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巧暗示 润物细无声
心理学家早就发现,要使人们的心理活动受到影响,最好按照一定的方向去行动,尽量少用命令的形式提出要求。例如,有的孩子偏食,不肯吃青菜,父母就不宜用命令的方式,强迫他吃,可以自己先大口大口吃,并且说“这青菜真好吃”,还可以谈论青菜的营养价值高。这样,孩子多半也会随着吃一些青菜了。其实,这就是暗示的作用。
暗示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递方式,它是指在无对抗情绪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心理或行为产生影响,使其产生与暗示相一致的结果。人的自尊心是很奇怪的东西,一旦得知别人想要干涉、控制自己,便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抵制的情绪,不愿就范。而暗示是一种心理交流的过程,暗示者不明确表示用意,用含而不露的方式影响他人,受暗示的人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由于暗示不具有强制的特点,因此人在接受暗示时,往往受到的影响很强烈。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上课铃响了,教室里却还乱哄哄的,这时候与其声色俱厉地批评某些学生,不如温和而轻声地提醒大家,“某某同学已经准备好上课了,某某也准备好了……好的,现在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坐好了,我们开始上课吧。”这不仅不用花很多的时间去强调纪律,而且可以很自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在融洽的气氛中开始上课。笔者结合自己在平时教育中运用心理暗示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明说暗话
一次考试,我发现有一名学生偷偷地看了同桌的考卷,把一道题的错误答案改掉了。我没有当场指出他的作弊行为,而是在考试结束以后,若无其事地在黑板上出了这道错题,然后请他来做,他认真思考后做对了。我微笑着说:“你现在真的会做这道题了。”他的脸顿时红了,下课后,他主动跑到办公室,要求在这道题旁打“×”。
考试作弊表面上是蒙蔽老师获取了高分,而实质则是害了学生自己。小学生受希望获得好成绩这种心理的驱使,往往对这一危害认识不清。虽然我对他的作弊行为心知肚明,但为了保护他的自尊,没有当场揭穿他。“你现在真的会做这道题了”,我是点到为止,既含蓄地批评了他的错误行为,又保全了他的面子。学生不仅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还对老师的批评毫无抵触情绪。把学生改正错误的主动权交给了他自己,使他用自己的行为改正了错误,也使我的意志、愿望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学生自觉的行动。相比把学生当场抓住,公之于众地钉在“耻辱柱”上的做法,语言的暗示,更有助于启发学生的自觉性、促进学生自我教育。
二、无声胜有声
暗示也可以是非语言的形式,比如在课堂上,当学生的回答很精彩时,老师可以翘起大拇指表示赞许;当学生在做小动作时,可以走到他的身边,摸摸他的脑袋,表示提醒;当学生答错题时,可以给他一个鼓励的眼光,表示没关系,再想想看。其实,老师的眼神、表情、动作、语调、体态等,都能引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活动。这种非语言的沟通,即所谓的“无言之教”,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它不仅可以辅助语言发挥教育效果,而且本身也可以表情达意,成为一种独立的教育、教学手段。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感情上对老师比较依恋,因此老师的语调、表情、手势、动作等非语言行为所传递的信息,对他们来说往往比语言信息更为重要。同样的一段话,用不同的语调,配以不同的表情动作将导致截然不同的效果,如“你干得好”这句话,可因非语言系统的特征,而分别具有赞扬、敷衍、嘲讽甚至怒斥的意思。因此,老师千万不要忽视了神情、体态、行为、修养的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暗示功能,就好像演戏不仅要唱功好,还要讲究扮相和做功。老师要获得学生的亲近、信任,须认真对待非语言的沟通手段,一次凝视,一个微笑,握一握手,摸一下头,拍一下肩,弯一下腰……举手之劳,却能体现出对学生的关爱、尊重、鼓励和期待,收到“无言之教”的奇效。
三、含而不露
暗示的根本特点就是含蓄和间接,因此实施暗示教育时,教育者的意图越隐蔽,教育效果越好。
班上有个学生,别人都说他坏,连他自己也认为自己“没治了”。一节自然课上,我生动地讲述了海参的“排污功能”,却深深地启发了他。我说:“海参遇到污染和不良环境,难免要把毒素吸收到内脏里,当海参知道自己中毒后,身体会强烈收缩,把中毒的内脏排出,等游到适于生存的良好环境时再重新生长内脏,继续活下去。这对我们人类也是一个很好的启示:一个人有了缺点、错误或受了‘流毒污染’,要是也像海参一样来个‘排脏’,清除坏思想,不又可以成为一个健康的人吗?这也是人类的一种特殊功能,就看你是否发挥它的作用了。”这个学生听了,很受震动,他决心改正自己的缺点,端正自己的思想,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他真的进步了。
在这则事例中,我的一席话似乎是无意为之,只是针对海参的特殊功能有感而发,而且是当着全体学生侃侃而谈的,并不是针对某一个学生,而该生听了却深受震动,一次自然知识的学习成了他转变的契机。然而,教育的成功正在于教师的“无心”,使学生心灵上不设防,接受启示时也就毫无抵触心理,教师的教育要求得以在“无对抗态度”的前提下潜入学生内心。
总之,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可是有时候学生的心灵却似一块坚硬的合金难以雕琢;教师是学生前进的引路人,可是有时候学生却如一头脾气倔强的牛犊,任你绳牵鞭打也不肯往你指引的方向迈步;有时候,教师对学生锲而不舍,强攻硬上难见成效。这时候,如果你用委婉曲折的方式,于不经意之间给学生加以暗示、疏导和启迪,可能会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吴颖琦)
暗示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递方式,它是指在无对抗情绪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心理或行为产生影响,使其产生与暗示相一致的结果。人的自尊心是很奇怪的东西,一旦得知别人想要干涉、控制自己,便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抵制的情绪,不愿就范。而暗示是一种心理交流的过程,暗示者不明确表示用意,用含而不露的方式影响他人,受暗示的人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由于暗示不具有强制的特点,因此人在接受暗示时,往往受到的影响很强烈。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上课铃响了,教室里却还乱哄哄的,这时候与其声色俱厉地批评某些学生,不如温和而轻声地提醒大家,“某某同学已经准备好上课了,某某也准备好了……好的,现在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坐好了,我们开始上课吧。”这不仅不用花很多的时间去强调纪律,而且可以很自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在融洽的气氛中开始上课。笔者结合自己在平时教育中运用心理暗示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明说暗话
一次考试,我发现有一名学生偷偷地看了同桌的考卷,把一道题的错误答案改掉了。我没有当场指出他的作弊行为,而是在考试结束以后,若无其事地在黑板上出了这道错题,然后请他来做,他认真思考后做对了。我微笑着说:“你现在真的会做这道题了。”他的脸顿时红了,下课后,他主动跑到办公室,要求在这道题旁打“×”。
考试作弊表面上是蒙蔽老师获取了高分,而实质则是害了学生自己。小学生受希望获得好成绩这种心理的驱使,往往对这一危害认识不清。虽然我对他的作弊行为心知肚明,但为了保护他的自尊,没有当场揭穿他。“你现在真的会做这道题了”,我是点到为止,既含蓄地批评了他的错误行为,又保全了他的面子。学生不仅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还对老师的批评毫无抵触情绪。把学生改正错误的主动权交给了他自己,使他用自己的行为改正了错误,也使我的意志、愿望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学生自觉的行动。相比把学生当场抓住,公之于众地钉在“耻辱柱”上的做法,语言的暗示,更有助于启发学生的自觉性、促进学生自我教育。
二、无声胜有声
暗示也可以是非语言的形式,比如在课堂上,当学生的回答很精彩时,老师可以翘起大拇指表示赞许;当学生在做小动作时,可以走到他的身边,摸摸他的脑袋,表示提醒;当学生答错题时,可以给他一个鼓励的眼光,表示没关系,再想想看。其实,老师的眼神、表情、动作、语调、体态等,都能引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活动。这种非语言的沟通,即所谓的“无言之教”,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它不仅可以辅助语言发挥教育效果,而且本身也可以表情达意,成为一种独立的教育、教学手段。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感情上对老师比较依恋,因此老师的语调、表情、手势、动作等非语言行为所传递的信息,对他们来说往往比语言信息更为重要。同样的一段话,用不同的语调,配以不同的表情动作将导致截然不同的效果,如“你干得好”这句话,可因非语言系统的特征,而分别具有赞扬、敷衍、嘲讽甚至怒斥的意思。因此,老师千万不要忽视了神情、体态、行为、修养的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暗示功能,就好像演戏不仅要唱功好,还要讲究扮相和做功。老师要获得学生的亲近、信任,须认真对待非语言的沟通手段,一次凝视,一个微笑,握一握手,摸一下头,拍一下肩,弯一下腰……举手之劳,却能体现出对学生的关爱、尊重、鼓励和期待,收到“无言之教”的奇效。
三、含而不露
暗示的根本特点就是含蓄和间接,因此实施暗示教育时,教育者的意图越隐蔽,教育效果越好。
班上有个学生,别人都说他坏,连他自己也认为自己“没治了”。一节自然课上,我生动地讲述了海参的“排污功能”,却深深地启发了他。我说:“海参遇到污染和不良环境,难免要把毒素吸收到内脏里,当海参知道自己中毒后,身体会强烈收缩,把中毒的内脏排出,等游到适于生存的良好环境时再重新生长内脏,继续活下去。这对我们人类也是一个很好的启示:一个人有了缺点、错误或受了‘流毒污染’,要是也像海参一样来个‘排脏’,清除坏思想,不又可以成为一个健康的人吗?这也是人类的一种特殊功能,就看你是否发挥它的作用了。”这个学生听了,很受震动,他决心改正自己的缺点,端正自己的思想,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他真的进步了。
在这则事例中,我的一席话似乎是无意为之,只是针对海参的特殊功能有感而发,而且是当着全体学生侃侃而谈的,并不是针对某一个学生,而该生听了却深受震动,一次自然知识的学习成了他转变的契机。然而,教育的成功正在于教师的“无心”,使学生心灵上不设防,接受启示时也就毫无抵触心理,教师的教育要求得以在“无对抗态度”的前提下潜入学生内心。
总之,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可是有时候学生的心灵却似一块坚硬的合金难以雕琢;教师是学生前进的引路人,可是有时候学生却如一头脾气倔强的牛犊,任你绳牵鞭打也不肯往你指引的方向迈步;有时候,教师对学生锲而不舍,强攻硬上难见成效。这时候,如果你用委婉曲折的方式,于不经意之间给学生加以暗示、疏导和启迪,可能会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吴颖琦)