产生对抗情绪。
2.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挫伤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也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求知欲和好奇心是青少年的宝贵特点,是他们勤于学习、追求真理的内部动力。那种认为孩子知道的事情越少越好 ,对孩子采取“封锁”、“禁锢”式的教育,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3.父母缺乏心理学的知识,遇事“婆婆嘴”,说过头话,也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按照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施教,缺乏科学的教育理论作指导,总是高高在上,摆长辈架子,遇事唠唠叨叨,没完没了,孩子做错一件事,就说一切事都做不好,全 面否定,甚至算旧账、揭老底等等,都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4.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当孩子满足不了自己的愿望时,就大发雷霆, 甚至打骂孩子,这也是引发孩子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
三、减轻或消除孩子逆反心理的方法
1.要从生活上关心孩子,同时要注意孩子的心理需求父母要及时地了解孩子在想什么、在做 什么,理解他们的欢乐与苦恼。要经常倾听他们的呼声,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要总是对孩 子发号施令、训斥责问,而要通过一起活动、一起交谈,加深感情,密切亲子关系。
2.针对孩子自尊心强的特点,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要相信他们的处事能力,尊重他们 的自决权,生活中不要事事干预,更忌压服。对孩子的差错,应多谅解,少责怪。
3.要同孩子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孩子进入青春期,父母与子女原有关系上的平衡 已经打破。如果父母不及时加以调整,那么孩子将会成为改变这一关系的主动者。实际上他 们处处表现出来的“反抗精神”正好说明了这一点。所以,父母要和孩子建立平等关系, 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意见,正当要求尽量满足,对不同的意见要启发诱导,讨论解决。总之,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同孩子的感情交流,既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教育对象,又要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学习对象。要尽力避免和孩子发生正面冲突,以淡化、消除孩子的对立情绪。
愿所有家长都能帮助自己的孩子尽快消除逆反心理,在家庭中建立起密切的亲子关系,保证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 (康育杰)
一、处于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一般有三种表现
1.疏离
案例1:
周女士是某电台的著名节目主持人,很多人崇拜她,包括她亲爱的女儿。她对自己也很满意:敬业乐业,赢得荣誉和尊重;爱家庭爱孩子。女儿一直以妈妈为骄傲,在学校里属于出类拔萃一族。在未发现女儿的秘密之前,她觉得自己活得问心无愧了 。
然而有一日,她给女儿收拾房间,偶然发现了女儿的日记本。对孩子了解的强烈渴望驱使她翻开了那本日记。偶然翻到的那一页是那样地触目惊心:我讨厌妈妈!犹如五雷轰顶,周女士被击倒了。在四十多年的人生历程里再没有比这样的打击更令人心碎了 :十多年的含辛茹苦,换来的竟是这样的评语。一连好几天,她都处在惊慌失措之中。
像周女士这样的母亲的处境,其实不在少数。它反映了青春期子女与父母之间存在的一种“ 疏离”现象。
这种现象之所以产生,是因为这是几乎所有步入青春期的青少年都必然要经历的成长过程中的一步,或者说是成长发育过程中的必要环节,这一阶段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心理的断 乳”,也就是孩子开始摆脱成年人在精神上 的束缚,走向精神独立。这是一个飞跃,标志着孩子从儿童向少年过渡。
很多家长都不理解孩子的这一人生的飞跃,而把它看成是孩子的背叛,因此有些人会因为孩 子的突然疏离而惊慌失措。他们或者对孩子比以前管得更严,或者为这种疏离表现出极度伤 心。事实上,这些做法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适得其反,让孩子更反感,孩子们 可能会以更加激烈的行为方式同父母对抗。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面对孩子因“心理的断乳”而造成的疏离,作为家长,一定要泰然处之。我们要看到,孩子在挣脱成年人精神束缚时也是 非常痛苦的,他们非常需要正确的指导。此时,聪明的父母最好采取“共同度过”的态度。
(1)父母不要责怪孩子,而应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比如和孩子谈 心,谈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失误,和孩子一起去听音乐,去旅游,推荐 一些书给他,让他在不知不觉中松开扶着你的手,从而慢慢脱离对你的依赖。
(2)对待男孩子,不能像对女孩子那样给予过多的关心,因为他们独立的愿望要比女孩子强烈,但他们在这个时候同样渴望得到指引,所以此时最好是给他们介绍些榜样。比如,介绍他认识一些比他年长的优秀青年,让过来人给他最具体的指引 ,也可以把一些成功人物的传记放在他的书橱里,借着这些成功人的经历,指给他一条正确的人生之路,使他能在你貌似放纵的支持与关怀下完成对人生的正确选择 。
2.自主
案例2:
何亦明是少年宫的老学员了。从幼儿园中班开始,爸爸就带他去少年宫参加作文班和美术班。可是,在他心中,最想去参加的是航模班。他和爸爸提过,但爸爸说,那有什么前途,难道学了你能成为船王?学美术现在可以拿奖,长大可以赚钱。明知没法和爸爸争辩,但心里总有一股气,何亦明便采取逃学的办法,去了少年宫不上美术课, 却自己用压岁钱交了航模班的学费, 学制作模型 。一个学期后,何亦明竟然在竞赛中拿了一个奖项。他兴高采烈地拿着奖状回家,以为爸爸从此会让他光明正大地参加航模组,谁料爸爸知道后大发雷霆,认为他叛逆,一把将儿子的获奖作品摔到地上……
孩子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有些变化家长是看不到的,比如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立见解, 渴望自己对人生的目标作出选择,尝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些都属于心灵上的进步,而不 少家长往往没有意识到这些变化,仍然把已经长成少年的儿女当作儿童看,仍希望把孩子的 一切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个时候,如果家长对孩子管得过紧,孩子的逆反心理就会更强烈。
作为家长,面对家有少年初长成,不妨换一种眼光去观察你的孩子,把关心的目光换成欣赏的目光,欣赏他们每一个独立的思考,欣赏他们每一次独立的行动,把管教的语气换成商量的口吻。孩子得到了你的尊重,自然会珍 惜独立的权利,走正自己的路。
3.隐秘
案例3:
晚上8时,一家人坐在客厅看电视。这时候,电话铃响了,女儿 一下子跳了起来,说了声“我来接”,就跑进自己的小房间,拿起电话还不忘跑到门边把门关起来。这一系列动作让坐在客厅里的爸爸妈妈惊愕不已,他们交换了一下眼神:这个电话好像是早预约的,为什么要到自己房间去听?为什么要关上门?难道……妈妈马上拿起电话偷听,她听到一阵快乐的笑声。或许太紧张了,妈妈不自觉地咳了一下,女儿猛然尖叫起来:“不说了,我们家有窃听器!”“啪”的一声,电话挂断了。妈妈惊恐地望着女儿的房门,但是那扇门却久久没有打开。虽然,妈妈小心翼翼地去敲,但门始终没开。从此以后,女儿就用一种极冷的眼光看她的妈妈、她的家。
每一个人,不管他是成人还是孩子,他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一个个体都有 一个隐秘世界,未得到邀请,别人是无权进入的,这是人与人之间最起码的尊重。可惜我们有些家长总是认为这种进入是为了关心。这种粗暴做法的实际效果是,它是一种践踏,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当然,这并不是让家长从此对孩子放任,而是希望在接触孩子隐秘区时要十分小心,寻找最 佳的途径。比如,孩子打电话过长,可以在过后问他:“电话打那么久,是不是有人要你帮 忙?”孩子的信不能随便拆,应采取当面交给他的办法,既让他知道你关心他的通信,又尊 重他的权利。有时间,还应与孩子谈心,了解他在学校的情况,适当时,可以邀请他的朋友 来访,让他知道家长既在关心他,又把他当作一个成年人来尊重。在与孩子谈话时要学会倾 听,要耐心地听孩子把话讲完,即使他的话令你非常反感、生气,也要做到耐心地听孩子把话讲完,孩子在家长身上接收到尊重人的信息,他也能学会尊重别人。
二、逆反心理形成原因
1.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是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必须尊重 孩子的人格。讽刺、挖苦、辱骂、殴打、不准吃饭等做法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因此会产生对抗情绪。
2.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挫伤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也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求知欲和好奇心是青少年的宝贵特点,是他们勤于学习、追求真理的内部动力。那种认为孩子知道的事情越少越好 ,对孩子采取“封锁”、“禁锢”式的教育,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3.父母缺乏心理学的知识,遇事“婆婆嘴”,说过头话,也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按照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施教,缺乏科学的教育理论作指导,总是高高在上,摆长辈架子,遇事唠唠叨叨,没完没了,孩子做错一件事,就说一切事都做不好,全 面否定,甚至算旧账、揭老底等等,都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4.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当孩子满足不了自己的愿望时,就大发雷霆, 甚至打骂孩子,这也是引发孩子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
三、减轻或消除孩子逆反心理的方法
1.要从生活上关心孩子,同时要注意孩子的心理需求父母要及时地了解孩子在想什么、在做 什么,理解他们的欢乐与苦恼。要经常倾听他们的呼声,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要总是对孩 子发号施令、训斥责问,而要通过一起活动、一起交谈,加深感情,密切亲子关系。
2.针对孩子自尊心强的特点,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要相信他们的处事能力,尊重他们 的自决权,生活中不要事事干预,更忌压服。对孩子的差错,应多谅解,少责怪。
3.要同孩子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孩子进入青春期,父母与子女原有关系上的平衡 已经打破。如果父母不及时加以调整,那么孩子将会成为改变这一关系的主动者。实际上他 们处处表现出来的“反抗精神”正好说明了这一点。所以,父母要和孩子建立平等关系, 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意见,正当要求尽量满足,对不同的意见要启发诱导,讨论解决。总之,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同孩子的感情交流,既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教育对象,又要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学习对象。要尽力避免和孩子发生正面冲突,以淡化、消除孩子的对立情绪。
愿所有家长都能帮助自己的孩子尽快消除逆反心理,在家庭中建立起密切的亲子关系,保证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 (康育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